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财经杂志:春天上演“小步舞曲”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3/14 作者:郭宇佳

由上海文广集团与“第一财经”共同推出的《第一财经周刊》面世已经三个星期了,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的跨媒体宣传下,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这本新创刊的商业新闻周刊。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运营方式上,《第一财经周刊》都有其创新之处。它的推广和运作,处处透露着背后资本推手的影子。除了理财类杂志从2006年底开始急速升温外,大部分财经类杂志都经历了近几年的波澜不惊,《第一财经周刊》能否把财经杂志的投资热浪再一次搅起?从这本财经杂志开始,我们又隐约嗅到了财经杂志春天的气息,财经媒体人才争夺大战是否愈演愈烈? 我们拭目以待。

2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创刊号正式面世。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行业都通过市场竞争来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品牌,分取利润的一杯羹。《第一财经周刊》就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诞生的,同时也完整了第一财经的跨媒体传播平台。

财经杂志机会仍在?

财经类杂志虽然数量众多,但并不是“密不透风”,新进入市场者机会仍在。

《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认为,作为一份本土商业新闻周刊,这本刊物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必须有这样一本商业杂志,服务于市场的变化,报道新兴公司的发展。同时,这个媒体也将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媒体供应商,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的资讯业务。”何力表示,“我们整个团队考察了目前中国的整个商业周刊环境,发现无论从出版周期还是出版内容来说,还没有一本商业周刊是关注公司、关注商业活动、关注公司中新兴群体的。而《第一财经周刊》填补了市场上的这项空白。”

从创刊至今的3期杂志,《第一财经周刊》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新兴的态度。“我们更加关注新兴人群的工作与生活,他们是成长的一代。”将这些年轻人设定为《第一财经周刊》的主要读者对象,这也是《第一财经周刊》不同于其他财经商业类杂志的定位。何力认为,《第一财经周刊》摒弃了老一代财经媒体的固有思维,真正进入到财经商业杂志的2.0时代。因此,它更像是一种服务产品,立足于商业市场,为进入新时代的年轻人提供了帮助。

挟着大张旗鼓的声势,《第一财经周刊》似乎想在财经类杂志市场制造一波新的地震,从而动摇目前的市场格局,趁势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一财经周刊》的出刊是否对其他财经商业类杂志形成威胁呢?《新营销》杂志社主编段传敏认为,《第一财经周刊》的推出对其自身刊物《新营销》没有影响。从宏观上看,《第一财经周刊》的出现是件好事情,它更具有实用性,满足了老百姓对于财经的需求。但同时,《第一财经周刊》的出现也带来了良性竞争。

《中国电子商务·快公司》副总编郭洪也认为《第一财经周刊》的出现不会对其杂志产生影响。虽然在《第一财经周刊》中也有关于“快公司”的栏目,但《第一财经周刊》更多提供的是新闻报道,而《中国电子商务·快公司》提供的是融资服务产品。

现有的财经商业类的杂志定位各不相同,如《财经》侧重披露独家性的权威报道;《销售与市场》定位于广大的营销阶层;《商界》标榜中小企业的利益诉求;《钱经》侧重金融和理财层面;《新营销》更加关注营销的思想和方法,探讨企业经营的基本面和基本环节,挖掘经济事件的深层信息;《中国电子商务·快公司》定位于为发展快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主要读者对象是这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除此之外,经过记者在纸老虎期刊销售摊位的粗略统计,3月份有关商业财经类的杂志约15种,但针对的对象都略有差异。可见,细分化使得目前的财经商业类杂志都尚能拥有其固定的读者群。

