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订货会:向极限挑战?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8/3/13 作者:沈山

北京订货会结束后,’98书业第一热潮已悄然退去。17.38亿元,这一历史性的数字,足以令所有人怦然心动,而这一数字背后所隐蔽的种种复杂的事实和心态,无疑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一下的。本报本次对97年底至98年初一系列订货会所作的市场调查,发现了众多有意味的结论,其中一些带有终极色彩的反思,尤为令人关注。
盛会大限是何年
“骡马大会”式的拥挤和疲累,恐怕是对北京订货会众多指贬中最为形象的一个。有舆论就此直接提出疑问:订货会这一较早期的图书贸易交流形式,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书业来说,是否仍然是必须的或者说是适合的。对此问题,本次调查有着相当鲜明的结论。调查显示,86%的调查对象认为现阶段,像“北京”这样的订货会是有必要举办,8.1%的调查对象认为无所谓,只有极少数几家与会者明确表示没必要举办。几乎一边倒的回答,无可置疑地表明了北京订货会当前在书业界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会场上无以复加的拥挤现象本身,就直接意味着当前书业界对北京订货会依赖程度有多深。可以设想,如果突然宣布北京订货会取消或停办,在书业界引起的恐慌将有多大。
据介绍,北京订货会的拥挤状况从第三届开始就一直延续下来,而且年甚一年。当初,举办北京订货会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目录征订已走到死胡同,出版社自办发行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加强产销双方的直接联系,从而疏通市场的流通状况,是当时书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时至今日,由于中国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又由于各种体制上的矛盾和障碍,现货沟通的方式依然显得力不从心,中盘的崛起还有待时日,这使得无论是出版社,还是零售店,产销双方对订货会——尤其是“北京”这样的大型图书交易会——的依赖程度并未减弱。
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39家零售店,有15.4%表示其进货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订货会,12.8%表示主要依靠平时的订货与添货,表示“两者都有”的占71.8%。而在出版社一方,有34%的出版社表示其全年的销售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订货会。这表明,目前中盘的力量依旧薄弱,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订货会的人满为患。北京订货会,依然是出版社、零售店无可替代的选择。
事情似乎可以这样描述,北京订货会规模有多大,现场有多纷乱,便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书业的滞胀,标识了中国书业当下的极限。超越北京订货会,便是超越中国书业的当下极限。
调查显示,尽管86%的经营者认为现阶段,像“北京”这样的订货会当然有必要举办,但更多的经营者(占调查对象的96.5%)认为订货会目前的组织形式及服务功能有必要进一步改善。不少经营者称,参加北京订货会,目前当然是必需的,但希望将来有可以不参加的一天。这就必须以中盘的真正崛起为前提。
对零售店而言,参加订货会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得出版信息,沟通各方情感并探讨各种合作的可能,而按照目前北京订货会的条件,这些目的似乎很难充分实现。不少零售店表示,由于时间短促,会场拥挤,一些小的出版社无暇顾及,一些重要的出版信息因此遗漏。两极分化是本次订货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些小的出版社订货码洋甚至不足10万,这一方面故然与出版社的自身实力有关,但另一方面与订货会的组织形式可能也不无关系。
为此,一些经营者提出了改善意见,如延长会议时间,各类图书订货会分别举办,或者缩小和控制会议规模等等。但订货会组委会表示,这些建议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国情、人情都难允许。大多经营者对此也表示理解。正是由于这一点,一些小的、相对灵活的订货会受到零售店的欢迎。
调查显示,64.1%的零售店倾向于选择专业性的订货会,23.1%倾向于选择地方性的订货会。所以有这种倾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类型的订货会,相对于北京订货会来说,由于规模上人数少,其组织工作往往更容易、更简单,因而也更趋有序,完善,与会者的各种交流目的能实现得较为充分。不少零售店就表示,沪版订货会是目前各种类型的订货会中组织工作最理想的。
相对于此,北京订货会的将来应向什么方向发展,这一问题就更耐人寻味了。目前书业界的主流倾向,是现阶段尚难以找到更好的交易方式来取代北京订货会。北京订货会至少还得持续3、5年,这是与会者的普遍看法。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本届北京订货会组委会成员黄国荣认为,3年之内还得办下去,3年之后就难说了。事实上,在黄社长看来,北京订货会发展到本届,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订货码洋看,都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今后似乎也很难再超越了。
一些较为激进的与会者则提出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