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中国经济学人物推荐榜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6/8/29 作者:梁捷,李华芳,文萱,雨轩,钟伟,陆斌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01.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02.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03.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04.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05.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06.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07.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08.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09.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10.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11.JPG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12.JPG

五年来编辑负责书评财经版,国内经济学家,下面这些人和他们的书在版面上出现最多了。借用了遗传学上"杂交原理",虽然他们学术地位和研究领域各不相同,我还是想打通他们之间的隔阂,将其一起呈现给读者,算做借BIBF之机的一次梳理和总结。他们的作品和人热门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的基点:作为思想的传播者,他们知道第一要务不是阐释自己的理论,而是拿出了有价值的东西奉献给读者。所以最后两位虽不能算做经济学界的人物,但是基于上述考虑,也入选了。虽然编辑很努力,但总是挂一漏万,请读者多多原谅。

吴敬琏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13.JPG

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法律与经济研究所学术与管理委员会两主席之一。

吴敬琏是我国建国以后培养出来的第一批经济学家,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同时在国内最早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市场化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人称之为"吴市场"。

从早期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开始,吴敬琏教授便执着于市场化改革理念的倡导,并先后引进翻译了大量优秀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其间在不同的时期,他强调不同的重点以推进社会各界对市场的理解,如建设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等等。

吴敬琏进入公众视野是2000年后,他先后对证券市场的黑幕进行抨击,引发激烈的争论,一度被称为"中国经济学家良心",也因此连续当选为2000年和2001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因体制不健全而造成的各种矛盾逐渐突显,质疑市场化改革的声音不断,力主市场化的吴敬琏也饱受批评。然而这种情绪化的思维有时失之草率,在最新回应贫富差距的谈话中,吴认为居民收入的不平等主要是因为机会不平等,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对社会资源的垄断,要改变这一切,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把社会资源的使用权从那些垄断部门解放出来,坚持市场化仍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

温铁军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14.JPG

管理学博士,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职担任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农业部农研中心特聘专家等。

温铁军是国内著名农村问题专家,人称"温三农",更有媒体冠以"中国九亿农民代言人",对三农的持续关注使他提到了大众的认可,因而获得了2003年的央视经济人物。在他的研究思路中,三农前驱杜润生先生和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三农研究和宏观经济两方面有重要影响。

在山西插队11年的经历是温铁军开始关注三农的起点,随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的熏陶,则逐渐形成了他研究三农问题的方法--强调社会调查和用事实说话。他反复强调三农问题不应从理论到理论,必须走出书斋,扎扎实实地调查研究,才能谈得上开出方子。他判断中国的"三农"问题源自两个主要矛盾:一是人、地关系紧张,二是城、乡二元的体制矛盾,这两个矛盾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而现在农村改革也只是走了半步,只解决了生产队以下的生产关系问题,这导致现代化的上层制度架构与基层经济现实产生严重错位。

温铁军和主流经济学家有所不同,他认为三农问题不仅仅是市场的问题,在土地所有权的争论中,他认为要维持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反对土地私有化,因为这样做才能保护农民的利益。而在最近的新农村建设中,他则提出建设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让农民组织起来,让农民代表农民,因为农民的利益是什么,农民的需要是什么,只有农民自己知道。

张维迎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15.JPG

张维迎早年曾在国家体改委工作,随后赴牛津大学读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等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领域有广泛的影响,是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

从在国家体改委工作开始,张维迎一直参与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的政策制定,比如他是最早提出并论证价格双轨制改革的学者等等。1994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学工作,长期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等的研究,在政府经济政策制定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其间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改工作小组组长,他主导起草的改革方案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当时争论激烈。

而张维迎更大的争议则来自于2004年开始的郎咸平和张维迎的论战,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先后都不同程度地作了发言。张维迎认为由各种团体形成的舆论,打着保护国有资产、中小股东权益的旗号,不遗余力地否定过去十年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这种舆论无助于国有企业改革,更对中国企业生存发展有极大的危害。张维迎的思路是不带价值判断,纯粹的市场逻辑的产物,这使得他的理念和大众产生了冲突。在这种冲突中,他认为一个学者最难是敢面对大众舆论保持独立性,而这恰是学者要坚守的品质之一。

