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洋山芋叶上翘着的那只拇指般的螳螂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0/5/2
作者:车前子
摘要:
文集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包容各类文体,狭义只针对散文而言。《废名文集》是狭义的,不但是狭义的,还可说是一本“半文集”,因为四九年后废名写的散文,它一概没收。晚年的废名,在我看来是没写出什么好散文。如此做法既是编者的“意气用事”,也是在替他人爱惜羽毛。尽管是本“半文集”,废名黄金时代的散文却是几乎“全集”了。废名的散文我以前零七八碎地读过,除了《谈新诗》和《阿赖耶识论》那两本专著,这次止庵把它编成全集,“……这样摆在一起观之,我真个的仿佛另外有所发现,发现的什么又说不出也”(废名《〈春在堂所藏苦雨斋尺牍〉跋》)。废名曾转述过周作人论六朝散文的话,“他们写文章是乱写的”(废名《三竿两竿》)。乱写看来是个高境界,“于是我自己好笑”(同上),来个乱说行不行呢?
废名是另类,一个老另类,如活到今年,正好是虚岁一百。“另类”这个词现在是用滥了,滥到好像是人就是个另类,但废名的确另类:写大部分人摸不着头脑的丈二散文,使小部分人越发地想站到板凳上去摸。不但散文,就是长相他也另类得很,“其额如螳螂”,这是周作人的话,原话是“废名之貌奇古,其额如螳螂,声音苍哑,初见者每不知其云何”。知废名者莫过周作人,想必还有个俞平伯。若说周作人的散文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话,废名就是“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俞平伯则是“细雨梦回鸡塞远”了。
废名与俞平伯,都有一个“梦”字,我想说废名与俞平伯是周作人的一个梦的两种做法,“就像天下未必有那样有情的一棵树,其缘分总在这两个人”(废名《〈古槐梦遇〉小引》)。周作人说他的心头住着两个鬼,“其一是绅士鬼,其二是流氓鬼”,不就是一梦两做么。俞平伯像是“绅士鬼”,废名像是“流氓鬼”——这里的“绅士鬼”、“流氓鬼”,都是比喻而已,一如“身如秋后蝇”也!废名在《忘记了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水果铺门口不上三十岁的女人把奶孩子吃,我真想走慢一点,瞧一瞧那奶”;“晚餐,叫了一个蒲蛋汤,算账的时候叫菜的伙计到那边去了,掌柜的来算,我想说是木须汤,要少十二个铜子,又怕回头识破了”;“偷了S的一根烟吃”……林林总总的这些,“绅士鬼”是做不来的。废名的散文,好处就在这里:“我真想走慢一点,瞧一瞧那奶”,结果反而加快了脚步,什么也没看见。这更是废名散文的好处。我看废文,就有什么也没看见之感。
废名写作,是剥东西,比如说剥粽子吧,豆绿色的箬叶一层一层剥下去,却并没有煮熟的糯米剥出来,这就是上文所说的“不满旗”的意思,并不是“无”。“《西厢记》是一无字”,《废名文集》是两个字,“不满”也。不满了,字里行间就有空隙,让风往来,让如水的月华注入。废名的散文,像深秋的水月漫漶过一段土墙。
但我也终究看见点什么,怎么说呢?是呆头呆脑,愣头愣脑,乐头乐脑,没头没脑。“呆头呆脑”是说废名大智若愚,有仁爱之心。能吃亏是福,他写散文是很吃亏的,他的思维方式写小说和诗都能占便宜。尽管他也写小说和诗,但我以为他的散文成就最高。这就是吃亏吃来的福。废名的小说和诗歌,像传说中谭鑫培晚年的唱工,既随心所欲,又有凝炼之美。但他的散文却更丰富,他的散文仿佛程砚秋的唱腔,幽咽婉转,即在这个幽咽婉转之中别具咄咄锋芒。废名想做个“流氓鬼”,或者说内心有个英雄梦吧,“我同平伯大约都是痴人,——我又自己知道,是一个亡命的汉子”(废名《〈古槐梦遇〉小引》)。这“亡命的汉子”,是可拿来做英雄梦的铁证的,但终究愣头愣脑。
“乐头乐脑”,说的是两乐,废名的写作,“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和“子非我,安知我不乐”。起码他的写作心态是自得其乐的,虽说我们读来茶涩药苦。至于“没头没脑”,我想说废名的散文最好的是他的句子——废名的散文中,他的思维方式不如他通篇想讲道理或不想讲道理时的具体做法,而这又不如他更具体的句子——常有几个句子从他的文章中没头没脑地跳出,扯住我,一顿棒喝。有时我也能顿悟,喔,好句子就是不坏的句子。我顿悟的就是这个。
废名像个禅师,禅师都废名的。禅实在是做作的事业。周作人的散文写来自然,其实也做作,只是不像废名与俞平伯做作得很。做作不是贬词,文章都是做作出来的。做作是修养。“我的哥哥了解我。我有一回在家里发脾气,他问我:‘我看你做的文章非常温和,而性情非常急燥’”(废名《忘记了的日记》)。废名是想通过“做作”文章来修养性情,“人不堪其忧”,忧其晦涩,而废名“回也不改其乐”,乐就乐这一点。与其说废名在写作,不如说废名在写字,他笔笔逆锋,写在了毛边纸上。我并不觉看得累,因为他的散文大多是应酬文章,正好抵销了。废名的应酬文
《心!》
作者:陈希我著
相关报道
2021
出版集团老总寄语“十四五”
出版集团老总眼中的2021(一)
2020年度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肆季
2020
上海人民社高质量出版工作服务国家战略
在人教社百炼成钢的那些编辑(四)
豆瓣有新的“想读”就很开心
盲盒如何瞄准年轻人钱包
《天鹅图腾》能否再续《狼图腾》辉煌?
充满未来感书店在上海轮番启幕
出版机构新锐独立品牌进化之路(二)
2020 10月我们社发得最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