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后疫情时期,图书细分市场将迎哪些新趋势?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20/3/20 作者:张聪聪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聪聪

  连日来,全国多地实现新冠肺炎病例“清零”,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出版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物流、销售等环节陆续恢复,出版机构也需要复盘近期知识抗疫的过程,思考“后疫情时期”的市场突围之路。抗疫过程中,不少出版机构及时响应大众对相关图书类别的需求,纷纷调整出版计划和节奏。那么,近期哪些类别图书更受关注?此次知识战“疫”,会对2020年图书细分市场带来哪些较为明显的影响?疫情过后,哪些选题将会成为2020年图书市场的“潜力股”?为明晰这些问题,我们在观察图书电商榜单和实体书店线上线下实时数据的基础上,采访了各类别出版机构代表,希望从图书细分市场的“变”与“不变”中,一窥疫情对选题趋势、市场需求等的影响。

抗疫图书超230种

据中央宣传部出版物数据服务中心开设的“抗击新冠肺炎”专题数据显示,目前,与抗击新冠肺炎相关的图书已出版超230种,内容涵盖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疏导、文学纪实以及面向少儿的疫情科普等方面。

虽然疫情使图书线上线下销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就细分市场表现来看,居家抗“疫”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阅读时间和契机,一些类别的图书因抗疫时期的特殊性而需求上升。

商报·奥示数据月度图书销售排行榜显示,在2020年2月的图书销售排行榜前20名中,主题出版、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类别图书占据席位相对较多。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手册》也进入榜单。据了解,除了新冠疫情防护指南相关的图书之外,与病毒、疫情等相关的文学、科普、少儿、医学类图书电子书、实体书都获得读者的关注,例如《白雪乌鸦》《鼠疫》等。中金易云大数据平台监控的5500余家实体书店线上线下实时销售数据显示,近2个月实体书店销售码洋同比减少6.64亿,同比下滑43%。其中,科技、少儿类图书销售码洋同比降幅相对较小,文化教育、文化艺术、社科等类别则降幅较大。在2月下旬中金易云监控的实体书店线下销售榜单中,教材教辅占据多数席位。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位列第3。在同期线上门店销售榜单中,文化教育、少儿类图书占据多数席位。

结合对当当、京东等电商平台图书畅销榜和新书销量榜的观察,记者发现,少儿、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等大类读者需求靠前的情况依然保持,不过各细分市场表现略有变化。例如,由于开学延期,少儿、文化教育类图书在销量排行榜中占据的席位增加明显,原创儿童文学、地理生物心理等主题科普书、玩具书以及与病毒、疫情相关的科普书均展现较好的销售势头。在文化教育类别中,除了《53天天练》等教辅书,新课标推荐阅读书目中的《细菌世界历险记》等也成为中小学教辅中的畅销代表。而《中级会计职称2020教材》《二级建造师2020教材》《新东方(2021)恋练有词》等图书出现在各平台新书销量排行榜前列,也显示出居家抗疫期间,读者对个人职业、学习提升相关的图书需求。此外,开学延期、居家办公等情况也使家教育儿类图书成为不少读者的关注热点。《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妈妈有力量》《爱上阅读的秘密:儿童分级阅读启蒙》等新书都受到较多关注。

少儿经典、文学类图书销售稳定

生活、学习、个人成长类图书逆向增长

记者就近期图书销售情况寻访了各类别出版社代表,不少受访者表示,虽然整体销售情况受影响,但一些品牌图书、名家名作、拳头产品受影响较小,也有个别品类出现不降反增的情况。

文艺类图书受众相对固定,居家抗疫也使一些潜在阅读需求得以实现,受疫情影响较小。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为例,近两个月,该社的《大树小虫》《傅雷家书》《顾城的诗,顾城的画》等图书销售情况良好。新书中,《没药花园》《巴黎记》等表现突出。其中《大树小虫》月销量6000册、《没药花园》3000册。据悉,《没药花园》是“没药花园”微信公众号转化的同名书,以国际上不为人知或人们争议较大的案例为题,在公众号上每篇文章均有10万以上的阅读量。作者何袜皮为留美博士,在疫情期间的公众号文章里,她也提到了如何避免进入谣言误区,做好自我防疫,获得了更多读者的认可。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经典文学类图书,如“布老虎中篇小说”书系、“百年百部中篇经典”系列和“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本”系列等,近期也销售较好。

同时由于开学时间延迟,线上授课等原因,儿童的阅读需求增加较快,虽与往年同期相比有落差,但一些品牌图书销售势头较为稳定。春风文艺社总编辑助理赵亚丹告诉记者,该社出版的“小猪唏哩呼噜”系列、“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系列、“小豆豆和小朵朵”系列和“聂作平讲神话”系列等,近期都取得较好的销量。作为专业少儿社的代表,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同期的图书销售数据与往年比有所回落,据该社社长王泳波介绍,数据显示,过去两个月,“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青铜葵花》占据苏少社图书销售数据榜首,在苏少社销售前10的图书中,绝大多数都是经典儿童文学类图书,包括曹文轩、黄蓓佳、金波的作品。

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品类中,经典阅读类图书、绘本类以及数学思维培养类图书近两个月取得较好的销售成绩。据该社社长陈琦介绍,现教社重点图书“北大阅读课”系列下册于2020年年初上市以来,首印1万套销售势头良好,发货码洋将近300万,目前正在积极准备2次印刷。基于家长有了更多时间居家陪伴孩子,该社的财商启蒙图书《三只杯》《猜猜我在想什么》等绘本也销售良好;数学思维培养启蒙图书“摩比爱数学”(全6册)系列近2个月销售将近1500余套,销售码洋将近110余万元。

