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各界寄语“主渠道”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7/3/28
作者:萧点点
摘要:
侯样祥:中国文化报“书与人”专刊主编
小时候,印象中,新华书店是县城里最漂亮的建筑。尽管口袋里没钱,每进县城,总要进去看看,翻翻。
1982年上了大学之后,除了挤图书馆,就是去泡新华书店。至今摆在我家书柜最显眼之处的简装本“二十四史”以及大量史学名著即是当时节食简用从新华书店一本一本搬回来的。
198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出版社工作。读书人离不开书店,出书人同样离不开书店。从1990年始,我花了6年多时间主持编辑了国家“八五”重点图书项目《抗日战争史丛书》(荣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其选题灵感正是逛新华书店逛出来的。
真正离不开书店则是调入报社主持“书与人”版之后。虽然接受赠书的机会多了,但为了掌握第一手有关图书出版与销售情况,去书店已成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逛新华书店喜忧参半,喜的是时常意外地买到了自己思念已久而又求之不得的好书;忧的是售书员的眼光,无论是拎着一大捆新书去交款结帐时售书员喜笑的眼光,还是在书店折腾半天无功而返时售书员不放心与不屑的眼光。每当此时,我就羡慕起出版家范用先生来,几乎可以说,他的童年、他的知识,较多来自去书店“翻”书。而现如今,要想不掏钱或少掏钱去书店“翻”书,真可以叫“不识时务”。
朱冬松:北京青年报记者
中学时代,“新华书店”在我心里真是“从来不需要想起,从来也没有忘记”。每天下午放学我都绕个远儿,到那条大街拐角开架式的小书店里翻一会子书,哪怕只静静地在里面站一会儿,也有一种被流淌着的文化气息深深浸润的感觉。
第一次有意识地在新华书店里寻寻觅觅是一次失望的买书经历。我向别人借阅的一本《新千字散文》还没看完就得归还人家,可是我割舍不下作者那种朴素的语感和深挚的情境。于是走遍了本市七、八家新华书店,然而除了木然的摇头之外,我什么也没有得到。小小年纪的我当时在心里既失望又“愤慨”:难道就不能向我介绍一些相关的其它文本吗?
在那次“灰色印象”之后,我再也没怎么关注过“新华”,直至大学毕业前夕,我有幸参与了《中国图书商报》初期的改版策划工作,才有机会对“新华”作了一些较为理性的思考。如今,我已成为一名专职新闻记者,从职业角度看去,“新华”从代理制的推广直至营销策略新招迭出,其融入“大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我想,随着整个系统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类似于我少年时代那次买书的失望遭遇想来也不会再重演了罢。因此,我从心底里祝福“新华”主渠道,并愿意用手中的笔随时为她的再度辉煌鼓与呼。
侯样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学者。
相关报道
2019
现场传真
2018
2018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