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怎样在新技术的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0/1/7
作者:
摘要:
很幸运,涉及到出版业的新技术不像其他新技术那样,在给人类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诸如环境问题的强烈负面效应。出版业中新技术的负面效应常常表现为:新技术准备或正在改造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长期形成的阅读纸质印刷图书和逛书店的购书习惯。出版业因此怀疑没有好的商业效果,这当然是一个问题。但是,就像达·芬奇所说的,“技术像一个打开的门,但是它并不强迫任何人走进去”。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这道门才是问题的关键。其中有对行业兴衰的忧虑,也有对新技术条件下经营方式和对技术本身的理解问题。
如何全面适应新技术:
CD-ROM的教训
最不喜欢无纸化的人也许不是读者,显然,出版的无纸化对传统的印刷最不利。多数对无纸化持保留态度的人讲得最多的理由是读者或者消费者的习惯是顽固的,因此无法拉动市场。可是,新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与习惯的对抗实现的,新技术往往凭借其新产品和新功能打动消费者的心。CD-ROM的成功和失败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CD-ROM发展的停滞可能是因为出版界对无纸化媒介的发行应该怎样做估计不足,他们没有考虑到很快变得可行的互联网技术对发行的影响。CD-ROM的发行基本上依赖传统的方式(比如在书店设立电子音像部),因此CD-ROM只是作为一个补充的出版品种出现在市场上,而且除了制作,CD-ROM几乎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商业操作上)都与图书没有什么不同,无纸化改变的绝对不是商品种类而至少要包括销售。现在,无纸化传播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网络发行的概念显然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发行。同理,电子图书将内容格式与互联网对接,前景就显得比较光明。
出版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完善:
按需印刷的前景
按需印刷因为从根本上改变了出版发行业的经营理念而被很多人看好,有人甚至列出了到2003年的发展时间表。但是,按需印刷的问题很多,比如其技术本身尚不成熟。2003年的时间表实际上是一个技术到位、经济上基本可行的时间表。最关键的是按需印刷由书店操作并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从技术本身的角度说,家庭电脑也可以执行按需印刷(通过电脑打印自己需要的内容就是原本意义上的按需印刷),只是图书的封面和装订没有书店做得好(其实书店提供的按需印刷产品达不到原来图书封面的高质量)。按需印刷的经营主体最终落到掌握内容出版权力的出版社那里才接近按需印刷所提示的新出版理念(新理念中传统分立的印刷、出版和发行将归由同一经营主体经营,在目前刚开始的过渡阶段,原来经营一个方面的公司兼做其他领域的经营,难免混乱。对新理念的理解和丰富,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可能是未来书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家庭也可以自己安排图书印刷,那么他们想印什么内容就是主要的问题了。
出版社对按需印刷带来的观念大变革也许需要再进一步。网上信息过于杂乱的问题应该得到普遍的重视。特别是如果技术可以方便地解决发行问题,那么作者本身就可以承担起出版自己作品的功能,出版社将不得不挖掘已有资源(旧书),出版社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会纯粹到按照读者独特的需要编辑文字的地步(是不是应该叫按需出版?)。
共同的挑战:
版权问题及其他
早在网上书店流行之初,版权问题就出现了。在相同的语言世界里,版权仍然按照区域授予出版商,但是网上书店的经营是没有地理概念的,这个区域的读者买了其他区域出版的相同的书从而侵犯了该地区的版权。版权问题是一个经济关系调整的问题,经济关系的重新安排绝不只与书业一家有关,它是所有从事电子商务企业的共同问题,里面不但有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问题还有政府与市场的问题(税收)。互联网从一开始就存在没有秩序的特点,它不但传播了大量非法的内容,还已经造成音乐出版行业的重大损失,这无论是从经济制度的更新还是技术的继续完善上讲都是比较大的挑战。
《心!》
作者:陈希我著
相关报道
2021
出版集团老总寄语“十四五”
2020年度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肆季
出版集团老总眼中的2021(一)
2020
上海人民社高质量出版工作服务国家战略
出版机构新锐独立品牌进化之路(二)
在人教社百炼成钢的那些编辑(四)
《天鹅图腾》能否再续《狼图腾》辉煌?
豆瓣有新的“想读”就很开心
盲盒如何瞄准年轻人钱包
2020 10月我们社发得最好的书
充满未来感书店在上海轮番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