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大学教材:告别“灰暗时代”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0/3/17 作者:严丽川

\Images\1995-2000\CBSB2000031703T001.JPG

\Images\1995-2000\CBSB2000031703T002.JPG

\Images\1995-2000\CBSB2000031703T003.JPG

\Images\1995-2000\CBSB2000031703T004.JPG

时下,一批面向新世纪的大学教材,一改以往“教材无需装帧”的做法,以新颖的开本、独特的封面、悦目的版式让人耳目一新。
记者首先注意到“公共英语课”教材市场上的新面孔。由于一本指定教材一统天下的时代不复存在,而英语教材又是读者面最广的教材,因此竞争格外激烈,推陈出新的速度也格外快。众多图书中,复旦大学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的《21世纪大学英语教程》及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英语教程》因外形出挑而独具人气。二者均用国际流行的18开本,显得挺括大方;前者250克铜版纸的封面,用色大胆,鲜艳的蓝色配上橙色的朝阳;后者封面加光膜,光亮的灰黑色背景下“NEC”以立体字母推前;这两套书版式都讲求疏密有度,页面左右两侧有较多留白以供读者批注。尤其是《21世纪大学英语教程》,正文还采用了绿、黑双色印刷并尝试使用了多种字体,视觉更具变化。该书责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的陈锡镖告诉记者:此套教材是“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教育部规定用18开本,主要考虑到新世纪教材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性。18开图书厚薄适中,比32开翻阅容易,比16开整齐、容量大,不易卷边,因此更适于用作教材开本。双色印刷和多种字体则是复旦社为增加书的趣味性和教学方便而作的特别考虑。谈到教材装帧的目的时他说:教材的外形设计不仅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要在各个外部细节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使用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8个专业共56本的超大型教材“21世纪系列教程”,在整体形象设计上也有新突破。同样采用18开本,亚光膜处理的封面或淡雅隽永、或色彩明快、或抽象知性、或简洁大方,既突出各学科特色,又兼顾全书统一风格。人大社社长助理赵东晓在接受采访时说:此套教程,力图做成由内到外的精品。虽然制作18开的书既费时又耗料,而且作为教材书价又不能太高,但为了创21世纪教材精品,与国际接轨,现在这样的选择是着眼于长远。在谈到过去出版教材时对装帧的忽视,赵东晓说,耗时耗力的大型教材一旦出版,重版率会较高,而毫无新意的教材面孔既漠视了读者对美观大方的要求又折损了精品内容的价值。一些大学生们在看到这套新书时表示,以前那种“金玉其内败絮其外”的教材是对写书人与看书人的双重不负责。好马应配好鞍、赏心也要悦目。
北京大学出版社新出的“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在装帧上也有出色表现。特别是其中钱理群、温儒敏等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封面以冷静的灰蓝为底色上配鲁迅先生的手稿,“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竖排在右侧。素朴中不失庄重,尽显北大的文化品格。北大社王明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书藉装帧风格的标识性,他说北大社的目标是让人看到北大版书的第一眼就知道是北大社出的,教材也不例外,而这种标识性除了书的内容以外,书的外形体现得更直接。以前的教材出版的确太缺乏装帧意识了,其实作为大学出版社出书品种的一个大类,教材的装帧理应体现出版社的文化风格。
尽管长期以来,教材出版被当作“另类”处理,在普通图书的装帧设计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和必不可少的竞争手段时,他们仍坚持着简陋的外貌。然而教材市场上的新面孔,毕竟使我们看到了“与国际接轨,创教材精品”不仅表现在概念与内涵上,在形式上也开始纳入同样的意识。正如业内人士所说,普通图书从不注意装帧到重视装帧到现在的讲究装帧艺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材的这个过程同样要假以时日。先是财经类教材的引进版、MBA教材、电脑类教材因学科的特殊性较早开始紧跟国际潮流,注重全书的包装和整体的风格化;现在又是几家实力较强、理念先进的出版社在普通教材装帧上的革新;我们应该有理由期望以后的大学教材将会告别过去的灰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