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VR+出版撬动融合市场效应可期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9/10/29 作者:穆宏志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穆宏志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VR(虚拟现实技术)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呈现出技术发展协同性强、产品应用范围广、产业发展潜力大的鲜明特点。5G牌照的发放,无疑给VR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旅游、医疗卫生、环保、警务、教育、航空、党建、家庭生活、音乐、游戏等方方面面,在VR助力下,都打开了一片新视野。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大会以“VR让世界更精彩——VR+5G开启感知新时代”为主题,聚焦虚拟现实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和解决之策;展示虚拟现实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技术,推动行业融合应用和消费普及;搭建虚拟现实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引导全球创新资源向中国汇聚、向江西集中,打造了一场全球虚拟现实领域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力强的盛宴。7000余名国内外VR/AR/MR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出席会议,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企业参会参展。

未来,VR与新闻出版领域将如何深度融合?VR会为行业带来哪些改变?VR+出版能否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顶层设计带来跃升红利

在传统出版单位和新技术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出版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态势喜人。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统计,2018年以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电子图书、有声读物、在线教育、在线音乐为主要形态的数字出版,整体收入规模达到了8331亿元。数字出版成为推动我国出版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力量,但传统出版融合发展的深度还不够,尤其是VR等新技术与传统出版融合的效益还没有明显显现。政府引导和支持无疑成为有效推动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VR与出版逐步融合的助推器。

今年6月以来,中宣部出版局首次组织开展了数字精品遴选的活动,500多个申报项目中,就有不少以语音视频、动漫形式和VR/AR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多样化表达的项目。9月,中宣部、科技部等六部门再发力,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VR/AR虚拟制作、开展人机交互、混合现实等关键技术开发,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推动跨媒体内容制作与呈现,利用VR/AR技术实现内容传播精细化与沉浸化。

在2019世界VR产业大会新闻出版分论坛上,中宣部出版局研究处处长蒋建民透露,中宣部出版局将结合制定出版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强出版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研究完善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出版单位考核评价办法中充分纳入融合发展指标,加强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引导数字出版企业在更大平台、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出版融合向纵深发展。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谈到,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特别是对全媒体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出版领域将衍生出更丰富的业态。(下转第3版)


图4 2019年前三季度线上细分市场销售同比


表2 2019年第三季度图书零售线上市场TOP100(按销量降序排列)


表3 2019第三季度图书零售线下市场TOP100所属出版社(上榜品种相同的按销量降序排列)


图1 2019年前三季度线下市场销售结构


图2 2019年前三季度线下细分市场销售同比


图3 20119年前三季度线上市场销售结构


表1 2019年第三季度图书零售线下市场TOP100(按销量降序排列)

(上接第1版)

VR在出版业应用渐广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AR/VR/MR以及全息影像等各类相关虚拟现实技术,在出版传媒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的人体解剖仿真实训VR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教学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与梦想人科技共同打造的AR教材教辅,发行量已超百万;青岛出版集团推出的云冈石窟VR产品,不仅完整再现石窟全貌,而且细微之处毫发毕现,可以让人们从各种角度去欣赏和感受石像艺术之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红色地标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开发的大运河VR产品,已经进入了中小学课堂。此外,如VR新闻、VR阅读、VR书房、VR教学、VR影视、VR游戏、VR旅游等各类虚拟现实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还在不断涌现,呈迅速增长态势,正在给信息传播业带来整体性、系统性、革命性的巨大变革。

此次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上,虚拟现实与各行各业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技术得到了充分展示。作为本届大会的重头戏之一,2019世界VR/AR产品和应用展览会暨中国国际通信电子产业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200余家企业,带着自己的尖端产品和应用前来参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VR阅读教育应用展,引得大量观众参与体验。青岛出版集团旗下青岛数字时间传媒有限公司现场展示了《本色中国》VR产品以及用于辅助教学的多种VR阅读资源。首次在VR阅读教育应用展上亮相的AR科普绘本《谁是鱼儿的好爸爸》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出版,该书的AR内容并非纸书搬家,而是呈现差异化内容,与纸书互为补充。展览中可以发现,VR/AR出版内容覆盖面更广,可挖掘的点也更加细化。

VR应用的想象空间还不止于此。展会上,故宫博物院带来了“V故宫”虚拟现实展示矩阵,全面覆盖线上线下主要终端和多个热门展示应用场景。 中国平安展示VR学习角、教学教室、创客教室等场景应用,围绕VR教育云平台,展示互联网+教育管理应用、智慧校园、平安校园等相关系统建设,旨在打造专业度极高、实用性极强的国家级资源平台,帮助学校或各类机构实现一站式购置装备VR教育设备和资源,协助教师实现快速自主的授课教学,学生则可以通过6种终端随时学习。

深度融合效益可期

2019年被业界称为VR产业复兴元年。随着5G规模化建设的启动,5G+VR/AR将释放出无限可能,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VR产业的春天也即将到来。出版+VR如何碰撞才能迸发出更大的火花?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李建臣在2019世界VR产业大会新闻出版分论坛上描绘了未来传媒业的特征,即信息服务的快捷性、丰富性、舒适性、智能性。 “面对5G即将带来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智能化浪潮,我们将组织各相关方面的力量,汇集各方面的智慧,共同规划好未来五年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改革的宏伟蓝图。”

蒋建民认为,VR/AR作为新的媒介技术,在大众、少儿、教育、专业等出版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数字出版企业应更加主动适应数字变革,加强对VR/AR的应用,以技术为驱动,以叙事为中心,丰富内容表达和呈现的形态,增强内容的互动性与感染力,把有意义的内容做成有意思的产品。

江西日报社副社长兼中国江西网总编辑练蒙蒙以社内转型升级为例,提出VR技术最核心的是沉浸感,但同时这种优势也以牺牲时效性为代价,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一问题已经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门槛,VR新闻在内容制作上的实施时间和实施成本大大降低。

在VR产品应用展上,中国电信展区以“5G物联新世界 VR智享新生活”为主题,通过云VR、5G网以及面向家庭、行业的应用展示中国电信承载VR产业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成果。中国联通“5Gn 让未来生长”展区,重点围绕江西特色,展示在5G、VR领域的创新应用产品。中国移动江西公司以“5G+”为主题参展,展区分为5G+行业应用、5G+ XR创新应用和5G+个人/家庭应用三大部分。华为则涵盖VR产业与生态、云VR的云管边解决方案,如全光承载、千兆接入、全光园区、云渲染、视频AI等。最新发布超轻薄可折叠Huawei VR Glass,可体验IMAX观影和各种VR游戏,吸引众多观众。这些应用,都为出版业未来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拥有很强的智能化服务能力和巨大的VR市场潜力,是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创业最活跃、市场接受程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出版传媒业要充分发掘优势,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