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李立三巧“输”范县令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8/5/8 作者:

李立三,湖南醴陵人,生于1899年,原名隆郅。李立三的名字,是1925年他在上海一个工厂参加选举时改的,李隆郅三字笔划太多,工人不好写,刘少奇建议他改名。恰巧迎面站着三个人,刘少奇说:“就叫李立三吧!”李立三思索了一下说:“叫李立三吧!”从此他就以“李立三”这个名字传世。
李立三曾是毛泽东的“半个朋友”。1915年夏,正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当学生的毛泽东,化名“二十八画生”,张帖《征友启事》征求志同道合之友。
第一个响应的是家住浏阳来长沙读书的罗章龙。从醴陵来长沙读中学的李隆郅,认识罗章龙。于是,罗章龙便把他介绍给毛泽东。
毛泽东的回忆是这样说的:
我这时感到心情舒畅,需要结交一些亲密的同伴,有一天我就在长沙一家报纸上登了一个广告,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和我联系。我指明要结交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我从这个广告得到的回答一共有三个半人。一个回答来自罗章龙,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接着又转向了。两个回答来自后来变成极端反动的青年。“半”个回答来自一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立三听了我说的话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就走了。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李立三说,他那时候“没有明白表示意见”,是因为他才16岁,又从小地方来到长沙,见识少,一下子答不上毛泽东的提问,所以只成了毛泽东的“半个朋友”。
1919年,李立三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为了争取合法活动,李立三以留洋学生而热心于平民教育的身份,拜访了萍乡县知事。他打听到萍乡县知事范子宣是举人出身,喜欢诗词书画,县署公文均用四六体古文,为人清高。为迎合县太爷的胃口,李立三用四六文写成一篇请求准予开办平民学校的呈文送了上去。
过了几天,县知事派人来请李立三到衙署叙话。李西装革履,胸前还挂着几枚法国证章,显示留洋的学历;知道知县清高,未带礼物,昂然入见。范子宣见是位留洋生,很客气,分宾主落坐,亲手递过水烟袋,然后捋捋山羊胡须,问道:“足下祖上何郡邑?”
李立三吸了两口水烟,端着烟袋,不慌不忙,信口道来:渌江绿水绿悠悠,三刀石下状元洲,玛瑙潭前龙现爪,江湾文笔点春秋。
渌江,湘江支流,环醴陵城流过;三刀石是醴陵城郊一山峰;玛瑙潭是醴陵一深潭;“江湾文笔”的典故是醴陵江湾有文峰实塔。这四句诗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回答:“我是醴陵人。”
范子宣本骚人墨客,一见李立三谈吐不凡,心中甚是喜欢,颔首表示领会,说:
“醴陵,历史名城,历史名城!”
叙谈一阵,范子宣提出要对弈,李立三只好奉陪。摆开象棋下了两盘,两人各胜一盘。李立三要收局,范县令坚持再下一盘。弈至中局,不相上下,李略有些主动。范子宣走了一步退避棋,口中自言自语:“让人非亦弱,余地必须留。”
李立三机警过人,当然听出了县令的弦外之音。这盘棋本来打算输给他的,只是要输得自然,不显示“让”来。县太爷提醒后,李立三在对方不知不觉中,将凌厉的攻势减弱,最后以一比二输给了县太爷。
收起棋盘,范知县又把一幅字画拿出来,说是郑板桥的墨竹,请李先生鉴赏。李立三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熏陶,对金石书画有些知识。他仔细观赏了一会,说:“大人,依晚生看来,此画非真品,乃名手临摹也。”
“何以见得?”
李立三指着画角一方阴文小篆图章说:“大凡仿制品,纰漏多出在印章上。据晚生所知,板桥先生一向自制印泥,朱砂均匀,分量哪有如此之重?”
“李先生学贯中西,博学多闻,难得!难得!请到书房看真迹。”原来范县令拿出的这幅画,确是前两年请人临摹的。李立三能辨真伪,把个范县令佩服得五体投地。
萍乡小城,除了矿工外,就是虽富有但缺少文化修养的商人、乡绅。范知县很少能找到一个谈得来的人。这次与李立三会面,好像遇到了知已,心情非常愉快。从书房出来,主动提出备案呈文事,说:“君之杰作,文笔酣畅,功夫至深,读来实在令人兴奋。”
“过奖了。办平民学校之事,还请大人多多关照。”李立三时机已到,忙转入正题。
“好说,好说。难得足下一片好心。那些炭古老,就知道狂嫖滥赌,此等恶习,岂可任其自流,办学校,学文化,讲文明,好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