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工作之余好点“色”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5/15 作者:马迁,丁丽洁,沈亮,邢荣勤,刘丽娜

\Images\2005-2009\20090515T0701.JPG

少年儿童出版社有一支非常活跃的队伍——摄影俱乐部。我们的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7月(隶属于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摄影俱乐部),拥有成员18名,其中美术编辑是主力,另有爱好摄影的文字编辑和发行人员等。世纪集团的易文网摄影论坛是我们的活动阵地,提供摄影作品交流、图片诊断、数码后期制作交流和摄影文摘荟萃等,集聚了很高的人气。

\Images\2005-2009\20090515T0702.JPG

感谢那些造出相机的人,能留住时光的记忆,复制昨日的辉煌。镜头中的那些花儿,影影绰绰,比起现实的错综迷乱,显得远近协调,错落有致。开始相信王晓峰的那句话:化腐朽为神奇,这是光圈的力量。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有些东西注定了有别以往的命运,可能,它只是一幅泼墨的山水,也可能是一张被墨弄脏的宣纸。

\Images\2005-2009\20090515T0703.JPG

我们的镜头中,有着领导们的关怀,同行的友好,同事们的艰苦奋斗,这一切,都昭示着我们作为出版工作者的自豪和荣耀——出版事业的每一个成长的脚步,都那么弥足珍贵。

\Images\2005-2009\20090515T0704.JPG

2007年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80周年之际,人民社青年团员走进井冈山,通过听讲解、看遗迹、吃红米饭、喝南瓜汤、走红军路等一系列参观、学习、体验活动,大家更加深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打江山的艰难困苦。

繁忙的工作和繁琐的生活,常常让我们觉得应接不暇,很多人的业余生活也一再被压缩。当记者与出版社编辑聊天,询问社里有没有兴趣小组时,不少编辑在给出否定回答的同时,也深深表达了希望有类似组织的心愿,认为这样能够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增进同事间的了解和团结。

但是,也有一些编辑兴奋地向记者讲述自己的业余生活和出版社丰富多彩的活动。那么,整日跟书打交道的出版社编辑们,业余生活如何度过呢?摄影、书画、收藏等是不少人的选择,尤其是摄影,很多有业余兴趣小组的出版社都有摄影俱乐部。有人力资源专家表示,按照员工兴趣爱好分类组织活动或设计业余兴趣团体,是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好方式。让他们自行组织开展活动,单位给予一些支持,组织开展一些大型的、在员工中有影响力的活动,这样就会多渠道地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同时,还可以增加员工的组织凝聚力。

稍显遗憾的是,本期的文字端庄有余,灵动不足,希望同志们继续努力,写文章像参加课余小组一样,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马迁:摄并快乐着邢荣勤:业余生活很“好色”丁丽洁:抠抠族——源于一个选题的放弃沈亮:见证光圈的力量刘丽娜:工作生活别样“红”

摄并快乐着

■马迁(少年儿童出版社)

在上少社举办的各种活动中,都能看到摄影俱乐部成员忙碌的身影。如《少年科学》杂志与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组织共同举办的“畅想世博——2006上海国际少儿科学创意大赛”上,俱乐部成员们各司其职,在人群中穿梭,拍下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被彩旗、横幅以及热气球装扮成欢乐海洋的静安公园;荷花池上“迎世博”载人纸船决赛热火朝天;八景园旁的空地上“迎世博”非载人节能环保遥控航模决赛异常激烈;“童年印象——我与世博共成长”现场涂鸦绘画充满童趣。记录这些精彩场面的照片用于《少年科学》杂志,不仅对活动进行了多方位的诠释,还为活动增色不少。

这样的活动不胜枚举,如《小朋友》编辑部举办的“课本剧表演大赛”,《娃娃画报》编辑部举办的“迎新童诗朗诵会”,《故事大王》编辑部举办的“全国故事大王选拔邀请赛”等,现场都少不了摄影俱乐部成员,他们以强烈的爱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贯穿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各项活动。由于俱乐部成员来自不同的编辑部,无形中打破了原有的各编辑部门之间的隔阂,整合了资源,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在参与出版社各项活动的同时,俱乐部更是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深受会员的喜爱,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的肯定。

