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李敖尖端突出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9/2/9 作者:陈年

〖编者按〗直到1月27日黄昏与远在台北的李敖先生通话,我们才得以确认:本刊竟是首家采访到李敖的内地媒体,反之,这也是李敖首次接受内地媒体的采访。
对话中的李敖正如此前其著作中的那个李敖一样,坦白率直,畅快淋漓。于嬉笑怒骂之间,点评古今人物毫不心慈手软。正如李敖曾有诗云:“落落何人报大仇?明珠岂肯做暗投?信手翻尽千古案,我以我血荐蚩尤。”冷静地看,李敖言谈之间也多有局限与偏颇,不过正所谓“瑕不掩瑜”,更何况,今年已是64岁的李敖居然还能够如此生机勃勃。因其新著《李敖快意恩仇录》而来的“尖端突出”,李敖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相信诸位读者也自会有明断在心。大陆的媒体,你是第一家
李先生你好,首先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我的印象中,你好像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接受过内地媒体的采访……
大陆的媒体,你是第一家。
谢谢,真是荣幸。你自己是不屑接受媒体的采访吗?
不完全是,我总是躲,媒体一般抓不到我。
这个电话我打了三天了……
我们有缘。我有躲的习惯,不喜欢与外人打交道,这是过去养成的习惯。坐台湾的“牛棚”养成的。台湾的“牛棚”不像大陆(文革时期)的“牛棚”,大陆还让散步,台湾完全关禁闭,连阳光也见不到。
就像电影《桂河桥》里那个英国军官被关在笼子里……
他才被关了几天,我被关了七年。
李敖的书中有一些部分就需要重复,要一次次地重复。那些必须重复的部分就是“尖端”突出的部分
我们的报纸是《书评周刊》,还是让我从书开始问起吧。去年初内地出版了《李敖回忆录》,现在又要出《李敖快意恩仇录》,都是“回忆录”的形式,请问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回忆录》里写过的,《恩仇录》里就不重复了。在这里有两个李敖,《回忆录》里的李敖是个面面俱到的李敖,《恩仇录》里是个“尖端”突出的李敖。
怎么理解“尖端”?
这个“尖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说“尖端科学”中的“尖端”是指什么?
我们的理解为“前沿”。
那就“前沿”好了,不过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真的不会有重复吗?我这么问是因为我读《回忆录》时发现其中很多人和事在你以前的书里也写过了,不太愉快。
那是你小器,觉得你花钱买李敖的书上当了。重复一点有什么关系?李敖的书中有一些部分就需要重复,要一次次地重复。你在北京看《图兰朵》了吗?那些高水平的歌唱家,每唱一次都是一次重复,但你还是很喜欢听。那些必须重复的部分就是“尖端”突出的部分。你刚才提到《桂河桥》,你一定看过很多电影,“预告片”你知道吧?都是精彩的片断,但整个电影并不是全部精彩,要重复那些精彩的片断。
我现在还没有觉得《恩仇录》重复了《回忆录》。
看来你还是被我薰陶出来了。
所以我应该告诉读者,不要怕李敖重复,以便发现自己变得不再小器,心胸宽广了。
哈哈哈……我是一个老实的“共产主义者”
是不是可以称你为“自由知识分子”?或者还有更好的称呼?
只要对我没什么害处,可以叫我是“自由知识分子”。什么害处?很多名词,大陆和台湾在定义上都有很大的落差。如果“自由知识分子”没有落差,对我没有害处,我可以接受。其实我是一个很老实的人,是一个老实的“共产主义者”,国民党就老是说李敖是共产党,我这个老实的“共产主义者”也许已经老实到了要被开除出党的地步了。不过,马克思曾经写信给恩格斯,说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我是李敖。做戏是为了不得“胃溃疡”
小的时候,十年前刚刚读到李敖,我觉得你真是一个大英雄,是坚定勇敢的社会批判者,是知识分子的楷模……
谢谢。
但现在有时候我会觉得你更像一个“明星”,是在以大张旗鼓反“做秀”的方式“做秀”。
你很敏锐。十年前你的感觉是正确的,正确的认识到了李敖这个人的价值。十年后你的感觉变了,但不是李敖变了,李敖没有变,没有改变对读者最初的承诺。所以你的变化说明你是退步了,或者进步了。
有点做戏,举手投足有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