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读者为什么买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书?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3/20 作者:谭玉玲,李婕妤,萧涛,周志文,吴昆,王甜,范婧婧,张灵,王兰,朱志威,谭潭

我们针对如下问题在读者中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1.你购买图书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研究、考试还是其他?为什么?2.图书的价格贵还是便宜?大体判断一下,物有所值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3.购买图书和其他消费品一样吗?如衣服、食品、汽车等等,比较一下?为什么?4.你理解图书等文化产品的公共责任吗?你怎样理解?具体指哪些?5.以你的理解对当代出版界作一个大致的判断,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调查对象有正在读书的大学生、研究生,也有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上班人士,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但发人深省:80%的受访对象购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

我们都知道,人文阅读为主、实用阅读和休闲阅读为辅的阅读才是健康正常的。可我们的情况恰恰相反,从而造成了过度依赖教材出版和功利性阅读为主的畸形局面。出版在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中,摆在出版人面前更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出版一批又一批满足大众阅读需求,同时又能沉淀下来的精品著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首先刊发对读者的调查问卷,是因为,在过去,读者是我国出版业长期忽略的重要一环;在出版进入市场以后,大众的阅读需求又被出版业忽略。当阅读率下降成为威胁出版业的一大问题时,出版人不应该埋怨读者,而要从自身找原因。因为下降的不是读者的阅读热情,而是出版人生产满足大众阅读需求产品的热情。

我反对购买看过一次就没有用的书

\Images\2005-2009\yd070320T0201.JPG

■谭玉玲(研究生)

我买书的各种目的都有。首先考试书是最主要的,其次是写论文的需要,当然更离不开学习。不过,我所指的学习是泛义的。虽然我学的是中文,但我买的书很杂,什么《时间简史》、《埃舍尔图典》、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梦的通俗书籍、塔罗牌的释义、人类学经典著作集、世界各国文明史等等,这类书一般全彩印刷,装帧得很漂亮,但也是我最舍得花钱买的书。因为集兴趣、文化、经典于一身,我觉得好好收藏的话可以流传给后代阅读,所以再贵我也觉得值。而为了考试、论文等原因而买的书,我觉得越便宜越好,不买借来复印也可以。另外,我已经很少买畅销书了,特别是小说,由于在学校,很多小说都能从图书馆读到,没必要乱花那个钱。

文化应该是增值的,我反对文化用来消费的说法。需要精神粮食的话,不一定要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甚至看动画片都比读畅销小说更好、更有深度、更能让人思考。比如日本的动画《虫师》就很有深度。

我阅读的图书中还包括生活常识的学习。总有些知识是能改变你生活的,而你在学校、长辈、经验中是得不到的。比如处理人际关系类的:还在读高中时我就买了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全3本;又如处理情绪、调节心理健康类的:关于EQ的、还有人格心理学的通俗读本,我甚至手头有一本《女性趣味心理测试全集》,觉得这些书都可以一用再用,不是快餐看完就没价值。另外,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关于梦的通俗心理学书籍中,有些书有附注梦的内容的关键词和它对应的象征含义,及其在书中对应的页码,可以看到详述的内容,可以当做字典用。像我们这种出生在1980年代的人,如果生活环境相对稳定,不用太为生计奔波,闲下来要了解的,大多是跟自己有关的东西:如何提升自己的素质;而不是了解外面的时事政治等等。还有一些辞典类的工具书,知识分子必定人手一份的啦。比较得意的是近年来买了一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既可当辞典用,又可当休闲书,增长见闻,有趣有益。不过下一个人生阶段,我会重点买一些教育子女、儿童心理、烹调、健康等书籍。父母在我这个年龄,买的书也大多是这类的。

在此强调的是,我个人反对买看过一次就没用的书。但我会买几米、村上春树的书,因为这些书可以释放我的情绪,在其中找到精神共鸣。它们虽然是畅销书,但不是快餐文化消费品,因为它们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一类人群的心声,而这个时代、这类人群必将延续下去。这类书也不一定是当代人写的。像我手头有一本《苏轼词》也是为了情绪释放的目的买的,因为很多情绪古今皆同,很多今人写的却不一定有共鸣。