受疫情影响,人们宅在家里的时间增多,突如其来的困境也让人有更多思考时间。作为以人文社科为主要出版方向的综合类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类、学习类图书近两个月需求量上升,可以引发深度思考、知识含量大的人文类图书也表现突出。据该社社长肖风华介绍,广东人民社出版的学习类、生活类图书,如“零壹快学计算机培训”系列图书、“零基础视频菜谱”系列、童书等销售量在物流影响下反而增加,很多单本都在1.5万册以上,以“万有引力”“万物小史”等为代表的通俗人文读物销量也不错,《全球上瘾:咖啡如何搅动历史》《无处安放的同情》《重装突围》等也销量过千,青春和女性读物保持微量增长,心理自助类如《战胜抑郁》等产品有小爆发增长。

这场疫情引起了大家对“灾难”的思考,广东人民社2019年年底推出的“万有引力”书系中《无处安放的同情》一书表现亮眼,疫情使一个原来可能在小圈子讨论的话题变成了公共话题。该书直面人性的深处和社会机制的复杂,20余位欧洲哲学家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四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跨学科的文本交互,让该书在豆瓣等网站上大受欢迎。究其原因,肖风华觉得,在疫情这种极端条件诱发下,人们会有更多的动力思考自己的行为。

如何让抗疫图书具备长效?

知识抗疫已持续近两个月,出版机构纷纷及时快速调整出版节奏和计划,策划一批满足大众抗疫期间防护、心理调适等需求的图书。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发挥专业特色,成立专项工作组,20余天接连推出8种防疫图书。该社社长钱丹凝表示,除了针对疫情推出系列应急读物外,川科社还策划组织了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深度的权威专著,如《新冠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与技术》《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策略》,以及《医疗机构应对新冠肺炎诊疗流程再造指导手册》。

著名作家迟子建创作的《白雪乌鸦》,是一部书写再现百年前哈尔滨大鼠疫生死传奇的灾难题材小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版《白雪乌鸦》,从改定封面文件到1万册图书入库,仅用5天时间。该社策划部提前向媒体发稿,做了充分铺垫和预热。发行部第一时间在各大网站制作专题,第一时间发货。各部门协作在抗疫特殊时期取得实绩。据悉,人文社也正在稳步推进抗疫纪实类作品的策划出版。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多年来主打名家精品力作。据该社新媒体事业部主任孙建兵介绍,疫情期间,江苏文艺社也对抗疫相关的选题进行了规划和梳理,针对医护人员的选题目前正在策划组稿中。武汉作家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已经下厂,下个月将与读者见面。在他看来,疫情过后,会有大量与抗疫有关的选题出现,部分选题会成为热门书籍,但大浪淘沙,大多数的相关书籍会被淹没,留下来的只会是通过精心组织、质量上乘、印刷精良的图书。作为文学类出版机构,江苏文艺社更倾向关注文学对于人们的影响,通过文学作品来传达疫情下的人间百态,以及疫情后人们的心理修复。因此,该社除疫情相关的纪实作品之外,还会策划与防疫相关的文学作品。

春风文艺出版社也第一时间策划《战疫纪事》《白色战车》《当你微笑时》和《逆风而行》等文学类战疫选题。其中《战疫纪事》作者整体影响力大、作品文学性强,被列入春风社著名图书品牌“布老虎散文”系列,实现社会效益精品图书出版,为全国战“疫”提供精神文化力量。赵亚丹透露,该书音频录制也已经开始,将第一时间实现纸电同步发行。另外,“一年级爱科学”系列、“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科学大冒险”系列等少儿科普类图书也及时增加了微生物、细菌、病毒类的知识读物。

在赵亚丹看来,疫情过后,人们对于身心健康、职业规划、儿童教育等方面将会更加关注,因此关于大众健康、心理自助、个人职业发展、励志、少儿等细分市场将会进一步发展。“知识服务和音频听书的增长预计会迎来一个爆发期。春风文艺社的数字出版起步较早,正在打造的‘布老虎听书’已经取得相当好的成效。”

广东人民社也正在打磨《天使日记》《广东驰援日记》等医务工作者日记题材的作品以及报告文学作品《国士钟南山》,反思题材的《记疫:祈祷、隔离与共生》电子书和有声书目前已上线。对于疫情期间出版机构文化责任的体现,肖风华直言:“出版机构需要担当责任,但不能乱担。”广东人民社在出版节奏上不抢时间不扎堆,会等到打磨好、掌握好资料再推出这些图书。而对于疫情过后潜力细分市场的判断,肖风华不认为疫情会导致国民阅读兴趣的很大转移。下一步,广东人民社可能会把重点移到心理自助、经济大格局等方面。“对个体的关心、对宏观世界的关注是人类自然反应,我们需要适应市场并创造市场需求。”

就记者对多位出版人寻访的情况来看,文学、科普板块中,有关疫情抗击、防控的纪实文学、科普图书等市场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势头。而健康管理、心理自助、个人职业发展、生活美学,以及指导企业突破疫情困境的管理类图书,面向少儿的健康科普、灾难教育、防险避灾培养、心理关注等类别图书市场在后疫情时期具有潜力。并且,读者对这些类别的图书内容、形式也将提出更高要求。例如,经过近两个月的居家防疫过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细节的要求给予更多关注。对美食、养生、家居、时尚、手工等类别图书需求和关注度增加的同时,其需求判断标准也将超越网络版的简单技能指导,更注重美学、深度或者多媒体互动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