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中国出版集团走进市场 奏出骄人乐章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5/3/4 作者:马国仓,孙牧

\Images\2005-2009\sb050304T0801.JPG

200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中国出版集团领导在展位上与所属出版社愉悦交流。

\Images\2005-2009\sb050304T0802.JPG

2004年,中国出版集团成功“牵手”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位开了以集团名义战略购权的序幕。

\Images\2005-2009\sb050304T0803.JPG

2004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集团展台气势恢宏。

\Images\2005-2009\sb050304T0804.JPG

2004年5月,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公司后,首次亮相全国书市。

2002年4月9日,中国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出版改革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但与国外发达国家许多综合型文化出版集团不同,冠以“中国”二字的中国出版集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特色之一是靠行政推动使之形成为集团,其发展必先有“物理变化”后有“化学变化”;特色之二是中国出版集团现阶段主业较为单一,所属成员单位多为图书出版发行单位,这些单位除主营图书出版业务外,出版经营期刊业务和少量电子音像业务;特色之三,由于专业分工的原因,这个集团基本没有中小学主课教材,也很少出教辅,主要靠一般图书,所以不像一些省的集团那样有充裕的后备资金。

200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出版集团正式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仅仅两个字的增加,标志着这家几乎囊括所有资深老牌出版单位的国内最大的出版产业集团成为了我国第一家具有企业身份的出版单位,这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出版集团成立两年多来,保持优势,发挥优势,面向市场,积极改革,具备了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外在元素和内在条件。目前,中国出版集团即将迎来三周年生日,跳跃式地回放中国出版集团成立近三年的市场作为,我们可以欣赏到——

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成功扮演″文化企业改革试点单位″的角色,如何成为众望所归的″主业突出、多媒体兼营、实力雄厚、效益一流的出版物生产发行基地″和″对外文化交流窗口″,成为中国出版集团起步发展阶段必须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将多家老牌成熟的出版单位联合起来,打造中国出版″航母″,这样的改革对中国出版业来说,虽然无先例可循,但对于强强联合的中国出版集团而言,有一样是明确的,那就是改革不能把原来的优势改没有了,而是要在保持原来优势的基础上,发掘发挥出新优势来。因此,在两年多的摸索与实践中,在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与支持下,中国出版集团通过实施″资源整合、结构调整、业务重组″的战略规划,坚持正确出版导向,深挖丰厚出版资源,全方位实施精品战略,成功挺拔出版主业,不但实现了整个″集团″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更为下一步发展成为角力国际文化市场的现代大型文化企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围绕大事服务大局发挥出版“国家队”作用

2004年8月10日,全国出版工作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集团在会上就“坚持正确出版导向 抵制低俗出版之风”向全国出版界发出倡议:“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使命感,共同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抵制低俗出版之风的滋生和蔓延,捍卫出版工作者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的光荣与崇高”!

上述文字不但是中国出版集团的倡议,同时也是其身体力行的积极实践。不是吗?每逢党和国家大局大事的宣传、纪念活动,我们总能看到中国出版集团在业内一马当先,庄重、大气的身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中国出版集团及时组织安排纪念图书的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五周年大事记》、《共和国事件记述》、《可爱的中国》等精品力作,忠实记录了建国55周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领域的辉煌与变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出版业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向祖国母亲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了“百年百种重点图书”进行纪念,中国出版集团共有《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邓小平》、《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二十讲》等8种图书入选。藉此之际,中国出版集团还组织了“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年中国出版集团优秀出版物展销活动”。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的重点图书和优秀出版物展销活动,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光辉一生,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了力量。

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活动中,中国出版集团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出版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学习读本》、《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等一批学习宣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的出版物,及时满足了全国人民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

全国图书订货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全国书市等业界盛会,中国出版集团统一组团参展,向国内外业界同行展示了不同凡响的集团形象和出版实力。其精品出版物群的大规模集中展示推出,震撼人心。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引领了健康的出版风气和出版潮流。

利用丰厚出版资源 重大工程凸显实力

2004年6月9日,备受瞩目的《鲁迅全集》(18卷700万字)修订工作完成全部分卷审议定稿,意味着融会了20多年来鲁迅研究新成果、新资料的新版《鲁迅全集》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32卷500万字,将于年内全部发稿。意味着一部高质量百科全书即将问世。

