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9/3/8 作者:王少波 田红媛 陈 莹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全国两会特派记者 王少波 田红媛 陈 莹

多方联动助推报刊发行业高质量发展

■吴尚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近年来,由于报刊出版发行成本持续上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弱化等原因,报刊出版发行面临一系列困难,亟需加强支持。

具体困境表现在:一是受人工成本、市场成本、物价上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报刊出版发行成本持续上涨。报刊发行利润本就微薄,成本的上涨使其雪上加霜。近年来纸价持续攀升、广告收入下降压力不断增大,报刊社在提价和保量方面矛盾突出,无力承担自办发行的成本费用。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财政、税务部门2018年6月5 日下发《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部分报刊出版环节执行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政策的支持作用。但是支持的力度不够。该文只对所列6类少数报刊出版环节执行100%先征后退的政策,对其他大量报刊执行50%的政策。此外,该文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 报刊未列入其中。

三是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弱化。据统计,近年来邮政报刊发行量呈逐年递减趋势。2013 年,邮政发行报刊205.61亿份,流转额237亿元;2018年,发行报刊180. 8亿份,流转额228.7亿元,相比2013年,2018年邮政报刊发行量累计下降了12.1%,销售额累计下降3.5%。随着邮政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业务日渐多元,在保障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情况下,一般报刊发行由于利润低,在邮政业务中的分量明显降低,渠道拓展、市场开发推动较慢,发行工作面临困难。“十三五”期间,全国共有14个省(区、市)的邮政公司将报刊发行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进行了整合,成立了集邮与文化部,报刊发行业务进一步弱化。

针对以上困境,我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有关部门可参照《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制定扶持报刊发展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对所有报刊出版环节增值税执行100%先征后退的政策,免征报刊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支持和推动报刊业发展。

二是要加强邮政报刊发行渠道建设。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报刊发行工作,积极研究制定加强邮政报刊发行渠道建设和零售终端升级改造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城乡投递网点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解决“最后一公里”投递问题;加强报刊亭、报刊代售点等报刊零售终端建设,升级改造、规范管理,让邮政零售配送连锁经营格局成为报刊发行强有力的渠道支撑;不断丰富报刊经营品种,深入挖掘报刊市场潜力。

三是要将报刊阅读纳入全民阅读宣传推广范围。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将报刊阅读纳入全民阅读推广范围,推荐一批高质量的报纸期刊,强化品牌建设,加大推广力度,设计开展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好报好刊全民阅读活动项目,带动报刊阅读,推动报刊发行量稳步提升。

进一步加大原创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力度

■龚曙光(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全国网信工作会议、2018“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等系列讲话,为加强版权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原创文学处在IP生态链的上游,它是IP产业链上的核心环节,是影视剧、舞台剧、网络游戏、卡通动漫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源头,对于维持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类社会作出了时代性的贡献。建议进一步加大原创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力度,强化法治保障,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舆论引导,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由于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原创文学著作权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目前著作权保护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各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亦不相适应。

关于加强原创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几点建议:

加快《著作权法》修法进程,重视互联网领域著作权立法。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对著作权制度的挑战,为原创文学作品著作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建议尽快完成《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加强《著作权法》与国际条约的衔接接轨,同时启动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的修订完善。健全著作权权利体系、权利归属制度、著作权登记制度、法定许可制度、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损害赔偿制度、网络环境下确权授权和交易规则等,切实增强法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目前网络文学领域的新态势,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原创文学著作权保护制度,制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或《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办法》,做到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从根本上调和互联网开放性、共享性与著作权使用的有限性、有偿性之间的矛盾。

强化文化法治保障,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一个社会的原创精神,只有扎根在法治的土壤才可能茁壮生长。从司法层面来看,我国司法机构有必要为原创文学作品的著作权人提起诉讼提供方便,探索案件繁简分流的审判新机制,适当提高审理效率,缩短审理周期,在司法实践中切实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从而鼓励他们遭遇著作权侵权时能够积极寻求法律保护。从执法层面来看,建议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网络领域著作权监管,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积极创造和谐清朗的网络环境。基于互联网的跨地域性,应完善对网络原创文学侵权的属地管理,形成联动高效的日常监管体系,保持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高压姿态。应进一步充实著作权行政管理力量,健全各级著作权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执法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完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