至于书吗,为考试、论文而买的资料看完就没用,肯定越便宜越好,甚至复印也可以。这类书宜精不宜多,不必花太多钱。买得最贵的,肯定是以上说的第二类啦,具体原因看上面,简单总结一句原因就是:它们从属于我的那一刻,一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都是我的精神粮食,不会过时,可以让我活得更好。

购买图书和其他消费品应该说不一样。可能我有藏书的习惯吧,假如一本书没有收藏的价值和持久(10年以上)的功用,除非是为了考试论文等必要的目的,否则一般我是不会买的。其实买衣服我也是这样的态度。万物有灵,如果你没法好好对待一样东西,比如喜新厌旧,过时就抛弃它,那就不要拥有它。

对出版的文化公共责任不是很明确,大概是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素质吧,起码做到不妖言惑众、不传播不健康的有害的知识和信息。出版社要了解各个阶层各种读者的阅读需要,先普及、再提高。

老实说,我个人觉得当代出版界的状态不够理想,原因就是快餐消费品多,真正值得收藏的书越来越少,难得见到一本,只好马上购买,怕错过就见不到有得卖。可能由于多媒体的普及吧,很多时候即使由于以上列举的原因也不必买书,网上多得是资料,如今走进书店,很难提得起兴趣买书。原来闲着无聊会买畅销小说解闷,现在发现还有电影、动画、音乐、运动等方式,因此阅读也渐渐减少了。而目前出版界很多困境可能是由于社会、文化、历史各种复杂的原因造成的,这或许是出版事业在人类生活变革过渡阶段中的一个现象,会不会随着网络的普及而消失,还是转变成另一种形式?人们都在期待着。

出版社过分注重图书的商业性?

\Images\2005-2009\yd070320T0202.JPG

■李婕妤(职员)

我买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因为在现代生活中,需要接触的新鲜事物很多。我们身边的媒介当中,书的资讯传达不是最快的,但是却最深刻,而且能够保存,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翻看,通过书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分享他们的思想与阅读的乐趣。

我认为现在书的价格比较贵。原因有几个:一是过于注重包装。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内容,但是现在很多书都包装得非常精致,无形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成本,而这种过分包装对读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二是图片增多。很多书里增加了许多精美的图片,也同样提高了成本;三是书的内容不好,根本不值这么多钱。最明显的就是那些明星写的书了,很没有意思,看一遍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但那种书通常都比较贵。

买书和买其他消费品当然不一样。我个人认为,书属于精神消费品,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来做比较。

我认为图书等文化产品应该担负起公共责任。书是属于传媒的一种,媒体本身就具有传承社会文明、传递社会文化的作用。书的属性同样具备商品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出版商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出版一些不负责任的图书,这是对社会公器的谋私行为,可以说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图书跟传媒一样,应该要勇敢地承担起教化、传承的社会责任。

我认为现在的出版环境不太好。第一,出版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我知道在国外有一个兰登书屋很有影响力,国内就没有。三联似乎曾经做得很不错,但是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了影响。商务印书馆在工具书方面有地位,其余的还缺少品牌效应。第二,出版业过分注重图书的商业性,完全把书当成了一种赚钱的工具,不愿意出一些有分量、有意义的书,因为这样的书可能买的人不多,没有利润。出版业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如果只图眼前是发展不起来的。

图书出版:淡化了图书的公共责任?

\Images\2005-2009\yd070320T0203.JPG

■萧 涛(云南导游)

我购买图书的目的是学习,为了充实自己。书价大体上还是物有所值,比如有本书叫《狼图腾》,价格是20元左右。但是这本书却让我受益颇多!对于我来讲,购买图书和其他消费品一样,是我的生活必需品。原因很简单,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图书的公共责任当然是给人类的精神财富的传递提供一个平台。除此之外,传递信息也是它的公共责任。

我对当代出版界整体感觉还是可以的。毕竟,现代的操作模式是过去无法比拟的。但当代社会的商业化浪潮使得图书也沾上多许铜臭味,舍本逐末,片面追求商业利益,淡化了图书的公共责任。

