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吴冠中与《静巷》中的“她”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7/7/11 作者:

1981年春,吴冠中回故乡宜兴写生。
担任向导的,是一位纯情的姑娘,下乡知青,刚刚回城,在《宜兴报》做记者工作。吴冠中听说她写了不少文章,想看看她是否真有才学,便于一个下午来到她住的小阁楼。发现她屋里一团凌乱,被子也没叠,正伏在桌上忙着写稿,整个儿专注于事业,对她很有好感。
她叫俞静芬,生于1955年,属羊,和吴冠中同一个属相。26岁和62岁,两只忘年羊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朋友。
吴冠中带俞静芬去了自己的家乡北渠村。
俞静芬带吴冠中去了自己插队的湖边。
他们一边选景作画,一边畅谈着知青“土插队”和留学“洋插队”的不同生活。
吴冠中在俞静芬安静的小阁楼里画了几幅画,将其中的一幅《笋》题了字送给她:
故乡一棵笋
不被吃掉
便成修竹
“我的同事叫我小俞。”俞静芬高兴又带点调皮地说,“我们单位另一个人姓徐,小俞小徐常常弄错,闹了不少笑话。”
“俞和徐不能混在一起,应该把它们分得很清楚。”吴冠中也被姑娘的热情感染了,“就叫你小静吧,这是我的专利。”
从此,“小静”便和“笋”一起成了俞静芬的呢称。后来,吴冠中还写信询问这棵“笋”被“吃掉”了没有。
吴冠中住在宜兴市政府招待所。穿过一条马路,正好到小静住的小巷头。
他们晚上一起散步,边走边谈,常常忘了夜色之渐深。
小巷很窄,弯弯曲曲。两旁的清水墙,斑斑驳驳。上面是黑瓦,从高高的墙里探出一群倾斜的老树,虽不甚粗壮,但苍劲多姿,覆盖着小巷,将本来就很幽静的小巷渲染得更为冷僻。
巷子很暗,只在巷口有一盏昏黄的电灯。在这昏黄的灯光映照下,脚下光滑的碎石闪闪烁烁,构成不规则的图案,一直延伸到远处的街口。
“我回来快一个月了。”有一天,吴冠中对小静说,“我离开前,还有两三天,我什么也不画,咱们就走,就谈。”
他们从早走到晚,在田埂上,在池塘边,在江南旧貌保持完整的、入画的环境里,一直走。
那一天走到很晚,大约到夜里1点多。天很暗。没有星,也没有月。在朦胧的路灯下,深夜的深巷里,偶尔有一两个人走过。
一种很纯洁的感觉在弥漫。一种看不见的火焰在燃烧。
小静紧紧挽住吴冠中的臂膊,柔软的身体依傍着他,动情地说:“我爱上你了。”她抑起头,闭上眼,带着一种温柔、羞涩和歉意的等待,好像在说;“请原谅,我也许有点太放肆了。”
吴冠中很感动。他真想把她紧紧搂在怀里,亲吻她那红红的嘴唇。然而他克制住了自己,说:
“我的儿子都成家了,不然我就把你带回去。”
小静送吴冠中到招待所门口。
“不行,不能让你一个人回去,我送你吧。”吴冠中说,又送小静到小巷的阁楼下。
第二天,两个人一大早就起来了。吴冠中说:“我昨天一晚上没睡好。”小静说:“我也没睡好。”吴冠中自己也说不清,是小静纯朴的青春和热情勾起了他童年的回忆浓郁的乡情?是她专注于事业的素质打动了自己的怜才之心,他曾和小静谈到他在法国见到的一个上了年纪的艺术家同一个年轻女孩精神恋爱的故事。他不能保证在青春和生命无穷的吸引力面前老年人就不再有着魔的可能。
临别,吴冠中完成了他此行最喜爱的一幅油画:《静巷》。
“《静巷》就是你的巷子。”吴冠中对小静说,“《小静巷》,不写‘小’了”
次年,吴冠中到浙江乌镇、石塘渔港等地写生,顺便挤时间来看小静。
小静得到吴冠中要来的消息,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动。她打开抽屉,一遍遍读着吴冠中去年夏天赴新疆讲学时在火车上写的字迹歪扭扭的信。还有从新疆阿勒太寄来的题了字的白桦树皮……
这次吴冠中嘱咐不要告诉任何人,莫惊动别人。他的火车下午5点多到,小静4点钟就去接。
小静半路上碰上了自己的男朋友。
“到哪去?”
“接客人。”
他俩一起去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