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集团内部评奖凸显标杆效应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12/5 作者:田丽丽

记者日前获悉,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第三届“中国出版集团报纸、期刊奖”将于近期颁发。无独有偶,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时代出版传媒集团也将在年底前评选出一系列有关奖项,吉林出版集团已经评选出2008年度的畅销书奖、重大经济效益奖等。作为集团集约经营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新闻出版总署、各地新闻出版局、行业协会一系列评奖归并或取消的背景下,部分出版集团通过内部评奖机制,激发员工创新精神,鼓励生产更多精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评奖推动集团重大出版项目建设和内容资源整合的集束和辐射效应正在凸显。

“集团评选优秀图书,就是要评出导向,评出标杆,评出‘双效’,评出质量,评出结构,评出创新精神,评出职业操守。”在第三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颁奖仪式上,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对于评奖目的和意义的概括一语中的。

在设立奖项的集团看来,评奖与集团重点项目建设是相辅相成的。记者了解到,各集团内部获奖的图书中恰恰是集团重点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在获得了首届四川出版集团出版奖后,又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时代出版传媒集团《美丽的村庄》获得集团2007年度优秀图书奖后又获得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一本好书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因此,有业内人士将集团评选图书奖喻为出版集团重点项目的“助推器”。

“评奖是为了发挥‘集束化’和‘辐射性’的功能,既要把创造性的、优秀的出版物纳入其中,又要把集团的成绩和发展导向,通过这一形式给扩散出去,而不仅仅是为奖励而奖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出版业务部处长李红强告诉记者,集团图书奖和报纸、期刊奖实施以来,对出版主业建设所起的作用相当明显。畅销书开发速率、单品种销售记录、畅销书在各单位分布的广泛程度,相比以前都有了大幅提高。评奖不仅促进了各单位在开发某一类图书方面的热情,而且对于市场空白领域的挖掘、集团各出版单位的发展方向、生产节奏,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配置、体制结构中某一单元结构的建设都起到了作用。“有些作用一目了然,有些影响虽潜移默化但又有迹有形。”李红强介绍说,为了大力推广畅销书开发,集团推出了两项重大举措,即“畅销书推广计划”和“常销书推荐计划”,正是这种举措催生了以古籍出版为出版重点的中华书局出版了于丹、阎崇年等人的畅销书,打破了固守多年的古籍出版局限。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较为完善的评奖机制的出版集团不在少数。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一主三翼”出书总思路,鼓励优秀图书的出版,在成立当年就制定了“年度最有影响10本书”的评选办法。

2007年,安徽出版集团(现时代出版传媒集团)也开始设置内部评奖。如通过评选年度“最美的书”,引导编辑们注意装帧设计,而“重大出版工程特别贡献奖”则用于引导各社开发重大选题,此外还设置了“超级畅销书奖”、“对外合作最佳成果奖”。该集团出版业务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设奖的目的在于通过表彰来弘扬先进,鼓励各出版社多出好书,多做精品,多做积累,谋求长远发展。

据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物管理部部长周岚介绍,当中国发协的奖项取消后,在以畅销书为拉动的发展策略下,2006年,该集团设立了集团畅销书奖,为配合集团整体发展战略,调动责编的积极性,对集团图书主业起到整体拉动作用,2007年又设立了重大经济效益奖和优秀选题奖。在集团副总经理邢世杰看来,内部评奖是一个出版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激励作用,更多的是增强其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荣誉感,因此设置内部奖项是“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邢世杰认为,国家奖项和集团内部奖项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两者缺一不可,国家奖项更强调政治导向和出版导向,而内部奖项的评奖标准是根据企业经营水平、人员素质和发展需要设立的,有针对性,容易被人们接受,进而激发其参与评奖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内部评奖值得肯定”。

四川出版集团出版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立于2003年底的四川出版集团在2004年就举办了集团内部图书评奖活动,以此推动出版社出版更多的出版物、策划更多更好的选题。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评奖的长效机制,设置了众多奖项,如集团出版奖、出版奖提名奖、优秀出版物的策划奖、编辑奖、装帧奖、畅销出版物奖、数字出版物奖、版权输出奖、报刊经营业绩奖等。

记者了解到,随着出版业深化改革的推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出版集团奖项的设置也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如中国出版集团从第二届图书奖开始,增设了“优秀畅销书奖”;针对出版物“走出去”的需要,又增设了鼓励外向型图书的“优秀走出去奖”等;随着集团数字出版的大规模开展,还将增加数字出版方面的奖项。时代出版传媒集团为响应“走出去”号召,设立“对外合作最佳成果奖”,旨在鼓励各出版社更多有原创品牌民族特色的出版物“走出去”。

虽然是集团内部评奖,但各集团的评奖标准和执行却十分严格,基本都要经过社内初评、集团相关部门审核、集团组成的领导和专家小组终评三个阶段。对评奖的条件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社会价值、思想价值、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以及出版时间、销售量等等。其中长江出版传媒集团采取的网上投票和新闻媒体记者复评方式极具特色。据了解,该集团将参评图书的有关资料在网上公布后,组织集团员工在网上实名参与投票,如果员工的网上投票结果与最终评选结果一致,还会得到集团给予的物资奖励,在组织员工网上评选的同时组织新闻媒体记者进行投票。这两种方式各占50%的分数,最后以综合分数来确定15~20种图书进入终评。

“在评奖机制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有一项就是人才的培养,通过评奖我们培养了一批企业需要的人才”,邢世杰在总结评奖作用时如是说。对此,李红强也有着同样的看法——“设立两类奖项,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人,即培养出优秀的出版人,从这一角度来说,集团内部设奖是集团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等整体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对集团整体改革发展的一种重要支撑。”

山东出版集团出版业务部副主任别立平的看法则代表了部分未开展评奖活动的集团的想法。他认为,内部评奖对集团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容抹杀,但每年古籍、少儿、文艺等各个类别的全国出版社联合体都设有奖项,全国版协等群众团体也设有奖项,加上华东地区、省内、全国的的奖项,可以说各个层次的奖项都有了,数目也很多。因此,“各类出版奖项已经充分发挥了激励作用,集团内部是否设置奖项关键要结合自身实际,如果管理机制完备的话,设置与否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