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中国图书零售业的生存之路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8/2/13 作者:莱菌

  本报讯(记者 莱菌) 借北京图书订货会全国业界人士大汇聚之机,2月10日,本报召开了有出版发行业各方人士参加的“中国图书零售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副司长艾立民在会议开始时的致词中说,在改革需要深层次的思考和突破的时候,在改革不仅仅是单纯的购销形式的改革的时候,在事业的发展需要多种操作方式的时候,大家聚集一堂进行这样的讨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北大出版社社长彭松建认为,在现阶段,所有制已经不是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大家如何互惠互利,共谋生存与发展,建立一个规范有序健康的中国图书零售业。北京科文集团总裁李国庆认为,未来的三年对中国的图书零售业来说,既是大发展的三年,又是充满危机的三年。他在列举了国内一些出版发行单位近几年的超常发展之后强调,大干的背后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注入,仅靠自身的滚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说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候,经营者一定要十分冷静,要寻找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方法。作家出版社社长张胜友说,图书市场的竞争已到了空前惨烈的阶段,淘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频率也在加快,但因其如此,我们的图书市场包括零售业才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深圳市新华书店常务副总经理陈锦涛把书店比喻成书业的POS机,他说无论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书店,用先进的生产力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已成为图书零售业的当务之急。实行规模经营连锁经营,虽然是一条艰难的路,但却是健康规范发展的必然与必由之路。浙江省店总经理周立伟认为,运营对于零售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其间的三个要素是:在起步阶段是资本的迅速有效的积累,在现实阶段是经营者的素质,在未来时期则为科技含量的高与低。北京风入松书店董事长王炜和湖北九洲书店总经理胡丹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改变信息流和物流不畅的状况。出版社出了什么书零售商不知道,所订书40天到货算早的等等,都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之一。王炜说去年有六七次降价书市冲击北京市场,是很不正常的,应该制定相应的行规行约。他们呼唤加强图书信息工程的开发建设,并希望成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图书零售业联合体。福州华夏书城总经理郑健以自己经营的甘苦,说明了目前我国图书消费市场在缩小,热点在分散,形式在分流。他说图书零售业所面临的一些不该有的威胁是:行业不规范,新书打折搞乱了零售市场;书的直接成本太高,因而一些消遣类书定价太高,拉大了零售和读者间的距离;出版商发行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信任危机及零售商因为种种原因的零库存,使得有关各方都失去了一些市场。他认为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以出版社为主体来进行。外研社社长李朋义接着这个话题说,出版商和销售商之间应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应各守其职。他说出版社是本版书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总发行商,为此,外研社承担了极大风险。外研社从不参加任何降价书市,并把参加降价书市当成自己的耻辱。他认为国营书店需转变观念,民营书店同样需要转变观念和运行机制。中国言实出版社北京图书批销中心总经理易德伟和江苏武进县新华书店总经理李志明则都强调,书店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专业书店应专,综合书店要上规模上品种。易德伟更认为在转轨变型的今天,零售书店的生存发展去向人要体制,要政策,要资本是非常幼稚的。他说现在国内的私营图书零售多是家族式的,这本身就会限制其发展。零售店也应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需求信息,把他们的购买欲望变成购买行为,是义不容辞的,而现在许多零售商实际上都还在做着“姜太公钓鱼”的美梦,是与市场经济不吻合的。零售商能解决上述问题,零售业的发展才有基础,这是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黄国荣的发言。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邓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在商言商出版商发行商零售商做好各自的工作,出版商为发行商服好务,发行商为零售商服好务,零售商为读者服好务,才能形成一个有效有益的出版生物圈,才能有零售业的健康发展并带动出版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