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求变的不只是柯达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9/6/22 作者:杨志凯

《变焦——拯救柯达之战》一书,题目倒还贴切。本来嘛,柯达身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照相摄影器材厂商,变焦以拯救之,一语双关,颇有点进哪家庙拜哪家佛的之妙。但读完全书,总觉得茫然。作者似乎在直述柯达从九十年代初面临外忧内患、大厦将倾的巨困到痛心疾首,重新发奋图强的艰辛历程;又似乎想通过柯达的起起落落,进进退退揭示出管理的真谛。但全书中现代管理的思想始终是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几处直接涉及管理方面的言语,又偏偏短得过分,让人难以把握。失望之余,总觉得作者在就事论事,道理没讲透,有隔靴搔痒般的难受郁结于心。
不可否认,1993年代替其前任走马上任的新总裁费舍尔对柯达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对内精简机构,压缩开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抓净资产回报率,抓产品质量;对外积极开拓市场,加快新产品的上市速度,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甚至请求美政府的保护来抵御来自日本富士等强大对手的恶性竞争等等。但遗憾的是这些颇得管理章法的措施却是笔者从零星散布于全书的只言片语中总结出来的。作者愚忠于事实,照本宣科的初衷并无亮点。而且在第三篇中作者舍弃变化的过程,骤然抖落出柯达重振雄风后的辉煌成绩,相信读者和我一样,不是感叹于费舍尔先生进入柯达前后反差对比的鲜明,而是惊叹于突变产生的无缘无故。
中国有句古话“慈母出败子”。1993年以前的柯达正印证了这个道理。毫无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管理体制,办事拖沓的官僚主义作风,背靠着被誉为“黄色之父”的柯达这棵大树,滋生出职工的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结果面对来自众多竞争对手的压力,“黄色之父”再也无力负担儿女们在外人看来骄奢的生活。一次又一次的裁员之中,多少人在轮到自己下岗时竟不相信这是真的——孩子一样无助的失声痛哭。于是不禁感慨于历史的相似,今天,困境中的中国国有企业同样不得不减员卸重,轻装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昔日捧惯了“铁饭碗”而怡然自乐的国企工人,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慈母的庇护,被无情地推向市场。凄风冷雨中发现自己的脆弱时,有多少人茫然不知所措。我们不必去苛求美国和中国社会制度的区别,既然产生的条件是如此的相似,为什么不会有相同的结果?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哪儿拒绝竞争,哪儿就会出现低效率,那儿就会被淘汰。优胜劣汰的社会面前,慈母的手挡不住隆隆前进的时代步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好,1993年以后的柯达终于明白了这一点。不管是因为新总裁的效益与利益相挂钩的新措施,还是因为员工自己害怕失业的忧患意识,毕竟柯达的产品开始畅销,员工自觉的加班加点开始蔚然成风,顺逆之境开始反转。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如今却正在经历改革的阵痛。前途未卜时,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开创精神和更艰苦的努力。因此,与柯达相比,笔者更殷切地期盼中国的国有企业能再铸辉煌。如果真如柯达那样——变化只能在忧患意识与卧薪尝胆般的坚韧不拔中去求得,为什么中国的国企不能做到呢?
回顾全书,作者浓墨重彩,不厌其烦地罗列了一个又一个柯达的一般员工家庭,有新婚燕尔的小夫妻,有退休在家的老夫妇,甚至还有独立抚养孩子的单身母亲,记载了在柯达兴衰荣辱的各个时期他们的冷冷暖暖。这是作者的主线条。员工是企业的砖瓦,当然也是管理的最终对象。不可否认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事实,但是管中窥豹的说服力究竟有多大,从来也没有衡量过。可能是孤独的美国读者爱看与自己遭遇相似的公司职员的故事,因为书中的柯达员工是他们的缩影,是美国生活的缩影。作者故意投其所好,最后引起共鸣的相信一定不只是富于同情心的读者们,当然还有追求利润的书商。
(《变焦——拯救柯达之战》阿莱西娅·斯瓦西著/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3月第1版/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