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趣味、实用、科学、可读 在游戏中夯实数学基础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20/9/1 作者:袁雨帆


■袁雨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策划编辑)

《奇思妙想玩数学》一书是由国内著名新锐原创游戏书创作者牟悠然老师设计并绘制,选题的由来是一次与牟悠然在讨论游戏书类产品怎样能够更好服务少年儿童学习生活中萌生的。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游戏书,多为国外引进类图书,内容呈现更多的是没有难度区分的、目标感不强的游戏类型,靠丰富的图画场景取胜。而以提高完善学科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图书,更多呈现的是巩固和提高类的题目、讲解,趣味性较弱。

在与作者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决定结合牟悠然擅长的游戏书设计、场景绘制、画面呈现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积累的教育理念、教育类图书出版经验,打造一款以游戏书为载体,以提高儿童数学学习兴趣、巩固数学知识、拓展数学文化视野为目标,配适儿童阅读习惯、符合儿童审美情趣的趣味知识游戏书。而北师大社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就拥有“奇思”和“妙想”这两位男女主人公,于是沿袭这两个人物形象,完成了《奇思妙想玩数学》这套书的策划方案。

为了达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充分融合,保证中国儿童的阅读习惯和提升其审美能力,《奇思妙想玩数学》用人物+场景+游戏的基本架构,保证了趣味性;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小学数学教材为知识基础,保证了实用性;每三个游戏为一组知识点的难度渐进,将游戏关卡设置为螺旋形上升梯度,保证了科学性;书中指令性文字短效精炼,符合儿童认知发展习惯,保证了可读性。

《奇思妙想玩数学》在策划出版的过程中做了如下保障:从教材出发,收集整合知识点,将知识点分难度、分层级与游戏场景结合;作者绘制线条图,与编辑共同探讨合理性,同时进行调整;作者成稿后,请适龄小读者进行试读、试玩,根据他们的语言习惯调整指令性文字,根据他们的理解程度调整游戏的合理性。

通过这几方面的打磨和研究,北师大社最终推出了深受小读者及其家长好评的《奇思妙想玩数学》。这套图书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帮助孩子夯实数学基础知识,获得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提升,还可以帮助儿童提升审题阅读能力,同时促进亲子关系,确实做到了策划之初与作者想要达到的目标。

因为《奇思妙想玩数学》是一套游戏书,可玩性和趣味性是需要具体展示的,所以在图书上市之初,便举办了新书发布会和读者见面会,通过与现场小朋友及家长的互动,让读者感受到数学是可以“玩”的,从而发现游戏对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活动现场,通过邀请作者给积极互动的小朋友绘制与“奇思”和“妙想”同款的头像,引起小读者对这套书的兴趣,加深其印象。

在后续推广中,这套书持续开展线下落地活动,在北京图书大厦、北京更读书社等书店积极与读者交流与互动,提高这套书的知名度。同时,在线上也进行了积极推广,与一些知名亲子教育主播进行直播连线,分享这套书的设计思路和通过这套书呈现出来的数学学习思维,与家长和小朋友开展互动。在直播中允许分享购买渠道的条件下积极投放购买链接,提升转化率。

目前,助学读物市场异彩纷呈,各家出版单位的着眼点都有所不同,但重点关注点基本都放在“传统文化”“阅读”“核心素养”“未来发展必备能力”等几个板块。相比其他出版单位,北师大社更注重产品在教育方面的体现。

比如当下比较热门的针对5~7岁孩子识字类产品,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或是通过“形象记忆法”,或是将甲骨文引入识字的过程帮助学生识记。我们研发的《丁丁冬冬学识字》也是引入甲骨文,通过造字本义帮助学生辨析汉字,在这个基础上,还紧密结合一线教学。

我们在助学读物策划和推广方面将更加集中关注教育改革前沿问题,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理论实践热点,为教师、学生及家长在新教改、新教材、新考查的趋势下提供更实用、更高效的一体化服务,不仅着眼于纸质图书,而且会在配套资源和后续服务上进行整体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