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荐书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8/10/16 作者:

《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美)史景迁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19.60元
史景迁,现任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在作者眼中,天安门是矛盾重重的近代中国的见证人;面对1895——1980近百年的“中国革命”,作者展现给我们的不是熟知的现代中国政治领袖,而是康有为、鲁迅、丁玲以及秋瑾、梁漱溟、沈从文、瞿秋白、徐志摩、闻一多、老舍等人,他们并不处于革命过程的最中心,但他们以其特有的敏感描述了自己的希望和痛苦,而他们的个人经历也有助于了解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征。这些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构成了本书的核心。本书被费正清教授誉为“西方对中国问题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图书馆杂志》评论说,本书包含着“小说家对生活的嗅觉和历史学家把握事实的功底……在资料收集之丰富、写作手法之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等方面,还没有其他书可以与其相比。”
《西方哲学论集》陈启伟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25.00元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二者有交叉和交融,但因哲学观、哲学方法、关注的哲学问题、使用的哲学概念以及各自的哲学风格之迥异而形成了双峰对峙,至今依然。而二者在中国的命运,分析哲学则要寥落凄楚许多。这与中国思想、社会方面的历史有着复杂的关系。但是面对这种“科学精神的失落”,还是有用心的人在做着研究。作为洪谦先生的弟子,陈启伟先生被认为是在他们那代人中西方哲学方面造诣最深的人之一。当然其主要成就在分析哲学。但本书作为1959——1997年间的论文集、呈现给我们的除了关于分析哲学的研究外,还有关于德国思辨唯心论以及英国经验论的研究,而对前者的反叛及对后者的继承都是分析哲学的来源。因此这些都是本书涵盖的内容。作者认为,分析哲学并不只是“可信而不可爱”,人是哲学的归宿,也是哲学的出发点,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真正的人学,分析哲学也不能除外。这本论文集也因此包含了很多的人性色彩。
《论国家的作用》(德)威廉·冯·洪堡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2次印刷/16.00元
洪堡(1767——1835)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本书写作于1792年,他系统地研究了如何建立社会和国家的问题,以及如何在现实中确定和划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他与康德、费希特更接近,而与黑格尔格格不入。对法国大革命保持一种有距离的怀疑,使洪堡成为一个保守的自由主义者,本书也是自由主义的经典作品。作者要求的是一种以沉稳的步伐朝着个人自由方向改进的国家制度;不是采取暴力、不是按照单纯的理性原则,以避免新专制主义的产生。洪堡认为要限制国家的权力、国家仅仅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要在民众中唤醒和保持一个真正的国民意识,这一解放意识的过程就是教育。但洪堡坚持不要废除国家,他认为国家是一种“必要的痛苦”,因为没有民族能够为了它的发展而放弃安全。关于洪堡,有人认为他的思想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也有人如布尔哈特把他推崇为那个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38.50元
同《历史的终结》一样,本书作为学术著作也出现过盗版本。这一方面说明此类行为之猖撅,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对于其他的学术书,这些著作显出有些“特别”。从中国东北边境到布达佩斯之间、沿欧亚大陆中部的北方伸展的一个辽阔地带,这就是本书所要讲到的草原地带,而生活于这块土地上的以阿提拉、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这些伟大的亚洲游牧民为代表的游牧民族被今天的人们视为“上帝之鞭”——他们是被派来惩罚古代文明的。因此,人类史上重要的事实是这些游牧民对南方的文明帝国所施加的压力、这种压力反复出现、直到征服成功……这就是草原秘史,也是世界史中极其重要的一章,因为,“自从这些弓箭手们不再是世界征服者以来,仅仅才过了三个世纪。”而因为资料的有限,语言的复杂,不仅有关的专著数量极少,而囊括多学科的一般性著作,或者是对这些民族的漫长历史作较大范围论述的综合性著作就尤其珍贵。而在这些屈指可数的著作中,《草原帝国》可算首屈一指,它不仅是最重要的一般性论述,而且也可以说是最有趣味的一本。这也就是它“特别”的原因吧。

\Images\1995-2000\CBSB199810160100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