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在行动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6/12 作者:

\Images\2005-2009\yd070612T0205.JPG

■“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民族出版社出版

在人类尚没有“文化遗产”的概念之时,广大民间各种世界相传的文化中,唱主角也是这些传承人。他们就是数千年来一直活跃在民间的歌手、乐师、画工、舞者、戏人、绣娘、说书人、各类高明的工匠以及各种民俗的主持者与祭师。这是一种智慧超群者,才华在身,技艺高超。塑造着民间众生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着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衍续上千年。这样,他们的身上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讯息。特别是这些传承人自己而严格地恪守着文化传统的种种规范与程式,所以往往他们的一个姿态、一种腔调、一些手法直通着远古。常常使我们穿越时光,置身于这一文化古朴的源头里。所以我们称民间文化为历史的“活化石”。

罗焰(丛书责任编辑):我们生活在文化厚重的大国,出版社在这样一个大文化背景下,需要保留人类的记忆,出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我不担心将来的人会不会使用祖先的技艺,但我担心他们看不到。更何况,对于现在疏于田野调查学术书,这套书有很好的文献价值,资料来源广泛,都经过了认真而细致的田野调查。

\Images\2005-2009\yd070612T0206.JPG

■中国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鉴于人们对我国的传统民间文化或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资源、分类、形态、价值、意义知之甚少,所以,该套丛书推介的对象主要是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并兼顾其他遗产,总称其为“世界遗产”。所被推介的,一方面是被专家们认为有望进入“世界遗产”者,为其造声势;另一方面不管今后是否“申遗”或“申遗”是否成功,它们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这套丛书也可以看作是民间文化界呼吁社会关注、爱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一个行动。

李春兰(丛书责任编辑):虽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地处边疆,又是一个经济不很富裕的出版单位,但历史的责任感、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使其在民间文化出版处于低谷时,毅然决然,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责任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

\Images\2005-2009\yd070612T0207.JPG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华书局

木版年画是中国很重要的民间文化种类,该书不只记录年画本身,甚至把它背后所蕴含的民俗都做了很详细的解释,甚至对年画印刷的传承人、年画销售渠道以及销售路线都一网打尽了,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宋志军(责任编辑):现在很多地方没有贴年画的习俗了,被明星的挂历取代,如果现在不记录,将来我们的后人不但看不到年画,就连年画究竟是怎么回事、产生过什么影响,也无法知道了。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作为一个历史的记录,非常重要。

\Images\2005-2009\yd070612T0208.JPG

■中国民间唐卡艺术丛书/宁夏人民出版社

《中国民间唐卡艺术丛书·吾屯卷》的采集和普查阶段,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和青海省宗教局有关领导高度重视,青海省宗教局领导亲自出面,与藏传佛教圣地青海塔尔寺、隆务寺、吾屯上下寺、文都寺、夏琼寺、拉加寺、白玉寺、查朗寺、阿什姜寺、结古寺、禅古寺、尕藏寺、甘肃拉卜楞寺、九层佛龛、山西五台山和苯教文加寺等协调吾屯唐卡供奉寺院,使普查人员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上述寺院的影像、图片资料。在果洛、玉树和甘南等地采访期间,省宗教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全程陪同,积极协调当地民族宗教部门,圆满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务,共拍摄到包括唐卡代表作、唐卡制作工序、吾屯唐卡艺僧(人)、吾屯民俗、宗教活动、唐卡艺诀、故事传说等内容在内的图片资料近2000幅,影像资料2300分钟,近10000个镜头,共采访艺人417名,撰写艺人小传242份,普查、搜集和翻译藏文资料近6万字。在拍摄清代著名唐卡艺人多太先生的遗作《马头明王》(间唐)时,通过村委会的协调、帮助,工作人员整整用了半天的时间,搬运了吾屯上庄玛尼康中的《甘珠尔》、《丹珠尔》等300多部藏文长条书后,才搭上梯子,拍到了这幅珍藏在佛龛背后的百年老唐卡。

陈文军(丛书责任编辑):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扣准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契合了时代的需求。去年国家确定“文化遗产日”,显示了当代中国对自己文明的认识高度,表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自觉。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才会把历史文明视为不可替代的珍贵的精神遗产。珍视和保护遗产的本身就是先进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由此可见,出版这一种类的出版物将会有很好的前景,国内外读者都会有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