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主题出版 学术通俗化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夜 雨
致敬70年 阅读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贯穿今年全国书博会及各地书展的主线。以此为主题的多个书展的纷纷举办,既是对我国出版业70年改革发展成果的检阅,又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多家大社名社、各出版集团,纷纷展出系列、厚重精品图书,举办推介会和座谈会,礼赞新中国70华诞。
如在江苏书展的新时代主题出版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反腐倡廉等11个专题专柜被精心设置,向读者集中展示、展销2018中国好书、“凤凰好书”等读品。
如上海出版集团在主题出版领域,注重“原创、首创、独创”,推出一批具有较强本土性、原创性、当代性,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精品新品。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所编《上海相册:70年70个瞬间》精选新中国成立后,上海70个具有特色和重要意义的大事,通过上海的变化,折射出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变迁;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所著《上海极简史》通过城市人文环境等10个专题,对近代以来上海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进行介绍,是一部对上海历史进行通俗讲解的著作。还有如《可爱的共和国人》《浦东史诗》《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记录》《1949上海解放日志》等一批主题图书同时推出。
又如作为今年书博会东道主的陕西出版集团,出版了《红色档案》《西迁人》《话说延安精神》《历史的节点》《丝绸之路辞典》《从鸭绿江到奇穷河》等一批和时代主题紧密相关的书,既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也反映党走过的历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时代的温度》是当下的主题出版读物中,以普通老百姓能看得懂、读得下去的叙事方法,以问题为导向,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观的一部接地气的著述。在该书作者李维看来,新时代是有温度的时代,中国人民时常感受到温暖,我们党就能把13亿人民团结起来,中华民族就能形成实现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王文在《强国长征路:百国调研归来看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一书中提出“强国长征路”这一概念,他从自己走访、调研近百国的历程讲起,分析中美博弈的长期性,阐述中国跨越诸多陷阱的艰巨性,解剖“一带一路”的细节与未来脉络,警示当前中国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仍须以走长征路的劲头、坚持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戒骄戒躁、扎实前行。
此外,还有如商务印书馆的《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人民出版社的《新中国为什么成功》、山东画报出版社的《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40年,时光的模样》等一批主题出版物重磅推出。
把专深的学术专著通俗化
“学者要为解决问题而做学问,表面上的小知识,背后有大问题与大关怀在支撑。”这是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7月底在主持《生死秦始皇》新书发布会时,对该书作者、学者辛德勇所做的评价。
秦始皇巡游南方时病死沙丘,秘不发丧。胡亥得赵高、李斯之助,矫诏即位,却登基不过3年便身死国亡。这段载于《史记》、流传千年的史实,近来竟因西汉竹书《赵正书》的出土而备受质疑。在《生死秦始皇》中,辛德勇一方面论证了《史记》等传世文献的信实性,另一方面揭示了《赵正书》作为小说的性质,进而重新定义了汉代及其以前的“小说家”。
最近20多年来,各地历朝历代文物层出不穷,很多人希望用出土文献颠覆传世文献。该书的写作缘起,就源于辛德勇在去年暑假随手买下的一部影印书,其中收录了出土没几年的西汉竹书《赵正书》。他从书中读出了十来个大问题,于是围绕问题展开研究,并写就《生死秦始皇》。
不光《赵正书》,这些年许多出土文献似乎都指向一个颠覆性的结论,与历史常识背道而驰。辛德勇认为,中国自殷商以来就有以《史记》为代表的系统的历史记载,这套记载系统注重真实性,如果出土文献随便就能颠覆传世文献,那么我们的祖先岂不是一直在说谎?辛德勇从史料出发,一一驳斥了这些不经之论。
辛德勇介绍说,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源自“考据”,是在对历史文献有广阔、深刻而系统的了解之后,对材料更为全面与根本的衡量和把握。他这两年在努力把艰深的内容,在表述上拉近和一般读者的距离,但这种专家与大众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通俗化。他认为让历史学回归于社会,回归于大众,是他作为历史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许多历史学家及畅销书作家正在做让历史学研究回归大众的工作,如历史学家罗新书写游记《从大都到上都》等作,通过在大地之上行走,而不仅仅是埋首故纸堆,开始了一场关于历史与现实、自我与社会的探寻,并通过学术实践来回答。近期他推出了《王化与山险:中古边裔论集》,结合简牍、石刻与传统史料,谈中古时期边疆族裔问题。既有对史料的严谨考证,也有对历史的合理想象,展示了其史学功底和史家情怀。最近因热播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而被大众关注的作家马伯庸,是其中最有大众知名度的一个,他在查找浩瀚文献的基础上,写下历史纪实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以明代多个基层政治事件,编织起一个复杂的大明帝国。在多个身份定位中,马伯庸自称是“一个桥梁”,以轻松简洁的方式,把学术界深奥的、比较复杂的学术成果告诉大众。
在全民阅读持续深入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多的专家和畅销书作家,为学术爱好者们写作,推出深受读者欢迎的精品读物。
■ 书 单
《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罗志田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1月版/58.00元
ISBN:9787100169318
《上海极简史》葛剑雄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版/58.00元
ISBN:9787208155527
《从鸭绿江到奇穷河:一个摄影记者的随军纪实》孔繁根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版/45.00元
ISBN:9787224131833
《生死秦始皇》辛德勇著/中华书局2019年7月版/58.00元
ISBN:9787101139051
《王化与山险:中古边裔论集》罗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版/75.00元
ISBN:9787301305836
《强国长征路:百国调研归来看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王文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年7月版/78.00元
ISBN:9787503566042
《新时代的温度——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李维著/东方出版社2019年7月版/49.80元
ISBN:978752071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