2007年4月11日,俱乐部一行11人带着编辑们捐赠的图书,带着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自费奔赴将军县,也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大别山老区湖北省金寨县,开展向贫困地区中小学捐书、讲学和采访活动。我们相信这些能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求知和上进的种子,也希望通过这些“种子”为老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要再付出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讲学之后我们分作6个小组,分别走访6个家庭。他们的家距离学校路程遥远,而且有些要翻山越岭,最远的坐车后还要翻山走一个小时。这几个孩子家境相当贫困,但在学校却都是品学兼优。走访的会员们深受感动,或捐钱或捐食物,不约而同地奉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除立足我社、服务于少年儿童外,我社的摄影俱乐部还积极参与集团摄影俱乐部的各项活动:如为表彰集团的先进人物,到各先进人物的单位及家里进行拍摄,以优秀的拍摄技巧和对人物的细致刻画,更精准地展现先进人物的风采;拍摄老一代出版人修孟千等人的风采;为宣传在建的调查团青浦物流中心,多次去青浦拍摄在建场景等。我社与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联系紧密,摄影俱乐部为上海市各科普教育基地,如科技馆、海洋馆、风车博物馆等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用于科普基地的宣传和科普教育基地的推进工作。另外,在科普基地联合会的邀请下,我社摄影俱乐部组织会员,并联系佳能公司,为科普基地联合会的同志们开展摄影讲座、摄影器材交流等相关活动。

摄影俱乐部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各项外出拍摄活动不仅能提高大家的摄影技巧,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为提高俱乐部成员的摄影技巧,俱乐部不断组织各种形式的摄影讲座,还多次举办优秀摄影作品展。我们去有顶尖高手刘翔、鲍威尔参加的“2007双钱轮胎杯田径黄金大奖赛”上拍摄;我们去2008国际摄影周暨上海第九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学习;我们去拍摄号称“现代文学重镇”以旧容新貌诉说上海滩种种动人传说的多伦路步行街;拍摄建筑上极富特色的上海五角场立交的彩蛋夜景;我们还去古镇西塘、江西婺源、安徽牯牛降,去福建拍摄土楼、渔排、惠安女……

每次活动过后,论坛上都会热闹很长时间,“色友”们会把自己拍下的照片精心分类整理后不断上传到论坛上,大家再评头论足,交流热烈!看这些照片,就好像重新游览了一次,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关注的热点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对那些地方、那些人、那些事给予了不同的演译,那完全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感受,给人们对生活、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也许就是摄影的终极享受!

抠抠族--源于一个选题的放弃

■丁丽洁(上海人民出版社)

“抠抠族”的小组成员,多半是我的同行朋友和媒体朋友,而且做文化行业的这些人比起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讲可能更有一些社会关怀的精神。惭愧地说,报纸杂志和图书出版业多多少少是有着浪费木材罪名的。所以我组织这个小组就得到了出版社、报纸、杂志等行业朋友的支持。

我不是一个极端环保主义者,也不是一个抠门的人,但我却组织了一个豆瓣小组名叫“抠抠族”,一些同事和圈内的朋友得知后都很感兴趣,纷纷加入其中。

组织“抠抠族”小组,缘起于我对一个出版选题的放弃。刚进出版社不久,我很想做一本图文书,想收集100个拯救环境的方法,配上图片结集成册。我相信这个时代的阅读有一半是归入读图的,所以我很想做一本每页一张图片外加一行字的“顿悟”式的环保书。可是为什么最后没有做成呢?因为我想,最环保地来传达环保概念的方式应该不是纸张类的出版,而是通过网络。我希望能够通过网络,依靠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推行一些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于是便有了“抠抠族”这个有些自嘲的提倡节约的网络小组。

在网络小组的讨论中,大家丝毫没有羞怯感,反倒是越抠越得意。我们所称道的“抠”并不是勒紧裤腰带的抠门儿,而是能节约的地方就尽量节约,能再利用的东西就再利用。我们在网上提倡更换节能灯泡,也提倡在抽水马桶的水箱里放两瓶水减少马桶的冲水量,爱美的女孩子也互相推荐一些平价护肤品,更会分享一些取材纯天然的生活用品,譬如研磨极细的绿豆粉就很受大家的欢迎——因为它不仅可以用来洗脸,洗下来的水还能顺便祛除水池上的水垢,甚至还可以取代化学洗洁精呢!

“抠抠族”的小组成员,多半是我的同行朋友和媒体朋友,而且做文化行业的这些人比起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讲可能更有一些社会关怀的精神。惭愧地说,报纸杂志和图书出版业多多少少是有着浪费木材罪名的。所以我组织这个小组就得到了出版社、报纸、杂志等行业朋友的支持。

在我的办公室,“抠门”绝对是一种美德。我们会随身携带环保袋用来装稿件,也会把寄送杂志的信封留下再用,我们采用双面打印,即便是给媒体的宣传文档也是如此,多印了没有用完的海报我们用来捆包新书寄送给作者和媒体,废旧报刊更是卖了没话说,一些同行间交流的图书我们也会寄送给远方支教的对象。

我和我的媒体朋友们也达成了一致。例如今年元旦假期我就曾接待外地的媒体朋友来家小住,省去了她的出差住宿费不说,我们也没有在外面吃过一顿饭,全部由我亲自下厨,三天的饮食花费不过100元。请朋友在家吃饭在年轻人中恐怕并不多见,所以我们吃得又高兴又骄傲,省下来的钱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可以看展览、听音乐会等等。

