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曾经有女初长成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8/8/14 作者:菱子

这本日记记录下的是一个女孩从九岁到十八岁成长的心路历程,那正是一个人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走向青年多梦又多风雨的岁月。而日记,可以说是一个情感的最直接的宣泄一种独面自己的灵魂的告白,尤其这样的一本“少女”日记,是用一颗多悉善感的心灵去触摸成长中的每一细节,那点点滴滴细微的描写,使成长的日子分外生动地重现于眼前。
一直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任日子流水一般逝去,且在渐行渐远中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子。而现在遭遇这一本《少女日记》,仿佛觉得所有的那些童年、少年的往事,都像被放在显影剂里的底片一样逐渐清晰起来,那些普经体验过的点滴快乐与哀伤又潮水般涌向心头,仿佛昨日重来。
这本日记记录下的是一个女孩从九岁到十八岁成长的心路历程,那正是一个人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走向青年的多梦又多风雨的岁月。而日记,可以说是一个人情感最直接的宣泄,是一种独面自己的灵魂的告白。尤其这样的一本“少女”日记,是用一颗多愁善感的心灵去触摸成长中的每一细节,那点点滴滴细微的描写,使成长的日子分外生动地重现于眼前。成长实质上是不断地跨越生命中的“第一次”,尤其经历身心巨变的青少年时代。于是我们从日记中重又深刻体验到诸多的“第一次”以及心灵深处曾经的震颤:受到老师不公正的严厉斥责之后的极度绝望使“我”第一次感到生命的痛苦与艰难,感到快乐与无忧“如风中翻滚的落叶,正一点点远去,一点点消失”;第一次渴望拥有钱,因为发现它能带来友谊;第一次女孩的虚荣心开始膨胀,渴望漂亮的衣服;第一次说谎,第一次来月经,第一次与异性有亲密的接触,第一次面对好友的死亡,第一次学会抉择自己的命运……。也许正是在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的苦恼与困惑、痛苦与迷茫中,我们的生命才在受伤与复原中日益变得丰满、走向成熟。也因此成长的岁月才总是充满了惆怅,却又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或者此书应被命名为《一个少女的日记》,因为看起来这其实记录的是一个“个体”的生命成长体验,而每个人在当初经历那些充满了泪水与欢笑的日子里,总觉得自己是寂寞的,自己的生命历程是独特的。而当我们走出青春之后,回首之际才猛然意识到其实每一个人成长的历程又是何其相似,只能说大同小异罢了。正如我们要经历许多相同的第一次。而且毕竟同龄人有着一个大致相同的成长环境一样的教育观念下的教育体制,相似的学校和家庭的生活空间,相同的成长阶段。现在看来《少女日记》倒是更合理一些,这或许也隐约表明了作者今天的一种醒悟吧。
说这就是一本真实的“日记”汇编,是对不同年龄阶段日记忠实的收集整理,可以肯定是很不合适的说辞。不说别的,9岁孩子的日记其遣词造句是不可能如书中一般自如老练的,单从这一点就可让人一眼看出后天雕琢的痕迹,不过话又说回来,若真的拿出一个9岁孩子的日记来,怕没多少人能看下去,何况作者也未必有勇气拿出来公之于众。可在阅读中,我们似乎并没有特别意识到修饰的痕迹,这大概就是本书最为可贵的地方:置身于往日的岁月时光里,以不同年龄的心态力图重现当时真实的一切,因之日记体的此书虽记载的是一段跨越十年的漫长而又短促的成长岁月,却有着十分自然而清晰的成长轨迹,并无雕琢后的不真实。比如9岁时湿淋淋地冲进教室考试时那份狼狈而又绝望之一幕的叙述,甚至于诅咒“教学大楼为什么不突然沉到地下世界为什么不突然消失呢?”那种今天想来甚觉好笑的幼稚的痛苦也许正是一个刚告别快乐童年陷入成长烦恼中的9岁孩子最真实的情绪流露。因此,就日记本身的真实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而言,其实我们关注的正是后者。
另外,作者文笔的流畅与生动也让此书颇为“好读”,多梦而纯真的少女那份浪漫而伤感的情怀极富梦幻与诗意。只是最后仍想提醒一下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那些曾让“我”痛苦而又失望的“象猫一样的老师”和动不动就斥责打击孩子的妈妈的形象中,有没有自己的影子?
《少女日记》谭竹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定价:16.80元1998年6月第1版

\Images\1995-2000\CBSB19980814019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