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印象论坛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1/9 作者:田丽丽

■商报记者 田丽丽

热烈、热情、热闹,是记者对2009书业营销创新论坛的直观感受。

热烈的前奏从1月6日早晨8点钟就开始了,发往台湖的大巴坐得满满当当,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中,车厢内来自全国各地的书业朋友们低声交流着,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而一走进北发大酒店,热烈的气氛就更浓了,接待处前甚至排起了长队,红地毯铺就的“星光大道”上更是嘉宾云集,细看过去,业内的“明星”和“大腕”们着实不少,签名墙上写满了他们对2009年书业的美好期盼和对主办方的真挚感谢。出版界的同仁们老远就互相打着招呼,握手寒暄,高谈阔论,这场面让人不禁想起去年论坛的火爆。今年,人数更多,难不成要“爆棚”?由于去年的经验,同事们早就准备好了足够多的椅子。结果,还是有不少代表们因为迟来而加座,原定260人的会场足足容纳了400余人!

论坛甫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北京发行集团董事长马正等嘉宾的高度评价和肯定。随后,本报社长、总编辑孙月沐宣布“2009书业营销创新论坛暨2008中国书业推展揭榜盛典”开幕,在热情洋溢的开幕辞中,孙月沐再次强调了论坛的主旨是“想从营销这一最富技术性的角度切入,来解剖和分析中国书业的经验和问题”。

围绕这个主旨,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从“关于应对复杂经济形势做好书业营销的思考”这个比较平实的话题切入,给予书业同仁具有技术性、操作性的建议。作为2008年度唯一实现成功上市的出版企业,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海明详细介绍了上市的经验和企业目前的运营情况。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陈海燕在“出版社转企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观念冲突”的演讲中涉及的十大话题更是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讨论。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也就体制创新畅谈了自己的思考。台湾大雁出版公司董事长苏拾平则“从台湾经验看书业五大市场竞争策略”。

来自行业外的嘉宾更为此次论坛的“头脑风暴”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刘迎建,就“抢滩数字出版,占领数字化最后一个山头”,提出营销创新的真谛所在就是“关注新技术,关注新方法,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应用新方法和新技术”。资深营销专家、北京智源时代企业管理公司董事长石真语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解了“企业如何营销制胜”,生动“诠释了营销这个命题”。论坛的圆桌互动上,青岛出版社副总编辑高继民、新浪网读书频道资深总编陈诗莹、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联合总裁沈浩波、山东海澜天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业务经理于洪星就书业营销制胜的法宝以及2009营销思路进行了简短而高效的交流,其针锋相对的讨论、诙谐形象的调侃让听众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穿插在演讲中的“2008中国图书榜中榜”公布及颁奖则成为论坛的一大亮点。伴着主持人抑扬顿挫的宣读,每一段获奖辞都引得听众猜测纷纷,目光齐刷刷地聚向大显示屏,当分获“2008中国图书榜中榜最畅销图书奖”、“2008中国图书榜中榜最佳图书营销奖”、“2008中国图书榜中榜最佳国产漫画图书”、“2008中国图书榜中榜少儿类最具人气图书”、“2008中国图书榜中榜最具网络人气图书”、“2008中国图书榜中榜最受媒体关注图书”、“2008中国图书榜中榜最具智慧的生活养生图书”、“2008中国图书榜中榜最受读者关注图书”等20种图书及13家“中国新华书店2007至2008年度百强基层店”的名单一一出炉时,会场响起如潮的掌声。由于2008年出版集团的优异表现,本次论坛首次设置了“2008年度出版集团创新风云奖”,共有17家出版集团获得推选,孙月沐在颁奖辞中表示,“在积淀改革开放30年光荣与梦想的2008年,我们评选出这些奖项,不仅是对2008年各个出版集团优异表现的认可,更是对其华丽转身后的期盼。”此外,还有20家发行企业获得“影响中国书业2008年度风云分销商”。由于书业在2008年公益事业上的突出表现,本次论坛还首次设置了“中国书业首届(2008年度)企业公民奖”,共有39家出版社获选,三大奖项的颁布把高朋满座的晚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原定上午就来参加论坛的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因为临时有要事脱不开身,直忙到夜色苍茫才匆匆赶来,获奖单位的代表从他手里接过奖状后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当主持人调侃说“阎署长颁奖都颁得手软了”时,代表们则“得寸进尺”的提出了另一个要求:“我们还要合影”。对于这些要求,阎晓宏笑着一一应允。欢笑声和着轻柔的音乐声,让人恍惚中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大家庭的家宴。

论坛还是结束了,很多嘉宾专门向商报的工作人员索要刊登有获奖名单的当期报纸,表示要带回去好好收藏。“今年我们好好表现,下次还要评我们啊”,一个代表拿着两个奖状和一沓报纸临走时开玩笑地对记者说。两只手空不出来,他只好再三地回头说着“再见”。是的,“2010书业营销创新论坛”我们会再见!

转企改制与书业企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