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给未来定位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9/4/30 作者:戴若

目前,我国约有少儿出版社近30家,年轻的纪秀荣带领新蕾出版社在同行中展现自身特性,即以出版少儿科普类图书为主,并以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形式推出,用很强的趣味性吸引他们的阅读与关注,用多变的体裁及形式去开发读者市场。比如该社在《漫游新科技世界》丛书中,以漫画为形式,内容涵盖当今最新科技世界的各个领域,用三个卡通形象为媒介,拉近“科技”领域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时下,社会曾不时有对少儿原创科普书的批评,面对这些批评,纪秀荣认为,中国少儿科普图书和国外同类图书相比,一向有形式单一,态度生硬,印刷粗糙的缺点,不贴近儿童,自然也就不吸引小读者。所以,少儿科普类图书一向被认为市场效益不好。而孩子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是一个极需满足的需求。问题是出版社如何面对,如何给予,用什么形式给予,给什么样的内容。
基于这一思路,纪秀荣带领新蕾社根据孩子们阅读需求的不断变化,在少儿科普图书的内容与形式上求新求变,并以此作为本社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他们在竭力这样去做,而且很有信心。
如今的独生子女既是父母的生活中心,也是各少儿社争夺的消费群体,少儿图书市场竞争激烈不言而喻,为了企业发展,许多商家树起了品牌的大旗。新蕾社也推出了“马前炮”教辅系列及“小太阳”、“小月亮”丛书,并注册成商标,纪秀荣说:对于市场接受的东西,下力气继续开拓,让小读者得到更多更好的图书。这种工作新蕾社一直持续在做,也做出了成绩。他们加大对这些品牌书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市场占有量。实践证明,品牌的力量不容低估,如该社的教辅读物“马前炮”系列之一的《作文马前炮》,自今年3月以来已发行15万册,下一步,他们还将进一步开发品牌的联动效应,使之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1997年,纪秀荣从百花文艺社调到新蕾社,面对全新的出版领域,她认为:所有的组织都有其共性,管理的目的是让企业更好的面对市场,给企业带来优良的团队。自1998年开始,新蕾社全部实行招聘制,调整人事制度,把编辑成绩同奖金、职务、甚至职称挂钩;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这些新举措,目的只有一个:让出版社有更好的状态、更整齐良好的团队去面对市场。新蕾社新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8岁,是天津9家出版社中最年轻的。作为为儿童读者服务的出版人,也许年轻更具优势吧。
从儿童图书市场空间来看,中国儿童读物市场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而面对来自世界级出版企业的压力及国内少儿出版社的竞争,纪秀荣认为:中国的儿童那么多,市场运作的空间很大,做儿童读物是在给未来做文章,因为他们的读者是未来的“新人类”。作为新蕾社既要坚持自身特色,也要不断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纪秀荣给新蕾出版社未来的定位是:保持趣味科普和教辅特色,把握身份,既不过于偏重市场,也不过于偏重教育,多做二者结合较好的图书。把握儿童读者时刻变化的需求,也就把握了儿童图书市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