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手段在著作权保护中的应用。从技术层面入手,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在发现、防范与打击原创文学侵权行为的应用。一是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研发针对性更强,更先进、更难破解的保护技术,实现技术保护措施在原创文学领域的普及,使得侵权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投入大大增加,从源头预防和杜绝侵权行为的发生。二是强化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技术在著作权领域的应用,提高对网上侵权线索的发现、收集、甄别、挖掘能力,为著作权权利人举证提供便利,降低权利人的被侵权风险和维权成本。

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尊重原创的社会环境。建议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大著作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著作权法的相关知识,重点宣传著作权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介绍国内外著作权资产管理的先进模式与经验,对典型的侵权案例进行曝光,让社会对侵权行为形成舆论共识。让“尊重作者,尊重原创,尊重创新”的理念成为互联网时代社会对原创文学作品的基本态度,让自律、自觉、自重的著作权保护意识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

将工具书创作和翻译纳入学术考评体系

■于殿利(全国政协委员、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思考,出版机构能不能满足读者新的需求。新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有着新的想法和需求。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准确、快速、适度地满足这些需求。

主题出版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关注的是事关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以及在破解发展问题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主题出版还是国家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其学术化、国际化,从而走向世界;此外,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出版项目,不但具有重大的文化积累和传承价值,而且反映了国家意志,代表了国家水平,同样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做好主题出版,一定要先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优势,避免同质化;以“小切口 大时代”为理念,反映新中国70年以来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各个阶层尤其是劳动人民奋斗的形象,以及所创造出来的精神,然后通过具体的切面做透做细、有血有肉。

新提案聚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今年我拟出3个提案。

第一个是关于把工具书的创作纳入学术考评体系中的提案。《辞源》的主编陆尔奎曾说:“一国之文化,常与其辞书相比例,国无辞书无文化可言。”从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学术建设来说,大型工具书恰恰体现出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还体现出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目前编辑工具书不被当作科研成果,造成整个编辑队伍非常薄弱。尤其是正处于事业的成长期的年轻学者,编辑一部工具书却不算科研成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是关于把对国外人文社科学术著作的翻译纳入学术考评体系中的提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做好中国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图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十分重要。许多图书的翻译并不比创作容易。现在面临着人才缺失的难题。

第三个是关于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提案。近年来语言文字发展很快,尤其是网络语言飞速发展,引发了社会上的热切讨论,比如在书面语中是否可以使用网络语言等问题,就颇受关注。此外,如何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濒临消失的问题、通用语言普及与方言保护的问题等,都需要尽快解决。

把握机遇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

■别必亮(全国人大代表、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从内部来讲,就要去库存去产能。途径之一是控量提质,具体体现在出版选题结构的优化上,就是一些平庸的选题被淘汰,更多精力和编辑力量被投入到优质的、有市场潜力的、受读者喜爱的选题上去。重庆出版集团优先保障传承优秀文化、传播核心价值的选题,形成独特的价值取向。过去,集团每年出版图书2000多种,去年只有1400多种。途径之二是创新,在知识传播形式发生变化的当下,人们更习惯通过移动电子终端进行阅读,但出版社作为内容产品提供商的角色没有变,要抓住机遇,在挖掘市场潜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重庆出版集团正在施行“121战略”,即建设一个平台(重庆文化出版教育大数据平台)、两个终端(阅读端和教育端)、一个网(工业互联网)。

从外部来讲,首先,在选题内容上,出版社必须融入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中,从中挖掘优秀选题,比如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其次,近年来国家层面制定了许多利好政策,促进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比如机构改革、税率减免等。出版社要把握政策红利,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选题的深度开发以及产业转型升级。

近些年来,国家对科普读物的创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综观今天图书市场上的科普读物,不难发现其创作出版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因袭过往内容多,关注前沿知识少;二是知识介绍多,精神传播少;三是国外引进多,国内原创相对较少;四是跟风出版多,自主品牌少;五是少儿读物偏多,青年与成年人的读物较少。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队伍是关键性因素。我国科普创作的重任主要由科普作家承担,他们的专业性可以确保科普读物的科学性,他们的权威性可以提升读者对科普读物的认可度,他们的研究经历可以带给阅读者更多的启迪。但事实上,科学家从事科普图书写作或其他科普教育工作的并不多,业界对科学工作者的业绩评价仍以科研项目经费的多寡、学术论文和专利的数量作为评价标准,在许多高校,科普作品不计工作量,也不算工作成果,对评职评级毫无用处。在“中国创造”已成为时代强音的今天,科学家“缺位”科普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

