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中国式管理”市场渐显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6/11/3 作者:郭娜

\Images\2005-2009\sb061103T0602.JPG

\Images\2005-2009\sb061103T0603.JPG

\Images\2005-2009\sb061103T0604.JPG

\Images\2005-2009\sb061103T0605.JPG

翻查近两个月来的各大书城排行榜,不难发现《水煮三国》、《细节决定成败》、《赢在执行》、《中国式领导》等“中国式”经管经典仍然是上面的常客;北京万卷图书咨询机构之前评选出的“2006影响中国企业管理的十大团购图书”中,“红色经管”如《向解放军学习》也赫然在列,并且排名靠前。在第三极书局经管类畅销书架上,记者也发现了相当一部分带有明显中国元素的经管图书的身影。

“可以说,成君忆《水煮三国》的热卖是‘中国式’经管书开始崛起的标志,而《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畅销则标志着本土经管书已形成气候。”北京博士德文化发展公司总编张明帅如是说。综观如今的经管书市场,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洋经管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一大批本土作者依托本土资源创作的“中国”经管书占领了半壁江山,甚至渐显压倒之势。《细节决定成败》、《中国式管理》、《向解放军学习》等相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如此看来,用“一阵风”来形容这股趋势并不恰当,这像一股暗涌,不知不觉却不可抗拒地席卷着经管书市。

几年前,《谁动了我的奶酪》、《穷爸爸·富爸爸》、《把信送给加西亚》等西方经管神话使“经管”走下神坛,走进了中国大众读者的阅读视野,从小众市场一路成长为一块可以制造销售奇迹的大蛋糕。经过几年的发展,经管书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与“艰深难懂”的洋经管相比,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经管书似乎更受中国读者欢迎。“虽然我们与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中国’经管书逐渐赶超国外经管书是必然趋势。”张明帅说。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十几年来,企业逐渐从靠机遇取胜发展到靠管理取胜。在探索的过程中,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国情,同时借鉴了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经管书无疑会有广阔的市场。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在走访多家书店之后,记者发现,很多“中国式经管书”都是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中汲养,或者结合现代企业案例对诸子百家、帝王之道、甚至禅宗等理论重新解读,如《太极管理》、《周易式管理》等等;或者打破界限,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如曾仕强、余世维等人的管理培训著作。据北大社博雅光华公司推广主管喻涛介绍,自2005年以来,博雅光华公司一共策划出版了7本中国台湾曾仕强的书,加上今年新推出的《中道管理》共8本。不过,在2003年甚至更早,曾教授就通过管理培训光盘为大陆读者所了解。

在谈到策划动机时,喻涛介绍:“曾教授作为台湾知名培训师,在大陆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2005年曾教授在中央二台的‘对话’栏目中接受采访,首先提出了‘中国式管理’的概念,引起了巨大反响。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很快推出了‘中国式管理’的系列图书。”宣传推广方面,虽然曾仕强教授在经管界知名度很高,北大社还是对新书下了不少功夫。喻涛说:“除了在报纸、网站等媒体上发表评论等常规宣传之外,还邀请作者本人在大陆举办多次授课,邀请企业老总听课,以此来推动企业团购。”据悉,《中道管理》上市不到3个月销量就已经突破了4万册。

与曾仕强“中国式管理”系列相似,市场上热卖的其他知名培训师如余世维、郎咸平等人的作品也都有相似的成书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助理王斌谈到余世维《赢在执行》的畅销秘诀时,坦率地说:“这本书最大的卖点是作者,其次是在书评、卖场营销等一般推广手段之外采取了‘点对点’(即讲课、培训)的营销方式。这样做其实成本并不高,但是收效显著。目前该书仅书店零售就超过了20万册,而授权培训机构做教材和团购远远超过了书店零售。”如此看来,培训课程不仅是出版社挖掘出版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广营销的利器。

那么,作者为什么纷纷瞄上“中国式经管”这一题材呢?经管畅销作家、《中国式商道》作者兼编辑古古先生说:“虽然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经管书,但是大多数有分量的都是‘舶来品’,还有很多贴着‘中国式’标签的经管书只是搭造了一个中国的语言平台,内容还是西方的东西。我尽量用中国人自己的语言体系,从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出发,来阐述一种适合各个阶层看的中国式经管理念。每个作者的着眼点不同,对‘中国式经管’的解读也不同。”