虽然目前抠抠族小组的成员还不是很多,但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论是从事出版行业还是其他工作都会越来越关注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抠”不是目的,“抠”不过是达到健康生活的一个途径罢了。

见证光圈的力量

■沈亮(江苏美术出版社)

《三联生活周刊》的王晓峰经常在博客里贴一些照片,然后像图片新闻报道一样象征性地附上一句话,大意是拍照能使现实中的破败风景化腐朽为神奇。在几年前,大家还只能拿着一部傻瓜相机摆弄时,一个同事已经携着一部自行车、一架单反相机,千里走单骑,去往西藏。我想当他站在世界屋脊的一侧观望天上的流云时,一定比读了《藏地密码》还要畅快。毕竟书里有的,这世上有;这书里没的,他也是亲眼见着了。

江苏美术出版社的摄影小组已经成立1年了,由社工会主办。摄影对于提升审美能力,搜集编辑素材等都较有帮助。因此身为美术出版社的一员,同事们报名都很踊跃。现在已经有15人啦——10个帅哥,5位美女。如今,我们已经去过婺源、雁荡山、牯牛降、天堂寨等。春末夏初,正是我们出去拍摄的大好时机,最近我们刚刚去过梅花山采风。

南京真是个宜居的城市,去梅花山只要坐公交车游2线就可以到了。虽然有点颠簸,但能看到春意在紫金山的层峦叠嶂中氤氲穿越,也是一种享受。选周一去梅花山,不是因为天气,而是日子,周末人太多了,都挤在那里,人头比花骨朵还要多,便没了兴致。我的相机是刚入手的佳能EOS450D,绝对的入门货,很适合我这种菜鸟,配了新的镜头,有点长枪短炮的意思了。

天空没有痕迹,鸟儿已然飞过。过了我最钟爱的明孝陵神道,梅花山遥遥可及。大片大片的各色梅花像锦上的纹路刺入眼帘,让人闻之眉飞色舞。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明末徐渭画《钟山梅花图》,绘出“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之景观。每当春日,梅花山繁花似锦,满目玲珑,云蒸霞蔚,一片香海。情不自禁举起相机,对准几株千叶红就拍起来,调出屏幕对比,发现自己的急促已然毁了外拍的初衷。几位同事已经在那里数落起来,他们倒是不急不缓,将三角架架得稳稳的,接上镜头,调起光圈。此时,阳光不愠不火地倾斜下来,温暖如斯,叫人乱了外拍的心。

整个下午,快门在看似花海,其实并不大的梅山上闪回,恍若昔日的游侠闯入花海,追杀逃窜的情敌,刀光剑影,以武犯禁。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里,刘嘉玲饰演的桃花,就像温婉的情人,在一片春光中独自寂寞,她凄绝的眼神,杀死了两个男人,也成就了两个男人。只是一个像凋零的梅花去了,另一个成了他现在的丈夫。

感谢那些造出相机的人,能留住时光的记忆,复制昨日的辉煌。镜头中的那些花儿,影影绰绰,比起现实的错综迷乱,显得远近协调,错落有致。开始相信王晓峰的那句话:化腐朽为神奇,这是光圈的力量。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有些东西注定了有别以往的命运,可能,它只是一幅泼墨的山水,也可能是一张被墨弄脏的宣纸。而我们,在外拍的日子里,用别样的心情,记录下属于我们的快乐。就像那梅花,不过宛尔一个春天,在来年的春天里,又有人会像我一样,选个特别的日子,造访它们。而树还是那株树,花早已不再是那朵花了。

业余生活很“好色”

■邢荣勤(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我是一个摄影发烧友,相机是随身必备品,没事的时候拿出来随手拍几片风景,拍几个人物,拍一些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大街,等到晚上回家,把相机里的风情万种倒腾到电脑上去,然后泡一杯清茶,挑一首抒情歌曲,靠在椅背上,一边品茗,一边回味,人生百态,尽显眼底,其乐也陶陶。

作为一个图书编辑,我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枯燥地静坐案前,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内容很单一、很程式化。闲暇之余,大家免不了各显神通、大展身手,这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集团内各种兴趣小组悄然形成。喜好书法绘画的,喜好歌咏的,喜好各种体育运动的,还有我们这一群“好色”的摄影爱好者。

我们这一群,有老有少,男性偏多,大家除了日常的随性拍摄外,还经常在周末结伴出游采风,在一些大型出版界活动时,记录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瞬间,比如各种书市、安徽省首届动漫节、安徽出版集团上市以及历届春茗恳谈会等等。我们的镜头中,有着领导们的关怀,同行的友好,同事们的艰苦奋斗,这一切,都昭示着我们作为出版工作者的自豪和荣耀——出版事业的每一个成长的脚步,都那么弥足珍贵。