因此,财经类杂志虽然数量众多,但并不是“密不透风”,新进入市场者机会仍在。

“新鲜人”渐成主力

除了资深财经记者的频繁“换岗”之外,财经商业类杂志也将“新鲜人”战略运用得游刃有余。

毋庸置疑,人才是很多杂志的生命线,对那些新闻性较强的财经类杂志来说更是如此。只有拥有了行业内的广泛“人脉”,才更有可能披露更多的细节和内幕。杂志的细分和新刊的推出所带来的“蝴蝶效应”直接作用于财经媒体的人才竞争。何力离开《经济观察报》之后,带走的一批人才迅速地填充到“第一财经”的阵容中来。同样,财经杂志的细分化导致新刊出现的可能性增大,新刊的增多必然会引发对人才的高需求量。每本面世的新刊背后,都意味着相关传媒人才的流动和新鲜人才的吸纳,财经媒体人才竞争大战将愈演愈烈。除了资深财经记者的频繁“换岗”之外,财经商业类杂志也将“新鲜人”战略运用得游刃有余。在目前财经商业类杂志的人才构成方面,年轻记者已经日渐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何力认为,《第一财经周刊》定位于新兴一代,在人才战略方面也积极吸纳新鲜“血液”。其刊物对财经记者的要求并不是需要懂得多么高深的财经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资深记者固然能够把握经济脉络,而“新鲜人”们充满了生产活力,是新的市场的见证者和创造者。对于财经记者是否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各财经商业类杂志根据不同的定位有着不同的要求。段传敏认为,作为财经记者应该首先拥有对工作的热情,有激情和好奇心,热爱营销,认同营销理想。“《新营销》不要求太多专业的经济人才来当记者”,段传敏说,“《新营销》的读者定位于企业、经理人,而不是做给教授看的杂志,文章要让经理人们看得懂。”而郭洪谈到,《快公司》的文章多是公司分析,因此,对于财经记者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更多的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熟悉一定的投资运作,了解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对于财经商业类杂志之间的人才竞争、人才流动现象,主编们都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关键是作为财经媒体如何运用其人才战略,获得更多的优秀人才。对于如何挽留人才的问题,几位主编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通过为年轻记者提供更多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以及杂志社自身营造的专业氛围来留住人才。段传敏认为,人才竞争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是好事情,财经行业需要更多的智力工作者。现在年轻的财经记者希望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回馈,达到内心的愉悦。郭洪也提到,现在杂志社的年轻记者们更多注重的是能否学到知识和技能。

财经杂志投资“步入春天”?

随着细分程度的加深,财经媒体将逐步呈现出分类化的特点,媒体价值将逐渐体现出来。

《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刊让我们仿佛捕捉到了财经商业投资步入春天的身影。自去年以来,财经类报纸已经纷纷通过改版、重组、注资等方式“蠢蠢欲动”。去年年底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针对中产家庭的理财类周报《理财周报》获得很大反响;北京的都市报之一的《华夏时报》也在去年开始从日报改为财经周报,致力于打造服务大众投资理财的一份周报。而就在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也变身为日报,与《第一财经日报》分食财经日报市场。同样,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博弈,《钱经》、《财经》、《销售与市场》、《中国企业家》、《商界》等杂志各自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读者群。

那么《第一财经周刊》是否将引发新一轮的财经杂志投资热呢?何力认为,目前说财经杂志投资热到来还为时尚早。自《第一财经周刊》之后,尚无同类财经周刊出现。因此,不能过早地做出新一轮财经杂志投资热已经来临的判断。而且由于一些政策原因,目前中国的财经杂志还不能得到一些风险投资商的直接投资,财经商业杂志投资“步入春天”任重而道远。

郭洪则对新一轮财经杂志投资热的到来持悲观态度。他认为,目前财经杂志正在整体走下坡路,一两种新刊的上市不能说明财经投资热再次迎来了春天。他提到,对于现在有很多商业财经类期刊的融资方案正在审批的说法有所耳闻,但只局限于经营领域。同时,他认为,财经媒体日趋饱和的现状,使得七八年前的财经媒体热一去不复返。

对新一轮财经杂志投资热持乐观态度的是段传敏。他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商看好这个行业,但在光明来临之前还将经历一段状况不明的过渡期。中国传媒业的开放刚刚开始,媒体和投资商双方还不是十分了解,有理想的媒体人和拥有资金的投资人之间缺乏沟通。因此,应尽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在“高智力”和“高资本”的行业间建立和谐认同的有效机制。段传敏乐观地表示,财经商业类杂志市场还没有完全开发,目前财经媒体在服务类、区域类做得非常好,随着细分程度的加深,财经媒体将逐步呈现出分类化的特点,媒体价值将逐渐体现出来。风险投资有助于机制发展,财经杂志市场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关注指日可待。

\Images\2005-2009\cm080314T0101.JPG

\Images\2005-2009\cm080314T0102.JPG

\Images\2005-2009\cm080314T0103.JPG

\Images\2005-2009\cm080314T0104.JPG

\Images\2005-2009\cm080314T01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