新版《鲁迅全集》只是中国出版集团承担全国性重大出版工程项目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工作在国家“十五”出版规划中表现得更为直观和明显,中国出版集团所属14家出版单位,有11家承担了出版项目共计94种。这94种出版项目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二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柏拉图全集》、《康德三大批判》、《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全清词·顺康卷》、《陶渊明集筏注》、《欧阳修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雕塑卷》、《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等众多重大出版课题。课题涵盖内容丰富,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辞书工具书、古籍等多门类,绝大多数项目不调动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合力难以完成。中国出版集团迎难而上,在管理、时间、资金上给予支持,确保重点项目高质量顺利完成,为繁荣出版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还继续申请增补承担了19种出版项目。

那么,能够承担百余项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所属成员单位个个羽翼丰满的中国出版集团,如何进一步深挖作者资源、版权资源、编辑资源和品牌资源,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在集团层面上打造宏篇巨制?

“中国文库”的策划出版做了有益探索。

“中国文库”力图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中国出版业绩进行宏观回顾。其所收图书,可以代表新中国出版物的最高水平,“经典、工具、必读、必备”,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备像工具书一样可供查考、翻检的价值。“中国文库”分设哲学社会科学、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综合·普及类、汉译学术名著、汉译文学名著等8个类别,计划出版图书1000种,每年出版一至两辑,每辑约100种。

中国出版集团拥有大量的学界泰斗、文学艺术大师、著名专家学者的不朽著作。这些著作,以往曾深受读者欢迎,经久不衰;这些著作,承载着中华民族一代代绵延不息的奋斗精神,折射着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的风雨历程。她们曾经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积极的政治、文化、学术和社会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文库”这一浩繁的重大出版工程,只有中国出版集团才有气魄策划,并依托所属出版单位出版资源去实现。目前中国出版集团已逐渐邀约国内其他出版社,将其能代表国家水平的著作推荐到《中国文库》中来,共同完成这一宏大工程。

“中国文库”的编辑出版工作,可视作中国出版集团的标志出版工程,是中国出版集团实施“资源整合、结构调整、业务重组”,壮大整体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文化建设意义。

出版重大工程体现中国出版集团的实力,也显示中国出版集团的魅力,更凸现中国出版集团的品牌竞争力。

实施精品战略品牌与营销双赢

2003年,中国出版集团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出版奖项112项;2004年,中国出版集团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出版奖项81项。

200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新闻出版总署向社会公布了百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图书,中国出版集团有12种图书入选……

这些数字,标志着一个出版集团出版物的厚重和高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经济压力越来越重,出版社的注意力、兴奋点容易比较多地放在如何取得更丰厚的经济效益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中国出版集团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不论怎样改革和建立机制,多出精品,打造精品出版物这个出版业永恒的主题不能变。能不能多出优秀出版物是一个出版集团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中国出版集团作为出版业的“国家队”,要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多做贡献,要下大力气打造能够流芳千古的标志性出版物,下大力气多出导向正确、健康向上、雅俗共赏、服务社会的精品出版物。

中国出版集团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建立、细化、完善了集团管理层面上的书稿审读制度、年度选题策划论证制度、重大选题申报论证制度、图书期刊评奖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年度“双效”业绩考评制度、出版单位副职竞聘上岗暂行办法、市场信息调研制度等一系列出版管理制度;在原有专业分工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分门别类指导集团所属出版社将传统、擅长的领域做深、做细、做透,形成别人无法模仿和替代的专业特色,打造本专业最高水平的标志出版物;通过多元开发、战略购权,丰富出版品种,完善专业结构--从而保证了全集团范围内精品出版物的大量涌现和异彩纷呈,进一步夯实了“全国最大精品出版物生产基地”龙头老大位置。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版权贸易的团队,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单位积累了丰富的版权贸易经验(2002年、2003年版权交易总量均为千种左右)。作为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发挥集团整体优势的战略购权策略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完善图书品种、调整出版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2年6月,中国出版集团与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引起业界热切关注——这是中国出版集团以“集团”名义战略购权的开端。双方将从多方面展开合作:这其中包括商务印书馆在未来3年内将至少翻译出版150种哈佛商学院管理类图书。商务印书馆据此将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经管类图书出版基地之一。

瞄准国内市场尚未有规模购权科技出版物的空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近两年来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大举引进科技类图书、期刊,购权图书品种累计超过图书出版总量的75%,购权期刊品种累计超过1000种,从而成为国内版权引进意义上的“千书大社”和“千刊大社”。