当代出版势利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Images\2005-2009\yd070320T0204.JPG

■周志文(企业职员)

我买书为了学习、考试或者娱乐,获取相关知识,消遣业余时间。我觉得正版图书较贵,学习、考试类图书的价格,一般我都能接受,但其余的文学类、艺术类、娱乐性的图书价位较高,原因是书的页面较为精致,成本高,对于这类图书,我所花的钱甚少。买图书的感觉当然比买衣服特别一些,因为一定要有目的才能激起我买书欲望,所以本人买书一般一个月仅有1~2次,但购书的数量较大。

对于图书文化产品的公共责任问题我不太清楚,而关于当代出版整体情况,我个人觉得还好,但是较为势利。这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无法根治。

出版物应增加内容深度

\Images\2005-2009\yd070320T0205.JPG

■吴 昆(记者)

我购买图书主要是为了学习,因为工作需要,必须接触社会各层各面,要求个人有较宽的知识面,个人能力达不到的地方可以从图书上学习来补充。

图书的价格对于我来说无所谓,但知识是无价的,不会用图书的价格去衡量一本书值不值。

我认为图书跟其他消费品不同,阅读可以增加一个人的修养、内涵,而衣服、汽车等消费品则更多的是从人的外表考虑。

至于图书的文化责任,我想图书等文化产品应该起到一个正面的、积极的文化传播导向作用,图书的内容应积极向上,特别是幼儿、少年和青年图书,必须杜绝涉及暴力、色情等一些社会负面信息。

至于评价当代出版界,我觉得在保证出版社利益的前提下,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应增加图书内容的深度,特别是可以引起读者进行深度思考的书籍,而不是所谓的“文化快餐”。

出版商业操作使得经典难求

\Images\2005-2009\yd070320T0206.JPG

■王 甜(记者)

我买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在竞争社会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对于书价,我感觉整体偏贵,其实书价不好比较,关键在于自己的需求,如果一本书对自己的提升发生了巨大影响的话,那么这本书再怎么贵都无可厚非。书籍其实和报纸杂志一样,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对人的精神思想层面有着深层次的影响。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时代。另外,书籍对社会、文化的记录以及专业知识的传播作用是报纸杂志等其他纸质媒体无法比拟的。一方面 我觉的现在的出版界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播范围、 传播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方面 ,觉得出版界的重利思想越来越严重。商业利益驱使着出版界,商业化的操作使得经典难求,书在商业化的包装下变得虚伪,这都是出版界应该反思的问题。就像现在的电视,大众化带来太多难看的电视节目,我得选着看。

图书价格还是偏贵

\Images\2005-2009\yd070320T0207.JPG

■范婧婧(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新闻系)

我买书的目的很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不过买书主要是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图书价格还是偏贵,大部分不值,经典的或者说比较有价值的图书价格应该尽可能低廉些,因为这样可以普及更多的人,尽可能地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养,或者说让其使用价值最大化,这才是书真正价值的体现。另外,现在市面上的青春小说等通俗读物过于泛滥,其价格且不论,本身价值就过低。

图书和其他物品相比,从某个角度来说是相似的。作为精神食粮,图书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个人文化素养达到一定水平后所需要进一步满足的,当然也有些是次要的,有些是完全没必要的。

图书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首先承载着帮助人们认识、知晓世界的责任,同时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面也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图书作为纸质媒介,有别于口头和电子媒介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内容深度与广度,因此,图书市场应更好地把握这一点,真正做出品位。

就我的大致印象,一些名牌出版社相对还是不错的,而有些出版社相对来说出的书就显得多而杂。出版界在表面的繁荣下,有很多泡沫,但令人欣慰的是,在书店只要认真找,也总能找到一些好书的。

出版社迫于生存压力?