三层面支撑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张自成(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

在我看来,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三个层面的高质量作支撑:

第一个层面是内容产品的高质量。内容是出版之根,出版业必须把优质内容作为核心竞争力,坚持原创坚守创新,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学术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拿出高质量、高水平可读耐读的出版物,阐述中国思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同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化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以推进出版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第二个层面是内容产品生产主体,即出版机构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出版机构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将创新放在首位,合理的战略选择和创新是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环节。无论产品形态、渠道如何变化,产品的生命力、影响力、传播力最终取决于是否能给读者带来美好体验的内容。出版机构作为内容的筛选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应切实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出发,多出原创精品力作。二是坚守出版主业不动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单品效益,实现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三是立足主业,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从单一出版商向内容服务商的转变。四是顺应“互联网+”趋势,积极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转型升级。此外,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体制机制,也是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第三个层面是营商环境的高质量。出版产业政策要着力构建开放的市场体系,打破行业市场壁垒,推动出版业对外开放,支持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既要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等政策改善营商环境、增加发展后劲,又要构建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态创新。

研究读者需求 推动出版提质

■林 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

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经初显成效。

首先,全国每年出版50多万种图书,数量很庞大,质量参差不齐;而随着书号的减少,出版社对于质量更加关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在2018年出版的新书品种虽然没有增长,但一般图书的销售增长了10%,利润增长了15%。原因之一是再版书增加了,由过去的100多种增加到400多种;二是万册以上的图书品种比2017年增加了1倍,这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其次,高质量发展要求把书做精、做透。通常来讲,能够再版的图书,其质量一定较高。一般需要从选题策划阶段反复打磨、不断讨论,对图书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一步到位。传统的图书形态在今天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比如图书的装帧设计、用纸用材、印装等,内容也更符合时代阅读的方式。编辑出版要最大限度地研究读者、服务读者,这样才能出版高质量的图书。

再次,高质量发展对出版有导向作用。今天,传统出版面临着数字化时代的冲击,这就要求出版社必须提高出版质量。多年来我国不断从国外引入图书版权,在全球化的当下,要考虑如何更多地向国外输出版权,向全球出版要效益,这就需要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的主题出版也是我们面临的课题。通过重要时间节点或重要事件的带动,可以对主题出版图书进行非常好的营销。比如2018年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的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图书《春天的画卷》连环画套装,通过适时的网络营销,几天售罄,有四五种书都排在当当网图书的前20名,说明营销创新,高质量的主题出版一样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合理机制带动质量提升

史领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

品种减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之一。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以来坚持控制图书出版的品种数量,多年来保持着每年出版约300种新书的规模,不通过品种扩张来实现销售增长。从整个出版业来看,这也是趋势,越来越成为共识。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去年全国新书出版品种数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出版机构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内容建设上,以求每个品种的质量更高、销售更多,促成良性的发展。

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作为出版社,首先是要把内容做好。随着品种减少,出版机构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从宏观上看,品种减少带来的是选题质量得以提高,那些可出可不出、双效不明显的图书选题被砍掉了;从微观上看,品种减少对于编辑来说,意味着投入到每本书上的精力增加了,图书的编校质量得以提高;此外,出书品种的减少还能带来出版机构意识上的变化,使其提高质量意识,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图书质量要提高,首先要提高编辑的质量,鼓励和引导采取各种各样的管理措施。切忌一方面鼓励提高质量,一方面各类考核和管理还是鼓励提升数量。面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出版热,出版社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不能一哄而上,不顾自身业务发展的方向。作为以翻译图书为主的出版社,上海译文社今年计划请那些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将汉语图书翻译成英文版,比如将推出美国作家写的《趣简中国史》《趣简中国话》等。

其次是提高编校质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每年对出版社进行考核,其中编校质量是重要方面,上海译文社近年来一直名列三甲。同时出版社每年也对编校质量进行总结报告,通过数据分析量化比较,十分清晰地复盘一年的编校质量,这样的机制已经持续了五六年时间,成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