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当下编辑队伍建设隐忧与出版企业的应对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20/10/30 作者:李贺来


《生死课》袁凌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10月版/68.00元 ISBN:9787532785339

■李贺来(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是传播、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途径,编辑则是出版行业的核心。本文拟从出版行业对编辑的职业特点出发,试对编辑队伍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和企业的应对之道做简要剖析。

一、编辑是怎样“炼”成的

(一)编辑的基本功。受职业特点的限制,绝大多数编辑从事的是跟本人学习经历相关的出版活动。而当下的教育,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分科往往自大学始。这期间,常规本科是四年,到了硕士阶段至少7年,而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至少已经是10年。而编辑在求学期间的知识储备只是开始。很多出版实践证明,编辑从入职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图书编辑,至少需要在出版社“修炼”3年时间。综上,一位编辑基本功修炼至少需要7~13年,甚至是更长。

(二)编辑的知识储备。在学科分工更为广阔、细致和精准的当下,对编辑的知识储备除了博杂,也有精准的要求。图书的分类,若依地域可分笼统地为中、外,依时间段可分为古代和现代,依学科分类可分为历史、哲学、文学……依创作形式分类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这些分类方式的组合变化,又会产生出新的选题方向。优秀的编辑都会有自己擅长领域的知识储备,并对它们有较深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判断稿件价值。

(三)编辑的情商、情怀和责任。除了图书本身,成熟和优秀的编辑必须以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去维持作者和读者群。而这种相对需要较高的情商和一定的外联能力的性格,又往往与图书案头工作特点相违背。若以这种标准去筛查和挑选有潜力、情怀的年轻人进入编辑队伍,其实是有难度的。另外,“情怀”也是对有较高追求的编辑的必备“素质”。一些社会价值较高的图书,成书的过程艰辛复杂,审校工作耗费精力,但最后的读者或市场反馈可能并不理想:只有对传统文化成果、对老一辈学者们所做的工作抱着极大敬意,才能让编辑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完成图书出版。

二、编辑队伍培养与建设的问题

(一)行业门槛“被迫提高”。如今,社会的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优秀年轻人的就业也选择更多。而大量具有社会价值的图书,除了要求编辑具有相当的学术素养,有耐得住寂寞、“替他人作嫁衣裳”的“古道热肠”,还要有异于常人的使命感。想要让这样有着较高天赋、相当潜力和造诣的年轻人出版行业,在“冷板凳”上一坐就是一辈子,其实比当年更难了。这个行业的门槛,其实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提高了很多。

(二)图书利润和编辑收入的困境。这几年,出版行业总体上陷入了“寒流”期。以某文艺社为例。1985年,图书销售的纯利润为50万元。据《中国统计年鉴》,当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9元。而约30年后的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296元。而图书销售的纯利润,若按照同样的比例上涨,应为2500万元左右。这样的数字,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方文艺类出版社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图书销售利润的下滑,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大,编辑收入的降低,影响了他们的职业热情,也把更多有情怀、有水平,但也有生存压力的年轻人挡在了出版社的大门之外。

(三)地方出版社想留住人才更难。目前,全国好的出版资源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浙江、江苏等地。而在一些出版“欠发达”地区,人才储备、个体收入、职业前景等各方面本身就“俱不如人”。如果个人要进入这个行业,除了同样要经历相关专业严格训练,在出版社最低3年的“修炼”期“忍受”低收入的痛苦,还要有对本省文化和出版企业的认同感。而要同时具备这些条件,对当下一些出版“欠发达”地区的地方出版社,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了。

三、出版企业的应对

(一)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从企业人才引进开始,就在内部形成“老带新”的、有人文“温度”的培养环境,和公平公正、以业务能力论高下氛围;要有良好的图书出版远景规划和追求,能够有大量成熟可行、有社会效益的图书项目,让入职和从业的编辑,能够在相关图书项目的出版中,迅速地汲取“营养”,体会到出版行业的文化价值。

(二)能施展情怀的职业平台和选题。出版企业要有明确的选题方向和范围,同时要有也敢于放手,让编辑尝试新领域的选题。要依托选题,为编辑的成长,提供能够施展人文情怀的平台,敢于让编辑不遗余力,甚至是耗费相对较长的出版周期,实现有社会价值的图书出版。这样不止是让读者收获了更好的作品,也提供给编辑良好的选题平台和成长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