目前,中国出版集团已组建专业版权公司,搭建版权贸易平台,继续在重大版权经营上寻求战略合作,以求与合作方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

在制度保障和以上战略管理指导下出版的精品出版物,何以见得被学术界、广大读者所认可?综合考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奖评优活动被业界首肯是一条较为重要的衡量捷径。

2003年,中国出版集团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出版物奖项112项。其中,国家图书奖13项,“五个一工程奖”2项,国家期刊奖2项,国家级专业奖和省部级奖,包括国家辞书奖、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全国优秀科普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全国引进输出版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全国优秀文艺音像制品奖、国家艺术图书奖,及香港印制大奖赛“包装印刷其他物类冠军奖”和“精装书刊印刷优异奖”等奖项 95项。

此外,前身为“署直出版单位图书奖”的“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2003年评出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15项,单项奖及荣誉奖39项。

根据初步统计,2004年,中国出版集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出版物奖项81项。其中:国家期刊奖4项,国家音像制品奖2项,国家电子出版物奖1项,中国图书奖5项,有53件作品被评为全国书籍装帧艺术评奖“优秀作品”,14种图书被评为“引进输出版优秀图书”,2种音像制品被评为“百种优秀音像制品”。此外,有8种图书入选“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百年百种重点图书”, 12种图书入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百种优秀图书”,18种图书入选“2004知识工程推荐书目”。

2004年,中国出版集团还举办首届“中国出版集团期刊奖”评选活动:4种期刊荣获荣誉奖,22种期刊荣获单项奖。中国出版集团共有47家社办期刊。《新华文摘》、《英语世界》、《当代》、《连环画报》、《文史知识》、《三联生活周刊》、《荣宝斋》、《人物》、《钢琴艺术》、《音乐研究》、《读书》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期刊。期刊评奖是中国出版集团精品期刊发展战略之一,对于培育集团精品期刊群,增强集团核心业务竞争力意义深远。

中国出版集团精品图书大量涌现。其中,重大出版项目、唱响主旋律和原创作品,如人民出版社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水乳大地》、商务印书馆的《中国艺术百科词典》、中华书局的《清代蒙藏回部典汇》、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的《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祖国·春天·赞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三千工程”(千书、千刊、千盘授权引进出版物)等;雅俗共赏的大众读物,如中华书局的“正说系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三联精选”系列、现代出版社的“成人漫画”系列;发挥品牌规模效应,如人民出版社的“红色经典”系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著名译插图本”系列、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百科全书”系列、商务印书馆的“汉语工具书”系列等等,都是在整个出版物市场和专业分类市场叫得响、卖得火、几乎独占鳌头的知名大牌。这些知名品牌出版物图书市场销售业绩骄人,如《新华词典》(修订版)发行量超过150万册,《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发行量超过200万册,《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发行量超过25万册,《正说清朝十二帝》超过10万册,《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发行量超过10万册……

北京开卷图书信息公司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出版集团2003年、2004年动销品种比重连续两年位居各大出版集团之首;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零售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2003年市场占有率为7.87%,超出第二名3.78个百分点;2004年1~11月份,市场占有率为7.42%,超出第二名3.97个百分点。各细分图书市场中,社科类、汉语工具书类、文学类、英语类、法律类、美术类、时政类、音乐类、心理自助类等九大类图书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8%、60% 、12%、20%、1.2%、8.3%、10%、24%、2.1%,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出版物品种收益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几乎在各类图书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堪称观测书业发展态势的风向标。

集约发行与营销优势 国内国外两翼齐飞

中国出版集团在发行方面提出“两翼齐飞,中间开花,四通八达”的思路,促进了发行的发展。据中国出版集团最新统计信息显示:2004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0.97亿,比2003年又增长了2.26亿多元……

中国出版集团高度重视发行与营销工作。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事出版工作尤其是对中国出版集团这样的大型出版企业而言,不仅要有丰厚、充足的品牌产品,还要依靠强有力的发行体制、营销机制和集约化的运作模式,将好书、精品书,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送到读者手中,获得充分的市场占有率,才算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国家主力、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

