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版权引进 走向纵深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1/2/6 作者:刘昶

从国家版权局提供的数据来看,近年我国版权贸易十分活跃,图书版权引进项目以年均50%的速度迅速增长。不少出版社依靠引进版图书获得了较高利润,步入了良性快速的发展道路,并且由此建立起本社的品牌,带动原创作品的出版和销售。

版权意识从觉醒走向成熟

20世纪80年代初,国门初开,整个社会面临的是精神产品极端匮乏的局面。出版界于是组织了一大批人去翻译外国的文学、社科、科技等各种著作来解决国内出版物短缺、创作周期过长的问题。当时出版社并没有版权意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分别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外国公民的著作权开始受到我国政府的保护。出版社翻译出版享有著作权保护的国外作品时,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并支付一定的报酬。据说刚开始的时候许多出版社都不习惯,同时也由于手中掌握的外汇有限,引进版图书出版一度陷入低潮。时至90年代中期,由于国内选题资源的匮乏、科技发展的需要等一系列原因,一批有眼光、有实力的出版社重新重视版权贸易工作,引进了大批科技、财经、学术类书籍及其他精品图书。如人民邮电出版社,截至2000年5月共引进图书600余种,出版发行近900万册,引进图书的发行码洋已达2.5亿元以上。人民大学出版社截至2000年底共出版300多个引进品种,平均销量都在1万册以上,目前引进版图书已占到该社可供图书品种的1/4~1/3。轻工社引进版图书也占其可供品种的40%。版权贸易的繁荣与成果为出版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成为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成功的案例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加之选题资源匮乏问题的日益突出,各个出版社都开始大量引进版权。版权贸易日益频繁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一,引进速度加快,力争实现全球同步出版,尤其是针对那些有影响的作品,如辽教社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和人文社的《哈利·波特》、工人出版社的《末世迷踪》的后续部分,出版社都力争实现中文版能与其他版本同步推出。其二,国内出版社的版贸操盘水平也日益提高,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告诉记者,2000年法兰克福书展期间,该社与香港的小树苗教育出版社、台湾的企鹅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三家联合与外商谈版权,然后三家分别买自己所需的部分,既压低了版税,外商也因为能一次解决中文版所有的问题而高兴,三家出版社共享菲林、分摊翻译费、共同印刷,还能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张秋林还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出版社往往愿意选择固定的几家国外出版商进行深度合作,对其实行垄断性开发,他们的书推出中文版时自己拥有首选权,并且二十一世纪社在版贸基础上还开创了“两岸三地”合作出版新模式。其三,引进规模扩大,并逐渐形成品牌和特色。如计算机四强社的计算机图书和机工、华夏社的经管图书等。其四,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手段实现对传统版权贸易的升级换代,在网上寻找作品、了解相关信息、商议版税等目前已经较为普遍。

销售翻番版权引进功不可没

目前,版权贸易已成为出版社一个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各出版社也越来越重视版权贸易,如外研社、科学社、人大社、轻工社、复旦社、清华大学社、二十一世纪社等国内许多出版社都设立了专门的国际合作部或版权合作部,负责向编辑推荐新书、翻译出版合同、与国外出版商或版权代理公司联系业务。

通过版贸可以实现优化选题、调整产品结构和创立图书品牌,最终达到增加销售的目的。轻工社在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图书结构和社里发展的重点之后,就开始着手通过书展和网络寻找图书,然后筛选确定,再派代表团到欧美、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去看样书,谈版税。如“健康保健100法”丛书(共13种)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运作出来的,已经连续数月停留在全国图书零售排行榜上。2000年轻工社的销售码洋、回款金额、实现利润都较1999年翻了一番。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997年提出以幻想文学作为新世纪少儿出版的突破口,开始时出版了10多种原创作品,但坦率地说,中国作家在这方面创作能力确实很弱,于是该社改变策略,一方面从德、日、法等国引进了像《毛毛》、“日尔曼聊斋系列”、《新王子》这样的一大批优秀作品,另一方面也继续强化和推出新的原创作品,共同组建成了“大幻想”品牌。“大幻想”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产品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科学出版社以前单独出版过少数基础医学类图书,当发现临床医学类图书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时候,便决定开拓这方面的选题。但是,科学社也十分清楚自己与人民卫生、上海科技、人民军医等医学出版大社之间的实力差距,于是他们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引进国外权威著作,以引进带动原创。现在该社每年推出医学图书100多种,引进版所占的比例不断降低,医学图书销售码洋也从两年前的200万元发展到2000年的4000万元。

出版社销售码洋的翻番,实现超常规发展,其中版权引进功不可没。

版权引进目标不仅仅是码洋

各个出版社越来越重视版权贸易,除了能增加销售码洋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吸收国外先进的营销和管理经验,优化自身的组织、业务管理。辽教社在版权引进工作中提出以“引进一流、体验一流、成为一流”的思想作为指导。与一流的公司合作,引进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观念及一流的管理制度,这其实也是许多出版社多年来在版权贸易中摸爬滚打之后达成的共识。此外,出版社在引进产品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该产品营销经验的引进和吸收。去年书市期间,辽教社借鉴国外的营销方法,邀请“完全傻瓜指导系列”丛书的作者之一、美国纽约大学客座教授朱迪·库里安斯基到南京、北京、长春等地现场做演讲、咨询并签名售书,引起轰动效应。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引进出版的《快速学习新概念》,也是参照了该书在国外的推广模式策划出自己的营销方案,邀请作者柯林·罗斯为郑州市中学外语教师和郑州大学学生做学术报告,现场配翻译和幻灯片,该社的负责人介绍,为一本书如此搞活动在该社还是第一次。轻工社的《年夜饭》从台湾引进版权,该书在年前年后如何做营销、如何销售,台湾方面有一整套严密的计划,《年夜饭》版权引进的同时该套计划自然也被轻工社所掌握。

二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培养人才。轻工社与日本讲谈社谈版权贸易时,也请他们谈了讲谈社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轻工社社长赵济清说:“假如没有版权贸易,是很难进得了人家的门的,更别说与对方进行经验交流。”现在轻工社形成了一个传统,通过版权贸易结识的那批朋友来中国时,只要他们方便,就请他们讲课,分专题讲,广告、选题、营销各个方面,大家在一起交流,有问有答,既能发现问题,又沟通了感情,并且外方还觉得这是对他们的尊重。由于与国外出版社的关系发展良好,现在,外方十分欢迎轻工社的人到他们社里考察,还免费提供培训。

外研社则形成了国际合作从单纯的项目引进改为实质联姻的发展思路,中外双方共同整合出版资源。如1997年外研社引进的《新概念英语》,最终结果是双方共同策划、共同修订、共同拥有该书的版权,该书目前每年的发行量仍有几十万套。该社社长李朋义认为版权贸易中引进多、输出少的局面应该有所改变,有实力的出版社可以策划一些国际版权项目,如与国外出版社一起合作建立教材库,双方共同拥有版权,将来把版权输出给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另外,外研社投入400万~500万元的电视教学片《汉语世界》也即将推出,李朋义认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华语出版最终会成为国内出版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相当多的出版社已经将版权贸易作为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手段,但如何做好引进版图书的全程策划,将引进图书转化成自己的品牌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