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何时宽恕宽恕谁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9/9/21 作者:史文倜

1938年某个月的某一天,里木堡集中营的波兰犹太人西蒙·威森塔尔和身边的一大队被囚禁者一起在俄籍“阿斯卡里”们的带领下前往坐落在萨皮依大街上的高等技术学校劳动。那里曾经是他年轻时为了考取文凭而努力学习的地方,当时已经被改成了一所简陋的战时医院。就是那天,命运的一次偶然选择使他一生都深陷入一个严峻的问题中——一位护士在人群里选择了他,把他带到太平间的一张病床上,那里,一个濒死的党卫队员等待着向一位犹太人忏悔后得到宽恕然后坦然地死去。
“宽恕”,就是这个问题,在战火纷飞的欧洲的一个角落里两位最平凡的小人物所面临的有些棘手的问题,因为威森塔尔的自始至终的沉默而得到了回答,但是它却使威森塔尔其后的人生在困扰和焦虑中度过,也使得《宽恕?!》一书在1976年迄今的二十多年中成为西方知识分子和宗教人士热烈讨论的对象。
对于时尚的读书人来说,确实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多正流行的文化符号:种族屠杀、集中营、宗教和信仰。但是“宽恕”这个问题本身的沉重会使你从阅读的一开始就陷入不能自拔的思考:如果你是一位集中营的犹太人,会不会向一位普通德国士兵临终前的忏悔表示宽恕?
回答在《宽恕?!》一书的第二部分。共有44位名人接受了威森塔尔的提问并作出自己的回答。他们其实要对好多问题进行判断:德国人的忏悔是真诚的吗?单个的犹太人有没有权利对单个的德国人表示宽恕?什么是宽恕?犹太人应不应该宽恕在二战中犯下罪行的德国人?这无疑是智慧的高度集中,阅读此书会有聆听智者辩论的感觉,有会意,有迷惑,有无奈。
从比例上来“统计”一下这些回答也许是有些意思的。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实际上回避了YESORNO的选择,虽然他们用来“回答”的篇幅也许要长过其他人。他们的心态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作为社会和历史的边缘人和旁观者对心理、道德、信仰乃至政治等问题一贯的理性轨迹,对他们来说,真正的难题在于把握伦理问题时,无情的理性和无理性的同情都是不合适的。
有将近一半的回答者对威森塔尔的沉默表示赞同,其中马尔库塞的回答最短,也最明确:宽恕犯罪正是犯下了宽恕本身想减轻的罪行。这些回答者其实给自己提出了额外的问题:宽恕谁?由谁宽恕?犯下罪行的是一种制度,而制度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应该得到宽恕的。而有一个问题,也就是“何时宽恕”,只由个别人提了出来,但却是个潜在的真正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我们在谈论伦理尤其是谈论信仰时往往忽视了我们目前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文明开化程度。奥斯威辛的悲剧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在我们热切地谈论着因特网和自由经济的时候,欧洲非洲还有亚洲、胡图人阿尔巴尼亚人还有华人,依然在遭受种族屠杀。宽恕在某些时候比遗忘更可怕。
还有很少的人明确表示宽恕才是正确的。他们大多为宗教人士,或者从犹太教义关于宽恕的教诲或者从基督教关于对待罪恶的态度出发,对威森塔尔当年的沉默表示遗憾。对这些回答的评论甚至概括,也许都应该由更专业的人士来进行才合适。
值得一提的还有《宽恕?!》的第一部分,这是威森塔尔围绕宽恕困境展开的集中营生涯的回忆。这篇不是很长的文字曾经在它第一次出版时打动了后来的回答者中的不少人,今天我们读到它,依然能感受到其中的死寂和低沉,一如我们承受的所有苦难。
《宽恕?!》〔美〕西蒙·威森塔尔著 陈德中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