汪丁丁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16.JPG

汪丁丁早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获得"数学与系统科学"方向的硕士学位,后在夏威夷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大经济学院。

汪丁丁是最早向国内引介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很早就提出了用博弈论的工具来研究制度转轨与制度变迁,考虑人与人交往而产生的复杂作用,从而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解。他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巴泽尔等有很深的交往,故而他对新制度经济学的阐释也称得上是国内最为准确和全面的。

1990年代起,他率先挑起关于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讨论,在学界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汪丁丁认为道德是市场经济作用的基础,在整个转轨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他这些年来也一直在《财经》杂志开设名为"边缘"的专栏,表达了经济学家对社会问题的道德关怀。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大潮中,汪丁丁最早最全面地分析研究互联网本质特征。他身体力行地通过网络来学习、教育,不但归纳出网络时代知识发生的一般特征,还宏观地讨论了网络对未来生活、文化乃至思维方式的影响。

2000年以后,汪丁丁逐渐转向跨学科的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一方面他通过钻研脑科学和心理学来研究人类理性思考的本质,一方面他开始转向政治哲学和新政治经济学,思考社会转型的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基础。他的经济学随笔表达出很多未竟工作所包含的学术思想,文笔优美,影响深远。

韦 森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17.JPG

韦森原名李维森,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目前任教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

韦森从1980年代起就致力于研究中国经济的制度背景。1990年代末期回国以后,他开始系统研究与梳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重新阐释了哈耶克、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学者的重要思想,得出一系列重要结论,《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就是他这段时期研究工作的总结。

同时,韦森开始转向伦理学研究。他以英国功利主义为主要研究目标,研究范围包括了古典功利主义一直到晚近的以《正义论》为核心的道德哲学范式,全面讨论道德哲学与经济学内在的紧密联系,并且以此为基础表达他对社会现实的制度变迁过程的看法。

韦森多次从法律、文化、思想等角度讨论社会制度的根本结构,最后选择从语言学入手,从语言交往来研究社会交往,从语言结构研究社会的组织结构。在这些领域里,韦森发表了一系列综合研究语言哲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论文,在经济学界和文化界都有很大反响。近年来,韦森又转入中西经济史的研究。他广泛阅读中西经济史料,研究土地制度、城市制度、契约制度等,致力于从中提炼归纳出大规模制度变迁的深层规律。

此外,韦森还一直注重前沿学术专著的引介,主持翻译了一系列以博弈论等较新手段来阐释制度变迁的专著。其中不乏名家名著,广受学界欢迎。

周其仁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18.JPG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研究的题目包括土地产权和承包合约、乡镇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

如果说"厉股份"、"吴市场"可以用来指代厉以宁和吴敬琏的主要观点和贡献,那么对周其仁来说,"周产权"就是最好的称呼了。

从跟杜润生做农村调查研究开始学术生涯的周其仁,对真实世界保持最深沉的关注,他在《产权与制度变迁》一书的封底上写着:也许因为头脑和心智被真实世界里有待解释说明的现象充斥,我对在想象的约束条件下表现高超智力的学问一概没有兴趣。也正是出于对真实世界的兴趣,周其仁出版了《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来阐明自己的研究,为什么采用经济解释以及如何应用。一直困扰周其仁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冷天农民在公家的地里睡觉而回到自家地里拼命干活。周其仁最终找到的解释是土地的产权制度不同。同样的人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激励不同,行为结果也截然相反。

由产权入手,周其仁顺理成章地对"公有制企业"产生了兴趣,发现公有制企业没有最终的负责人,进而坚持不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得自真实世界的理论也让周其仁在当年的电信改革中一展身手,尽管最后体制约束下的改革并不尽如人意,但产权的思路在电信分拆中还是起了关键作用。

周其仁的思想主要来自科斯与张五常的新制度经济学,尤其是产权学派,不管是针对农民问题的《农民收入是一连串事件》还是针对电信改革的《数网竞争》,产权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不夸张地说,对中国真实世界的经济观察多、思考深的,周其仁当数第一人。(以上文字由梁捷、李华芳等提供)

