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冲出樊篱的飞行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9/11/23 作者:颜开

要不是那晚伤心咖啡店像海水一样蓝的招牌灯亮着,马蒂险些就与她生命的圆满之路失之交臂了。这个看似滋生着颓丧和冷酷的孤岛,竟是指引灵魂出口的路标。
自从人类发现精神世界里存在分裂的个性倾向,便时常要在“顺从社会标准”和“遵循内心感受”的两难中挣扎。矛盾的心理使人非常不快乐,因为快乐是建立在单纯上的,既然不能保持原始朴素的简单,那就只好把复杂升华成纯净。所以,本能地寻找出路的人们,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无望的量变过程,作为安置心灵的预支。
这场量变首先要解决生命意义的存在与虚无的冲突,这是人类从不快乐衍生出的自省意识。如果生命的意义确实存在,它是什么?如果生命的意义根本不存在,那人类为什么还要建设众多的标准和秩序限制自己的自由?在遥远的马达加斯加,马蒂终于领悟:“生命的意义不在追寻答案,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体会与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
心灵的觉悟促使人类重新修正人生观,一个崭新而开放的结论由此诞生:在社会压力现实存在的情况下,人们必须自愿地选择生活方式,这种选择没有高尚平庸或对错之分,既可以像马蒂那样自由地直面他人的排斥和责难,也可以像素园那样放弃梦想,继续心力交瘁的职业生涯。但是无论哪种选择,都必须具备承担结果的勇气。因为不管生活在哪里,每种生活都有它必须经历的课题,这一点人们无法逃避。经历过了,体会过了,收进意识里,便又朝圆满接近了一步。
至此,灵魂的出口豁然洞开,当思维完成一轮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终于迈进前所未有的精神境界。
为了表现这种抽象的精神成长,朱少麟在《伤心咖啡店之歌》中不动声色地过滤着心灵的杂质。开篇呈现一片混乱破碎的意识,看不出任何清晰思考的痕迹,人物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倒影是痛苦扭曲的,却对痛苦的根源一无所知。通过制造尖锐的观点对峙场面和使用大段措词激烈的辩难,模糊的意识受到震荡,理性思维逐步苏醒,从而形成对生命意义深入的思索。马达加斯加之旅实际上是思维进程的高度浓缩,虽然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加重了灵魂提纯一刻的神秘气氛,与前面的写实风格难以统一,但仍无法削弱精神超越对现实心理的宏大感染力。可见,朱少麟被誉为“天生吃这行饭的作家”此言不虚。
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既然有一颗想要振翅高飞的心,就不要指望在太通俗的办法里找到答案”。或许这可以使陷于苦闷中的人们醒悟,在精神提炼的煎熬下,痛苦其实是种令人欣喜的升华。(颜 开)
《伤心咖啡店之歌》朱少麟著/花城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18.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