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腰封不要成“妖风”
○李 卿(四川新华文轩西南书城经理)
核心提示:如果“图书尽戴腰封条”,那么视觉突出的效果将被淡化,而且由于有的图书不能正面封面陈列或陈列位置不佳,那么其苦心制作的腰封就根本起不到作用。
五六年前,图书装帧设计采用腰封的数量非常稀少,偶尔有一本,顿时会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如今越来越多的图书采用了腰封的装帧设计,卖场内充满着各式各样、造型新颖、色彩斑斓的腰封。“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些五彩缤纷的腰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日渐增多的腰封对于图书的营销,是福?是祸?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困惑。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既然腰封的使用在不断扩大,那么就有它的合理性。其实腰封的使用在图书的份额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连使用腰封最高的文学、社科、少儿等图书中它也仅占到5%左右的份额。但是从新品的到货量来看,腰封的使用情况可以占到30%以上,比较突出的类别甚至可以达到50%,由此可见,腰封的使用情况近期在不断升级。腰封对于一本书来说,就是一种包装、一种点缀。因此出版社采用腰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用色彩、图案、美感来打动和吸引读者。腰封经过不断变化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式样,有宽幅式的、有窄幅式的、有文字式的、有图案式的、有文章简介式的、有作者图像式的……但面对五花八门的款式,这些腰封有两个共同特点:腰封都是可以活动的;腰封的色彩和图书封面的色彩各不相同形成较强的视觉反差,从而给人以视觉冲突,达到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前者是腰封的使用特性,后者是腰封的促销特性。对于后者来说,正是出版社想要达到的目的。
腰封的色彩效果能否达到促销的目的呢?从卖场的使用效果来看,腰封可以起到一定的吸引读者注意的效果,特别是对一些畅销书效果是比较明显的,由于这些畅销图书的陈列、摆放都为封面陈列,因此效果较好,我们也会利用腰封的色彩对比效果摆放出更具特色的图书造型。有的借助作者的知名度,将作者的彩图和名称印制在腰封上,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很多出版社可能看见畅销的图书很多制作了腰封,便追风似地也将自己的图书印制腰封。这种追风其实不一定能到达同样的效果,如果“图书尽戴腰封条”那么视觉突出的效果将被淡化,而且由于有的图书不能正面封面陈列或陈列位置不佳,那么其苦心制作的腰封就根本起不到作用。
上面我们谈到的是腰封的促销特性,这里我们再说说它的使用特性。由于腰封是可以移动的和可拆卸式的,因此其使用特性就成了它的一个软肋,成为了它的一个弱点。这是因为:1.由于腰封的可移动性使它会遮挡住封面的内容和封底的价格,由于封面内容与腰封不一致,因此不管如何调整都会占据封面的空间,有的还会影响图书的整体效果。2.腰封的质量好坏不一,材质较硬的有时会割伤员工和读者的手指,材质较差的容易断裂或损坏,有的还因为腰封的设计不当而损坏图书。3.不方便阅读,很多读者翻阅后腰封脱落,有的甚至会成为影响卖场整洁的因素(腰封被随意丢弃)。
从腰封的两个特性来看,它的存在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制作腰封的同时,我个人认为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制作前应该考虑图书是否能畅销(很多不畅销的图书我们建议最好不要使用腰封),如果图书不能很好地进行封面陈列,那么腰封的效果是很难达到效果的,损失的将是出版社的制作成本。2.腰封的内容应该尽量简洁、明了,上面我所说的印制作者彩图或者比如长安出版社的《心灵鸡汤》腰封上主要只写上××××册的销售数字等,都能很好地刺激读者的购买欲。3.腰封的长度应该合理、材质较好,腰封的尺寸应适中不应过宽,应保证其在翻阅时不易脱落。
综上所述,把握较好的腰封的确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腰封出现只是一个方法,在市场不断追求热点的同时,我们并不希望腰封成为各出版社追逐、模仿的对象,让腰封形成妖风。其实有的出版社已经在对腰封的方法进行改进,比如有的出版社将封面直接印制成腰封的式样,这不仅同样起到了促销的效果,同时也解决了腰封使用特性的缺点,看来方法总比问题多。
腰封卖场后遗症
○吴巨平(上海博库书城副总经理)