两年来,集团各出版单位一方面着力打造品牌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发行工作,产品线与营销线构成一脉相承的整体发展战略:强化发行与营销意识,变好酒不怕巷子深的经营之道为好酒也要走出巷子,在市场上打拼的理念,在市场上练就品牌社的营销功夫;拓展发行渠道,广布销售网络,由中心区域向更广泛的地市区域“铺货”,走品牌产品加品牌社再加品牌性服务的经营之路;完善宣传与推广机制,利用全国书市、全国订货会、国际图书博览会、大型纪念活动、地区图书博览会等各种机会,统一组团参展,塑造形象,营造气氛,开展营销活动,以集团整体的宏阔气派与出版单位的品牌影响力,赢得读者赢得销售商赢得市场。

中国出版集团自成立以来,不失时机地出台了包括积极建立起与集团地位相适应的品牌销售渠道网络,制定集团的集约化发行与营销战略,组建发行集团,整合发行和进出口业务,充分发挥中国出版集团在国内图书批发、书报刊进出口、零售网点和派送系统方面的优势和渠道资源等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发行工作的重要举措。组建了由中国出版集团控股的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公司制定了战略发展格局,提出了“两翼齐飞、中间开花、四通八达”的发展思路。即国内分销连锁系统是“两翼齐飞”中的一翼。出口业务形成“两翼齐飞”中的另外一翼。“中间开花”是指要建立强大的中盘业务,以支持两翼的齐飞。“四通八达”是指新华发行集团的信息网络系统,只有建起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系统,才有可能使中盘和两翼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活起来。

2004年7月15日,我国第一个海外连锁经营网络——中国出版集团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海外连锁经营网络正式启动,它包括两大系统:一是在全球主要地区设立中国出版集团海外办事机构,二是建立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的海外连锁书店系统。在这一网络中,隶属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的海外分公司、代表处共有7家,书店2家,它们分布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形成了我国海外最大的书刊进口网络。而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所掌控的海外书店、音像店,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加之对外出版贸易总公司参股的并与之形成业务联盟的新加坡大众集团下辖的数百家直营与加盟连锁书店,形成了我国图书出口的最大网络。以上述两大系统为基础,按照集团的整体战略构思,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启动建立集团的海外连锁经营网络,进而逐步完成新华发行集团的海外业务布局。

2004年8月5日,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又正式启动国内出版物连锁经营网络。国内出版物连锁经营网络,是以新华书店总店的批销中心和配送中心为核心中盘,以总店的自营书店、合资书店、加盟书店、关联书店和集团所属出版社的社办书店,共200多家图书和音像书店、书城、卖场为基础,结成网络,制定统一宗旨,悬挂统一标识,协调运作、有序扩张,以尽快建成覆盖全国各大区域的销售网络系统。新华书店总店已在四川、辽宁、上海建立了成都分公司、辽宁分公司和上海分公司,负责西南、东北和华东市场的辐射和拓展,还将在陕西、广东和湖北等地继续建立西北、华中和华南分公司,完成全国区域中盘的布局。此外,还在国内十余个省市区建立自营、合资、加盟和关联连锁网店近100家;可即时利用的连锁卖场资源100余家,初步形成国内连锁网络近200家。如果说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海外连锁经营网络标志着中国出版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迈出实质性步伐,那么,国内图书连锁经营网络则是要利用中国出版集团整体转制为企业的契机。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新华书店总店的股份制改造项目完成注册,已经正式启动运营。股份制改造,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发行渠道,优化发行资源的举措,将推动新华书店总店这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店、大店焕发新的活力。

新成立的股份公司将充分利用总店在全国发行业的主导地位和品牌与地缘资源,利用新公司体制与机制上的优势,充分利用人才的优势,整合社会的多种资源,将出版发行、物流销售各环节密切关联、高度统一,以提高整个公司的核心效益,使新公司在几年的发展中,成为全国的核心中盘。新公司将形成以北京为核心,面向全国的网络和社会书业网络辐射的全国性销售网络。两个连锁经营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又可以通过打造国家级的出版物生产发行基地,进而有效提高集团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整体竞争力。这些都将会在集团下一发展阶段进一步增强实力,为平稳过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发展成为角力国际文化市场的现代大型文化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国出版集团的发展,正是靠所属出版单位各类品牌产品的支撑,靠集团各出版单位发行机制的拉动,同时,靠逐渐集约化的发行优势、灵活的营销机制的保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在出版主业经营方面,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已日渐凸显,基本具备了多种品牌共存、综合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显示出一个即将转制为现代文化企业的大型出版机构的无限生机。(本文转载自2005年2月24日《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