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一次有惊无险的旅行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6/7/12 作者:

建国后,中央为保证毛泽东的安全,禁止他坐飞机。毛泽东只好“忍气吞声”地坐专列。可他想坐飞机的愿望愈来愈强烈,特别是看到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外出,都是云里来雾里去,羡慕之余,心也痒痒的。
1956年毛泽东准备下广州考察社情,便又提出了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十分为难的事:“这次说什么你都得给准备好飞机……”
1956年4月某夜,来自中南海丰泽园的专线电话把刘亚楼搞慒了。
电话是毛泽东亲自打来的,他特别强调:“这次说什么你都得给准备好飞机,坐飞机速度快,办事效率高嘛。”
建国后,按理毛泽东该有专机了,但中央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毛泽东坐飞机。因此毛泽东几次向刘亚楼提出要坐飞机,刘亚楼都以“空军没啥好飞机,驾驶员水平也不高”为理由搪塞过去。面对集体的决定,战友们的关心,一段时间内,毛泽东只好“忍气吞声”,个人服从组织嘛,每次离京巡视,他只能将就着坐专列了。
可毛泽东想坐飞机的愿望是愈来愈强烈,特别是看到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外出,都是云里来雾里去,羡慕之余,心也痒痒的。1945年8月,他乘飞机抵重庆谈判的那一幕,令他难以忘怀。1956年,他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提出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发展科学、繁荣文艺的方针之后,准备南下广州考察社情,便又提出了这个令部下为难的事。
刘亚楼的担忧不是多余的,空军组建不久,摔飞机的事时有发生,万一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空中失事,他和空军怎么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交代?!
可毛泽东却不领情,他笑骂刘亚楼说:“你在骗我!那年接见第一批女飞行员,你说她们都成器了,能够独立执行任务了。今年空军还飞越青藏高原这个世界屋脊,开辟了北京到西藏的航空线,怎么说驾驶员水平不高!”
刘亚楼搔搔脑袋,憨笑着说:“我们没啥好飞机。”
毛泽东认真地说:“你们有啥飞机,我坐啥。”
刘亚楼深感事关重大,忙请周恩来、刘少奇“劝驾”。闹了好几天,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给刘亚楼打来电话:“主席发脾气了,此事看来只能这样定了。”
周恩来和政治局其他委员对毛泽东此行极为关注,指示刘亚楼要选择一种最保险的机型,在试飞、指挥、气象、领航等,所有航空环节上严密操作,确保飞行安全。
当时空军只有伊尔—14和里—2型的运输机。刘亚楼考虑到里—2已飞行了五六年,经受了考验,稳定性能比较好;伊尔—14虽然速度比里—2每小时快120公里,但因进口才半年,使用的时间较短,飞行员对其性能掌握不够全面,便决定使用速度较慢的里—2型机。在选择驾驶员时,刘亚楼从众多人选中亲自筛选出胡萍。胡萍在陆军当过团长,到空军后任独立第三团(飞行团)团长,曾多次担任过中央首长的空中接送任务,驾驶技术好。刘亚楼还亲自审查、考察了副驾驶、领航员、通讯员、机械员、服务员等工作人员,飞机几次试飞和检查后,铅封起来,派出专门人员看守,不许外人接近。
刘亚楼向政治局报告:“飞机经过精心准备,确信万无一失。”
5月2日上午,阳光灿烂。毛泽东乘坐吉姆车出了中南海,顺着长安街驶向西郊机场。宽阔平坦的停机坪上,停放着一架草绿色的螺旋桨飞机。毛泽东跨出轿车,笑眯眯地仰头看着飞机。早已在机场等候的刘亚楼趋步上前,向毛泽东报告:“主席,这是苏制里—2飞机,已经飞了5年多了,性能很好。请上飞机吧。”
毛泽东点点头,又打量了一眼飞机,然后稳健地登上舷梯,倾身跨进机舱。刘亚楼和公安部长罗瑞卿、江青以及毛泽东机要秘书高智和卫士长李银桥一行,跟在后面也登上了飞机。
“空军司令官,我们上天吧。”毛泽东大手向上一指,对刘亚楼说。
8点左右,里—2飞机发出轰鸣,滑出跑道后,速度由慢到快,稍一停顿便加速疾驶,一仰头轻盈地离开了地面。约20分钟前,一架载着陈伯达、汪东兴、叶子龙、侯波及刘亚楼秘书高晓飞、空军独立第三团副团长高潮等人的飞机已先从这里起飞,他们是给毛泽东此行观察天气打头阵的。
里—2飞机不大,里面只能容纳十六七人,飞机时速240多公里,离地面2000公尺。一扇扇舷窗透出光亮,远近都看得清楚。建国后第一次坐上自己的飞机,又是自己培养的驾驶员驾驶,毛泽东感到特别高兴。他坐在专门为他换上的沙发床上,点燃了一根香烟,从前到后观察起来,似乎感到不过瘾,又起身在飞机上来回走动。
飞机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