梁小民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19.JPG

1943年出生,山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退休前曾任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梁小民教授可称在中国普及经济学的第一人。虽然写普及性经学读物的经济学家,梁教授不是第一位,但他是最高产的一位,也是坚持得最久的一位。凡是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学习经济学的莘莘学子,许多人都读过梁教授翻译的经济学教材。而如今,梁小民的经济学普及读物,更是畅销的保证。以至于很多人把他称为"大众经济学家",一句话,他的书大众爱看。梁教授从不在自己的著作中堆砌很多专业名词,虽然他对各种西方经济学概念了如指掌,聊起西方经济学家的故事如数家珍。他把每一本书都当做科普读物来写,只求生动有趣,让更多的人读懂。比如他出的《经济学是什么》一书,就可以让上小学的孩子和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看懂。除此之外,梁小民还用各种各样的精妙寓言来讲述经济学的道理,诠释经济学的现象。例如他的《寓言中的经济学》。在他看来,寓言的道理是很深的,寓言和经济学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来自现实生活,寓言可以生动有趣,经济学也可以丰富多彩。梁小民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经济学畅销书作家。他认为,畅销书并非低俗化。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只有内容严肃并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才有资格成为畅销书。(文 萱)

钟 伟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20.JPG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际和国内科研或政策咨询课题。

这个人,看一看他的文字就足够了,和他聊天是很乏味的事情。的确如此,他仅仅活在文字之中。我没有听说他自称过"经济学家",但常常认为自己是个比较另类的教师,而写字和农民种地一样,都是人最主要的谋生手段而已。

既然写字,就难免会从阳春白雪写到下里巴人,因此钟伟的作品,从严肃的学术八股,到带有亨利·米勒味道的恣情短文,乃至于不留情面的各种书评都不少。比起他满口术语的专业书,我更喜爱其随意挥洒的文字,其间不经意流露出一种仿佛可以旁观社会、旁观自己的悲观。

我曾经问钟伟,许多学者满天飞,他读书、写作是否主要在飞行途中?他笑笑说,除了基层调研和必要的演讲,他是个"专门在家"的"专家",喜欢在一堆书中匆匆浏览,然后集中精力读一两本好书,因为只有和智者对话才能享受思想的盛宴,否则就会成为兼收并蓄的书虫。我又问他如果能不以卖文为生,他会怎样生活,他的回答是:最好的人生,是不以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就能以无所事事的姿态,等待一事无成的归宿。

(雨 轩)

何 帆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21.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曾赴哈佛大学进修。研究领域:国际金融、中国宏观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学。

观察一下何帆的成长路程。本科是在默默无闻的学校,硕士和博士在社会科学院,然后到哈佛呆了几年,并最终回归到社科院做学术研究。作为1970年代出生的人,何帆首先要做的,恐怕还是在高蹈理想之火前,先拯救自己的生活。

何帆说他感谢那些厌恶他的人,因为他对于他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他的文字,显示了一种沉稳的自信。如果说偶尔意气,他会在书评中,说大名鼎鼎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没有恢弘的气势,没有精妙的思辨,没有思考的趣味,也没有对人生的藉慰。

何帆的书和他的为人一样,平静常有幽默,偶而张扬。他喜欢用歌德的名言,说"凡是能够给我们自由但是不教会我们克制的,都是毁灭性的"。我却常常以为放纵才是克制的边界。相信他和我一样,从来不会关注那些自己心血铸成的文字的归宿,我们所有东西都付之流水,任他浮沉。(钟 伟)

