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激活的诗歌沉睡的市场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7/6/6 作者:三石

年初至今,北京文化舞台的盛事之一,便是诗歌的回归。从专业演员的朗诵到沉寂多年的诗人自己上台朗诵诗歌作品,诗人的“相信未来”再次点燃了文化人的心,相信未来似乎太遥远不如相信今天来得实在。于是,有识之士开始组织当初火遍大江南北的朦胧诗人“集体下凡”,一场诗歌复兴的运动开始策动。
于此同时,一些出版社看准苗头,以极快的速度开始大规模地向市场投放重版的诗歌集,打出“沉寂十年的诗歌层开始解冻!”等诱人标语,在当今熟练的商业化操作中炒出了诗歌热的梦幻。
名人的朗诵、诗人亢奋的嗓音、新闻的助威、诗集的重磅出击,一切来势凶猛,让人顾不及反应,而这一切似乎给诗歌的市场营造了一个极佳的导向和氛围,人们便回忆起“一个砖头能砸三个诗人”的诗人至上时代。
只是,在圈内人士满腔热情大规模宣传并努力激活诗歌,诗人们拍打尘土走进市场,期待一个美丽的回响之时,却十分遗憾地发现:市场没有一丝诗意!
读者对这场人为的诗歌策动始终以冷静的态度观望,几十种新出炉的诗歌“金库”、“丛书”、诗集、诗选披着现代理念的包装静静地躺在书架上笑看市场。一家知名书店的销售人士如是说:“再怎么鼓动也是有限的。”诗歌的市场销售情报表明,现实离期望值相距甚远,出版社一系列的诗歌出版计划转眼搁浅。
一切似乎是一厢情愿,一切还得相信未来,只是不谈今日。
我想,这场令人失望的策动,应该说给我们很多启示,也为明日的策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切都没有错,无论是朗诵者还是诗人还是热情策划者。我们依旧要坚信未来,坚信诗歌!没有诗歌的年代是一个可怕的年代,而没有诗意的年代便让人恐怖了。
但我们还是错了,错在我们只顾自己主观的臆想,在诗人气质中不顾市场的规律梦幻着网络读者之时反而网住了自己。而出版社却在生怕失去机会的心理状态中将一片梦幻当成畅销书撒于并不成熟的白天。在文艺作品与读者之间担当着桥梁的出版社,由于并没有找准正确的诗歌出版宗旨,于是反而远离了诗歌远离了读者远离了市场。
这肯定了一点,想用诗歌在市场中淘金,需永远等待未来。
笔者认为,这场策动要得成功,重现诗歌美丽的光芒,关键在于首先培育市场,培育爱诗的人、读诗的人、写诗的人,营造一个诗歌的氛围,将诗贴近大众,让大众接受诗。在激活诗歌之前,首先应该激活读者才对。
在急功近利、商场搏杀,远离诗歌的今天,对市场过于诗意只能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