红色经管要把握销售时机

经管书架上有一类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封面大都使用大红、明黄等中国色调,字体遒劲有力,一看就不禁联想起中国、共产党、军队等关键词。作为一类特殊的“中国式”经管书,由《向解放军学习》、《向军队学管理》、《保证完成任务》等书引领的“红色经管”势头似乎并没有减弱,仍然拥有广阔的读者群。据悉,《向解放军学习》一书在没有宣传营销的情况下,自上市次月起,即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茅(共6个月),并且开始重印,至今已17印次,即一月一印次,目前累计实际印数为30多万册。该书责任编辑陈飞介绍说,“水土不服”是洋经管比较常见的弊病,这本书畅销主要还是因为与中国的实际结合比较密切。“出版一本经管书很容易,但要出版一本畅销经管书就难上加难了,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切入点的问题。因为经管书的理念并不复杂,重要的是题目出得好,内容结合得好,才能引起读者兴趣,尤其是启动团购市场。”陈飞说。据统计,今年新出的就有海洋出版社的《像红军一样崛起》、人民出版社的《党史商鉴》、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的《向工人阶级学习》、万卷出版公司的《从胜利走向胜利》等数十种。

与从中国两千年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经管书相比,这类书可借鉴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部队的纪律性和组织严密性对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二是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对商战的借鉴价值。海洋出版社海洋文化图书出版中心副主任阎安认为,在力争角度有所创新的基础上,出版这类图书要把握销售时期。

“去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推出了《像八路军一样壮大》;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又在国庆节之前推出了《像红军一样崛起》,目前这两本书的销售都相当不错。”阎安介绍说。随着对“红色”的概念挖掘越来越深入,选题角度越来越多元,预计此类经管书还会流行一段时间。

重解经典需慎重

重新解构经典的《水煮三国》创造销售奇迹之后,市场上又涌现出很多对中国古代名著进行管理学解读的作品,例如当代中国出版社的《麻辣水浒》,经济管理出版社的《水浒商学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的《四大名著看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论语笔记》等等,纷纷从全新的切入点来阐述现代管理理念。然而据记者观察,《水煮三国》似乎是这类书的一个界点,它出世之后至今还未出现匹敌之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经管营销编辑左锐说:“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经管书重在阐述用人之道、权谋之术,但是解释‘科学管理’的很少。我们推出了包括《论语笔记》在内的肖知兴管理系列,希望能对中国的企业有新的启发。”博士德文化发展公司总编张明帅也认为:“商界最应该强调的是规则,最理想的境界是‘双赢’,而不是置竞争对手于死地。比如一部《孙子兵法》,如果过分强调其中的阴谋、权术,就走向了极端。所以,现在我们几乎不考虑此类题材。”由此看来,虽然古典名著为世人熟知,以之为载体阐述经管原理对读者有亲和力,但是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不合适的引申引用也存在引起读者反感的危险,因此对作者、编辑自身素质的要求颇高。

面对目前市场上的“中国式”经管书良莠不齐的现象,大多数受访人都保持乐观的态度。张明帅认为:“经管书的大量涌现体现了一种急躁、追赶的心理,不过这是中国形成自己管理体系的必然过程。”和其他图书一样,中国式经管书要想获胜也必须 “内容为王”,内容上要反映时代的需要和节拍。由此看来,“中国式管理”虽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要形成成熟的中国式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外经管书的市场份额一般在6%~7%之间,而目前中国的经管书市场份额则是百分之十几,今后这类书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有所下降。”张明帅谈到,“不过,虽然市场潜力是有限的,选题却是无限的。”陈飞也认为:“在洋经管、伪经管之后的中国式经管,如果能深入挖掘我们中国的管理经验,应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多年的沉淀,如今的中国式经管图书进入了相对理性的时期,出版社和作者都在结合自身优势,力图独辟蹊径,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的管理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