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遗憾还是悲哀?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6/12/13 作者:王雪明

偶见某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世界“十大”名人传记系列丛书》(1996年10月初版),封面装帧颇为典雅,心喜而细细翻阅,读罢却令人有些失望。且不论其内容平平,文笔平平,读起来干巴巴的,使人有些昏昏然。单就其书名而论,也令人莫名其妙。书名标榜着“世界‘十大’名人传记系列丛书”,而名人中无一中国人,再读“编者絮语”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世界十大”根本就“中国除外”。编者絮语明确地写着:“入选人物又以其在世界(中国除外)和各自领域中的成就、影响为标准……”,既是“中国除外”,又何以冠之为“世界十大?”显然是编书者为了显示其书名的磅礴浩大,满足读者要看就要看“世界”的大而全的心理,然而未免有哗众取宠、媚俗读者之嫌。
丛书中的一本《文苑英华——世界十大文豪》收入的十个文豪巨匠都是欧洲作家(包括一名美国作家),对此现象,该书前言是这样解释的:“编选者也确实曾将目光投向埃及、波斯、印度和日本等亚非国家,但终难觅得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和托尔斯泰等大师媲美的名家。”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仅提一个人——印度诗人泰戈尔。这位世界文学巨匠,他的辉煌,他的成就绝不逊于前面提到的文豪,1913年他因《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名字也广为人所知,所熟悉。他的《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中的某些段落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用小本子将它们恭恭敬敬地抄录下来,我想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他的诗和散文影响了几代人。我不明白这位编选者的“亚非洲无名家”论是出于他的孤陋寡闻,还是其本身就是一名“欧洲中心论者”,对亚非文字巨匠不屑一顾。
相当一段时间来,新闻界颇颇曝光的“无错不成书”现象大体指书的内容,如今已蔓延到书名。
某出版社《中药大辞典》(上下两册,定价163.90元),封面书名下有几个烫金的小字,“首届中国辞书类一等奖”。什么叫“首届中国辞书类”?笔者打电话到该出版社查询,才知该奖项名称为“首届中国辞书奖”,1985年由新闻出版署和中国辞书协会共同主办,两年一次,为辞书类最权威奖项。显然,该书封面上的“首届中国辞书类一等奖”的“类”应为“奖”,这么漫不经心、堂而皇之地用烫金将一个错误印在封面上,也够“气派”的了。
去年8月某出版社初版的《海上花开》、《海上花落》的封面、封底设计只能说别有用心,封面上写有醒目的“张爱玲注释”字样和“张爱玲”三个大字作封面背景,乍一看以为是张爱玲的又一部著作,而原作者韩子云的大名无论在封底封面都没有出现,这岂非咄咄怪事?
一本书的书名被人随意诠释到如此地步,这也是书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