夏业良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22.JPG

先后获得安徽大学文学学士、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6月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最初熟悉夏业良先生名字,是多年前在一种专门刊登现代经济学译文的杂志上,其译文常常作为重头文章放在首篇,并且原稿都是像阿罗、斯蒂格利兹这样的"牛人"亲自授权并惠寄与他的。因此,在引进与翻译现代经济学成果方面他算是个年轻的"大家"。这一印象后来在读了他翻译的《经济学方法论新论》、《全球化及其不满》等名著后得到了强化;与张五常的那场争论尽管至今学界见仁见智,但夏业良至少奠定了一个富有锐气同时有独立思考精神的经济学者形象;后来读了不少夏业良先生的随笔集,如《制度是怎样炼成的》、《经济学不能承受之轻》等,领教了夏先生在把握现代经济学精髓并以通俗的语言传递给普罗大众方面的功夫;在译书、写书的同时,夏先生还荐书、评书。他写的书评的特色是,能准确地将他所荐经济学书籍的核心内容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来,并对作者及著作相关背景作铺陈,在兼具思想性同时以知识见长,而不像有些学者书评"拿别人的酒浇自己心中块垒"以思想见长但对原著的忠实欠缺;还值得一说的是,夏先生在经济学界绝对是个热心人,常利用自身资源为大家服务,因此,大家都愿意与他交朋友,而且是那种关系很铁的朋友!(文 萱)

卢周来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23.JPG

经济学博士;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专栏作家与财经著作评论人。

卢周来近年来主要作品围绕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问题展开讨论,试图关注这个社会中身处贫困或低层人群的利益诉求,他是在中国大陆最先提出"要关注穷人的经济学"命题的第一人。曾先后出版过《穷人的经济学》、《游戏着经济学》、《边缘的言说》等随笔集。其文字以思想性见长。往往观点鲜明,但行文却理性克制;学理丰富,但表述却十分大众化;曾一度自称"非主流经济学家",但论证框架却符合现代经济学精神,同时也不妨碍字里行间充满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这些随笔与评论具有雅俗共赏的品质,不仅在学者圈内引发持续反应,而且同时被各种大众媒体广泛转载。读者反应认为,读卢周来的文字,不仅可以像阅读一般经济学普及读物一样,使非专业读者从中学得经济学的"三招两式",从而去释放面对"经济学时代"不具备经济学知识所带来的"压迫感",而且还可以从中及时跟踪中国大陆知识界所关注的前沿话题,同时,更能体会到作者一贯倡导的"经济学者在中国不仅仅要以知识更要以良知参与现实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文 萱)

吴晓波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24.JPG

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

说起吴晓波,总会有人联想起《大败局》,这是吴晓波的成名之作。这部被《经济观察报》评选为"影响中国商业界二十本书"之一的经典著作,开创了财经创作和研究的一个新模式。但正如茨威格所说的:一个人在生活中的经历,远比一本书所能写出来的要丰富得多。

现实生活中的吴晓波更加富有戏剧性。1992年,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他跟同班好友秦朔(现《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都被保送上研究生,但两个人都选择了放弃。吴晓波回到杭州,在新华社当了12年财经记者,之后他又离开新华社,到《东方早报》做副主编。2002年,吴晓波联同六位国内知名财经人士共同发起创办了蓝狮子,后者是专注于中国本土原创财经图书出版的策划机构,现已成为中国知名的财经图书品牌。

在不断确定事业方向的过程中,吴晓波的创作也日益成熟。在《大败局》之后,他又先后创作出版了《非常营销》、《穿越玉米地》、《被夸大的使命》等多部著作,而今又在从事《中国企业史》的写作。在吴晓波的财经文字里,你常常能读到财经以外的思考,这也是他的独特魅力所在。(陆 斌)

胡 泳

\Images\2005-2009\yd060829T0325.JPG

湖南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瑞士兰德学院硕士。所学专业为英语、新闻学与管理学。长期从事媒体工作。

胡泳是洞察数字社会的重要性并将其引入中国人生活的第一人。他翻译的《数字化生存》(1996年海南出版社)被评为改革开放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生存观念的革命;他写作的《网络为王》(1997年海南出版社)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专著,并由捷幼出版社在台湾推出,被誉为"了解网络发展最翔实的一本书"。"数字化生存"、"网络为王"成为当代中国流行语,胡泳也因此成为推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最有影响的启蒙者之一。

此外,胡泳有多部作品问世,开国内网络经济及网络文化观察与研究之先河。著作包括《时代英雄》(1997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另类空间》和《我们是丑人和Luser》(1999年海洋出版社);译作包括《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1998年海南出版社)、《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1999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文 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