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故事之三 全球化时代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0/1/25 作者:赵汀阳

\Images\1995-2000\CBSB200001258T011.JPG

未来社会猜想——亨廷顿、福山、华勒斯坦
全球化时代是现代的最后阶段,它有着全球性的殖民和反殖民、霸权和反霸权、跨国资本对国家和经济概念的改变、信息产业对时空概念的改变、商业文化对所有文化的打击等等各种现象
全球化行为甚至在哥伦布的殖民行动时就开始了,西方人义无返顾地要把他们的地区信仰和文化变成世界信仰和文化。西方通过物质的现代化把自身文化解释成应该作为普遍标准的核心文化,而把其它文化解释成边缘的或地方性的文化。到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全球化行为的规模如此之广大以至于形成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是现代的最后阶段,它有着全球性的殖民和反殖民、霸权和反霸权、跨国资本对国家和经济概念的改变、信息产业对时空概念的改变、商业文化对所有文化的打击等等各种现象。人们特别关心的是,由于各种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走向不明的变化,全球化似乎在酝酿一个未来新时代。人们对未来有各种猜想,例如,在民族主义支持下将会发生文化大冲突;或将出现称为“历史的终结”的自由资本主义的最后胜利,等等,不过这些美国中产阶级式的想法缺乏基本的想像力,无非是把现在一些局部现象夸大为总趋势。华勒斯坦的猜想则令人吃惊,他说也许未来会是新封建主义或民主法西斯主义之类。这又未免有点滥用想像力了。
未来不见得是现实的逻辑结果,也不见得是现实问题的一种“头痛医头”的对策结果。今天人类在科技和经济上蕴藏的能量太大,面对的又都是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确实很难猜测未来会是什么样的。甚至都很难以康德式的口气提问:“我们希望什么”?在不清楚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我宁愿提出一个方法论上的问题:我们现在通用的知识论思维方式管用吗?
当下的全球化时代首先是一个问题复杂化和问题大暴露的时代。
世界文化与地方性文化
——萨伊德
被假定为普遍原则的西方观念在它的全球推广过程中不断破坏各地文化而同时又在各地被似是而非化,从而形成各种复杂问题
(1)物质力量成功地使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的平民化通俗版本成为世界文化,这本来似乎应该使问题变得简单,但事实相反,各种“地方性”文化不愿意失去原来的传统和成就而以一种类似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在地方性具体解释中使由西方定义了的各种观念走样,甚至替换成非常不同的内容,包括人权、民主、自由、平等之类的基本概念;同时挖掘各自的传统观念来混入现代观念体系,更使现代观念在体系上产生多种混乱的编排风格(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其实是迟到的主张,因为人们早就在解构了),以此来反抗西方的文化霸权。可能除了科学技术以外,几乎没有什么观念能够得到人们的一致解释;同时,旧西方也在反对新西方(美国)的文化霸权,尽管西方文化本质上是家族似的,但旧西方对美国把西方文化庸俗化和肤浅化成没有灵性的美式中产阶级或白领所喜闻乐见的通俗版不太满意。于是,被假定为普遍原则的西方观念在它的全球推广过程中不断破坏各地文化而同时又在各地被似是而非化,从而形成各种复杂问题。
社会科学的
问题模式
——布罗代尔、
华勒斯坦
新型问题模式到目前为止还属于实验性的思考,其中必须重新思考的根本性的问题很多,因此我相信,为了能够思考新的生活世界,我们可能需要哲学的复兴,或者说哲学的前卫化。人们已经知道了各种事物/问题之间的相关性甚至比事物本身还重要,于是进一步的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路径进入由事物/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所构成的思想空间才最能够理解这个思想空间,或者说,应该以什么样的路径穿行于“一个或所有问题”之中才是最有效的,也许我们需要在各种思想问题间连续地进行思想角色变换或身分变换,即“无立场地”利用任何一种立场的眼界。这种思维可能与老子的“道”思维暗合
(2)问题复杂化使得各种原来由于各自孤立而被隐藏起来的问题纷纷在复杂冲突中暴露出来,造成大量问题同时在场、互相纠缠甚至“僵住”的局面,我们已经分不清各种问题的级别、层次和次序。思维长期以来依赖的分类学概念种属体系已经不再适用。这一事实促使人们去改变社会科学的问题模式。福柯、布罗代尔和华勒斯坦对此有着杰出的直觉和贡献。可以发现,社会问题并非分别是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