安徽出版集团为了鼓励员工多才多艺多元发展,还组织了多次歌咏、摄影等大赛,这一举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还大大激发了每个人的工作激情。

集团举办的每年一次的青年摄影大赛,吸引了全集团各部门的“好色”之徒踊跃报名参加。在这里,有专业的高级摄影师,也有如我一般纯粹因为个人兴趣的爱好者,虽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不影响大家沟通交流,互相PK。活动期间,大家在工作的空当和下班时间,都喜欢聚在一起,乐此不疲,抓拍工作场景,抓拍同事的瞬间表情,在不同的时间段抓拍单位所在的出版传媒广场的不同风姿。周末,大家又相约一起去感受合肥大建设的火热激情,去各处工地采风,拍摄迥异的钢筋水泥造型和农民工兄弟古铜色的身影。最特别的是在日出和日落时分,这时更是大家最爱的“好色”时分,光影绚丽的背景下,自然万物都呈现出无穷无尽的风姿,美轮美奂,让我这个摄影“菜鸟”也能“创作”出得意之作。在摄影比赛的一个月里,欢声笑语充满了出版大楼的每个角落,生活变得五颜六色,多姿多彩。因为有了“同好者”的鼓励和邀约,突然间就能发现很多平时忽略的美,真应了那句哲语: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摄影,是一门艺术,同时,里面也蕴藏着很多哲学。比如角度的不同,可以拍出各异的风物,横看成岭侧成峰。平时待人接物、开发选题,有时候也要多角度思考,发现别人所没发现的“创意”;比如光影背景的不同,可以衬托出主体的或雄伟或婉约,可以通过调节光影获得自己希望的效果。延伸到我们的出版工作中来,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后的策划获得希望的内容产品,通过优化的营销方案获得理想的销售……

兴趣,是发自人内心的一种激情,是能调动人浑身功能的一种本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调动起这种梦想、这种激情,给心灵时时来点新陈代谢,你就会永远觉得生活很美好,工作很顺心,出版事业很牛气。

工作生活别样“红”

■刘丽娜(人民出版社)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一阵悠扬的《十送红军》歌声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的苍松翠柏间回荡。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团员正在用他们最深情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们的敬意。这是人民出版社团委组织全社团员赴革命圣地——井冈山进行学习考察时发生的一幕场面。

参加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已经成为人民出版社年轻员工业余生活的精彩内容。2007年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80周年之际,人民社青年团员走进井冈山,通过听讲解、看遗迹、吃红米饭、喝南瓜汤、走红军路等一系列参观、学习、体验活动,大家更加深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打江山的艰难困苦。三天的活动,深入实地的体验,大家忆苦思甜,也感慨原来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可以如此生动。

除了井冈山之外,人民社团委还先后组织大家赴狼牙山、焦庄户、白洋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在这些革命事迹的陈列馆中,一张张详实的照片资料,一件件珍贵的作战实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前辈英勇斗争的场面。这些体验式的学习,让全体青年团员不但增强了团员意识,更是得到了一次次情感的升华。这些革命遗迹所记录的历史,也让我们对中国革命及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性认识。

我们相信爱国主义教育永远不过时,但如何才能让活动更加丰富且深入人心,人民社团委积极寻求活动载体的创新,组织“重走长征路”主题拓展训练。在这一活动中,以真实历史故事作为活动的大背景,以长征精神作为活动的精神主旨,以“爬山、涉水、会师”为主线,穿插寻找“作战图”、飞夺“泸定桥”、同唱长征歌曲、共绘人民出版社蓝图等多项趣味活动,以角色互换、现场寻求支持等方式培养全体成员间相互信任和支持,达到强化青年团员间相互理解、团结协作的目的。利用模拟的长征线路使所有参训团员真切地体会到长征的艰辛,并使团队成员通过野外生活及团队型拓展项目的体验,达成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的氛围融洽,将长征精神引入团队之中,提升团队凝聚力。

除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之外,2006年9月,人民社团委组织大家走进唐山,参观抗震纪念馆,感受唐山人民顽强的抗震精神,这种顽强的毅力、奋发的精神让年轻团员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带着这样的感受重新投入工作时,我们都觉得浑身充满力量。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这一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同事们立即为灾区募集资金及生活必需品。那一刻,没有谁计较着自己的得与失、多与少,甚至有些团员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的当月工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而这不能不说是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有了亲身体验之后产生的精神共鸣。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活动趣味性不强,但在参观、学习、体验中了解历史,提升自我精神境界,于我们别有意义。各种主题的教育活动,人民出版社团委每年都会筹划,虽然每年的地点不同、主题不同,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收获的无形动力与奋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