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昨日的经典 今日的生活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0/8/29 作者:赫连城

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MINGHELLA)执导的影片《天才瑞普里》(《THETALENTEDMR.RIPLEY》)新近在海外公映了,该片的情节是基于帕翠莎·海斯密斯(PATRICIAHIGHSMITH)在五十年前创作的同名小说。出于对“明格拉的色彩”的信心,兰登书屋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旧作的翻印,以剧照为封面,再加上“明格拉”这个分量不轻的名字,销售的成果应该是不言而喻了。
小说是创作于五十年代的,情节的发生也是在这个年代:主人公瑞普里是个贫穷的年轻人,有一副唯唯诺诺的外表和一副与他形影不离的又黑又重的近视镜。一天,他受雇去意大利为一位富商找回他的儿子迪基。但当瑞普里接近迪基时,却被后者的慷慨放浪与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竟忘掉了自己来此的使命,反倒乐不思蜀地周旋于迪基与他的女友之间。此后,他在出海的小艇上杀死了迪基,沉船灭迹后便索性伪造了迪基的签名,以迪基的身份享尽了花花公子的奢华生活。
但是,餍足感与对将来结局的心知肚明让瑞普里渐渐对金钱丧失了兴趣。他更喜欢在受害者与警察之间游走,追求一种在刀刃上行走的病态的刺激感。
其实,明格拉这一次的拍摄应该说是翻拍了。早在1960年,这部瑞普里的故事(海斯密斯大概共写过4部瑞普里的故事)就曾被法国导演雷尼·克莱蒙特(RENECLEMENT)搬上银幕,而主演瑞普里的正是在当时初露头角的阿兰·德隆,片名叫做《紫色正午》(《PURPLENOON》)。
明格拉的电影语言是极富诗意的,这分诗意从他1997年获奥斯卡奖的名片《英国病人》(《THEENGLISHPATIENT》)中就早已绚烂得让人瞠目。而海斯密斯的小说语言却并没有这般的抒情色彩,相反,倒是步步惊心,扣人心弦。大概正是因此,一些海斯密斯的铁杆书迷认定了明格拉的影片是对原著的背叛,以为这是好莱坞“好书坏电影”这一铁的法则的再一次应验。当然,这都是见仁见智的事了,再版也好,翻拍也好,好的东西总是需要一遍遍的回味,需要被一代代的新人品出新的滋味。回忆《天才瑞普里》的初版,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人们总是愿意回过头,重新检视往日的经典,细心体味着价值观的变迁,艰难地从中寻找哪怕是些许的进步的痕迹。从瑞普里的身上,许多人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怀旧竟然变得毫无意义,因为这青春故事有着虽然过分却又和五十年后的现实仿佛一般无二的苦涩,让读者们除了回味,更多了一分无可奈何的面对感。

\Images\1995-2000\cbsb20082901t011.JPG

\Images\1995-2000\cbsb20082901t002.JPG

\Images\1995-2000\cbsb20082901t003.JPG

\Images\1995-2000\cbsb20082901t004.JPG

图片说明:纽约“史传德书店” 被称为“书籍丛林”,凡是拜访过这家书店的人,大概都会觉得这个词极为传神。
图片说明:纽约“高谈书集” 从“高谈书集”的窗户向外看,触目所及都是珠宝店。对于内部的凌乱,老主顾似乎毫不在意,反而认为那是一大特色。
——以上图片选自三联书店《书店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