《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发布 回顾与前瞻上海史志纂修
摘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8月16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地方史志学会、上海市历史学会指导,上海通志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市历史文献出版中心主办的“上海史志纂修的回顾与前瞻”学术座谈会暨《民国上海市通志稿》新书发布会在沪举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上海市历史学会原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裘争平,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分别致辞。邬国义、杨志刚、戴鞍钢、巴兆祥、张剑光等十余位沪上专家学者围绕《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学术意义、出版价值、开发利用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对上海史志纂修的历程与经验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地方史志学会会长王依群主持座谈会。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市内容最丰富、史料价值颇高的市级志书。1932年7月上海市通志馆成立后,由首任馆长柳亚子先生主持编纂,时间跨度从上海的溯源到1933年。原计划为25编,最终成型并留存至今的有14编。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关心指导下,由上海通志馆联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克服重重困难,《上海市通志稿》在纂修80余年后问世。
近年来,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注重上海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形成了文献整理、地情普及、地情研究、方志年鉴研究等四大系列,旧志整理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出版完成的“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全套11卷、36册,使上海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内第一家完成府县旧志点校出版的地区。(穆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