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怎样管理“管理者”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8/8/14 作者:宋一江

题目虽然有点别扭,但却是《新领导观》原名HOWTOMANAGEMANAGER的最直接的译法。稍微熟悉英文的读者不难看出,这是企业中,除了最高领导决策外,中层管理人员的指挥和执行能力正在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他们的行为左右了上层决策和基层执行所能够达到的切合事实的程度。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预言,管理层级在未来的20年将会减至一半左右,管理者的数量也只剩目前的1/3,因此,那些能保住职位的中级管理者势必要非常杰出。今天的企业正在寻找一本写给中层管理者的书:无论哪一种产业组织或机构,凡是在总经理与一般职员之间存在几个管理层级的组织中,就必然会有中级管理者的,而随着企业在管理内涵上竞争的日益激烈,管理处于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因此,事实上也都非常重视中层人员管理方式的协调和管理技能的提高。
中层管理者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下情上达和贯彻上司指令的中介位置,同时他们还有自身发展的要求,面临着诸多来自上下两方面的压力和“烦恼”,他们处于领导位置上而情绪低沉。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针对“高原期”的解决办法:评鉴部属的行为,使之认识到他们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减少过多的抱怨;对其工作进行横向调动;赋予短期的特别任务;组成短期的专案团队;举行各种仪式与表彰;让你所管辖的主管们阅读本书……类似于这样的细微分析在书中并不少见。它形象而透彻地剖析了中层管理行为与高层管理行为的差异,而且将多年的管理经验与研究案例分析简化为具有代表性与实用性的核查表,这种风格是它能够风靡美国的原因之一。我们的管理者尽可以不屑于这些美国人细心近于偏执的态度,可谁又能否认这正是工业化规划的表现呢?依据本书提供的科学管理方法,相信可以有助于有心的读者树立起属于自己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模式,更可以学习如何在繁重的压力下,拓宽自己的思路,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此书算得上缺点的,应该说是它离我们的现实远了点,讲的是成熟的美国市场经济下的组织管理模式的变化。我们还注意到,在传统的企业结构中,企业都是按照科层制组织起来的,主要表现为一种权力、资源与信息的垂直分配格局。但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企业内部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使用,信息的传递不再是一种垂直等级模式而转为了网络互联模式:在信息的获得上已经不再具有层级的区别,一线员工由于更接近市场往往能够掌握更充分的和变化中的信息,因此授权与分权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这种变化的结果就是企业中大量的中间管理层次将被取消,企业的组织结构将由纵向垂直模式转为横向互联模式,并呈现出一种平面化的特点。对近年来的这一重要变化,作者在分析中似乎没有展开,我们希望这不是因为中国大陆信息网络的落后而在译为中文或在大陆发行时做了删节。但我想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它的理由,因为它是讲述一些基本技巧、原则和方法的小册子。同时也是统篇展示一种变革和创新精神的前导性读物。两位作者具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目前均为独立执业的顾问。该书至少让我们明白,做管理不是拉关系,它更是科学,是处理人和人、人和物、组织和组织之间关系的艺术,我们期待着曾经、已经和梦想成为中层管理者的人士能够在行色匆匆、公务繁忙之际静下心来读一读。毋庸讳言,中国一直是一个在观念和行为上都不怎么相信管理会出效益的社会,我们的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它所标示的那种对经营理念的重视。
《新领导观》,(美〕弗兰森·哈代克著〔台湾〕陈子仁译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2月版/16.00元

\Images\1995-2000\CBSB199808140160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