■张 灵(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

我购买图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习、考试,因为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学习压力大。

我认为图书的价格贵。不过也要一分为二地看,比如专业书虽然贵,但很值。

购买图书和其他消费品不一样,图书是越用越有价值的产品,渐渐地把书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而衣服、食品则相反。

我理解图书等文化产品的公共责任,但是现在很多出版社不一定都做得到,文化产品应该担当起引导积极、乐观的大方向,尤其是中小学课本。

我对出版界,知之甚少,也不太清楚,大都是道听途说的。现在大多数出版社迫于生存的压力,都只出版见效快的图书,而对纯知识性的图书置之不理。

出版人是有文化责任的

■王 兰(北京服装学院学生)

我很少买书的,因为网络上有很多免费的资源哦。如果买书的话,消遣的可能性可能会大一些。购买图书和其他消费品不一样吧,这是我个人的感觉,书总比衣服食品那些东西要有价值得多,要买也买那种有意义的书,可以看好多遍都不会厌烦的。

问我出版人的文化责任,觉得这个问题好难哦。但我感觉出版人还是有责任的,特别是面向未成年人的那些书,对下一代影响蛮大的,希望出版社能多出好书。

出版的原创精神缺失

■朱志威(教师)

我认为,相对国外和港台地区,大陆的图书价格相当便宜。比如在餐馆吃一顿饭,再怎么节省也得花上百八十元,一本图书才一二十元。图书价格便宜,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国家对文化创意不够重视。

没有体现创意应有的价值。比如与其他名牌相比,名牌因为具有深层的内涵和价值,可以卖出高于同类商品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图书同样浓缩了文化价值,但他的无形价值无法在价格中得到体现。

对于图书等文化产品的公共责任,我认为首先应当尊重作者的精神劳动,体现精神活动应有的价值,这样才能引导人类的智力资源向出版行业流动,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才能真正承担起自身的公共责任。

中国出版业的现状无法令人满意,主要体现在原创精神的缺失,除了引进和跟风,出版界拿不出更多真正具有原创精神和品位内涵的图书产品,严重削弱了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追问出版人的文化责任

\Images\2005-2009\yd070320T0208.JPG

■商报记者 谭 潭

百度一下“出版人的文化责任”,找到相关网页683篇;百度一下“出版·跟风”,找到相关网页约45.5万篇,百度一下“盗版”,找到相关网页约1360万篇;百度一下“伪书”,找到相关网页约12.8万篇。

“出版人的文化责任”,这是一个看似宏大而空洞的命题,正因为如此,当图书界出现伪书、盗版、跟风、阅读率下降、新媒体冲击、库存、教材依赖、诚信等种种问题时,媒体和业界的消极论调甚嚣尘上。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是如果从深层次来看,我们关注问题的视野太过狭隘,只从问题本身看问题,而没有跳出问题看问题。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媒体和业界对于问题的关注要远远高于对“出版人文化责任”追问。

那么,关注“出版人的文化责任”是否就真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呢?

我们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中国图书商报作为书业的权威媒体,刊过不少对于书业种种问题长篇大论的文章,尽管有过对这些问题出现原因的追问,但还缺少直指出现这些问题的核心原因:出版人文化责任的下降。不少业界人士也确认为谈及“出版人的文化责任”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选题因为命题宏大,诠释起来往往容易流于表面或者泛泛而谈。而现在独家策划“出版人文化责任大型专题系列报道”,就是为了一改从问题或者现象切入话题的报道角度,旨在从正面引导和倡导书业新风。

究竟什么是出版人的文化责任?

为了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采访了图书的生产者(出版人和作家)、销售者(书店)和使用者(读者),大家的见解各有千秋。本报将在系列报道中一一破解。

值得一提的是,就“追问出版人文化责任”这一话题的采访,是记者近几年记者生涯里最艰难的一次:有一些人在接受完采访后,最后不同意发表;有更多人在听完来意后,以命题的宏大和空洞而拒绝接受采访。

不过,令我忧中有喜的是,我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聂震宁听我说完来意,很爽快地答应了;此外还有长江出版集团总经理王建辉、重庆出版集团董事长罗小卫、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继续教育出版事业部主任何明星、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副总经理孙庆国等人以及一些读者都是我此次采访的坚定支持者,对他们的专访或是他们特意撰写的文章,《阅读周刊》将在独家策划的“出版人文化责任大型专题系列报道”中陆续发表,敬请关注。在此,希望更多有识之士能参与进来,一起构建和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