核心提示:没有合适的陈列,腰封做得再漂亮,也如锦衣夜行。而万一书店在陈列图书时,没有将腰封整理一致,则那些上上下下不一致的腰封会成为书店视觉上的一个败笔。再有在做一般性陈列时,读者在抽取图书时,不小心腰封就容易被撕坏。
我觉得目前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采用腰封,目的不外乎以下两点:第一增加图书的美感,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第二通过重点推荐,将主题一目了然地展示给读者,从而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而以上两点,最本质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腰封达到提高销售的目的。
而事实上,要达到以上两点,我认为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图书必须有平面展示机会。但现实状况是在每年新品种日益膨胀的今天,卖场的资源变得越来越有限,从而导致了一个矛盾的产生,即有限的平面陈列面积和越来越多的图书品种。而一本有腰封的图书如果只作一般的上架陈列,后遗症就出来了:
没有合适的陈列,腰封做得再漂亮,也如锦衣夜行。而万一书店在陈列图书时,没有将腰封整理一致,则那些上上下下不一致的腰封会成为书店视觉上的一个败笔。再有在做一般性陈列时,读者在抽取图书,不小心腰封就容易被撕坏,若是如此,这本书腰封也就废了。
因此,我认为除非是出版社有信心能让书店封面展示,那么若腰封的内容与设计有足够的吸引力,无疑将会对销售有新帮助。
如果没有以上保证,那么我觉得没有必要过多采用腰封,毕竟书店陈列图书不是按是否有腰封来决定陈列图书方式的。
我有几个问题和建议在此和大家分享:
第一, 认为目前部分出版社的腰封设计存在问题,很多腰封在背面没有印上该书的条码和价格,导致营业员在上架(上海博库卖场采用无线上网,对图书进行架位管理,因此在定位时,就需扫描图书条码)和POS员销售时,往往会因腰封挡住了条码,从而导致卖场工作效率下降。
第二, 部分腰封的设计为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喧宾夺主之能事,本来无可厚非。可腰封的风格与图书封面格格不入,彻彻底底破坏了图书的美感,从而也就使腰封的存在变得事与愿违了。
鉴于以上原因,我建议尽可能将腰封的内容直接印在封面上,既和谐又方便卖场管理,读者也不会轻易对图书造成损坏,同时又可以降低费用,一举四得,何乐而不为。当然如果需要突出腰封的重点,也可以对该部分采取不同的印刷技术,使得腰封不易损坏。
腰封的作用止于购买那一刻
○陈 文(深圳购书心卖场经理助理)
核心提示:在书店管理员眼里,腰封能起到出版社对本书有信心的作用;在读者眼里,腰封的作用止于购买的那一刻,它吸引了读者,读者买了之后一般就会将之扔掉,除了个别珍藏的。所以一般的图书的腰封不能当作封面来设计。
现在腰封越来越多,这不是个好现象,因为有些图书是不需要腰封的,比如专业类图书、大开本的平装图书等,这些图书一般都不会采取封面陈列,而是直接直插到书架上,只能陈列出书脊来。有腰封会给陈列带来麻烦,读者翻阅也麻烦。
目前图书市场上的腰封设计主要是对本书的特点进一步说明。其中有设计得好的,也有设计得差的。设计得好的,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还会是图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图书的封面相映成趣,互相促进。设计得不好,那就是纯粹的累赘。采用腰封的图书主要集中在文艺类图书、经管类畅销书和娱乐休闲类图书。比例不好去说。单从陈列的角度去看,没有腰封当然会好管理一些,因为腰封容易脱落,容易破损。从陈列效果的角度去看,设计得好的腰封还是很抢眼的。也就是说,腰封设计得差,有不如没有;设计得好,书店当然欢迎。
我认为有些图书是需要腰封来点缀的,比如文学类新书、经管类中针对大众读者群体的图书、休闲类图书等。腰封跟图书封面作用有所不同,图书封面的设计作用是对整部图书的基调给予准确的定位,而腰封则是对其最精彩处或者最具特色的地方给予点题。如《我的名字叫红》腰封与封面色彩虽然不同,但基调相同,而且互有促进,不像有些图书一句促销性语言那样单调。好的腰封不仅能增加美感,甚至可以凝结整部作品灵魂。在书店管理员眼里,腰封能起到出版社对本书有信心的作用;在读者眼里,腰封的作用止于购买的那一刻,它吸引了读者,读者买了之后一般就会将之扔掉,除了个别珍藏的。所以一般的图书的腰封不能当作封面来设计。除非给图书的定位就是珍藏本,那就可以这样设计,比如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大地之灯》,如果把腰封拿掉,感觉赤裸裸的,好像缺少了什么,但有了腰封味道又不同了,完整了,而且很精美,读者买回去,腰封肯定是舍不得扔掉的。
出版社给图书设计腰封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图书的亮点,吸引眼球,从而促进图书的销售。要探讨腰封设计的原则,我觉得必须遵从所有做书人常提的两个字:感觉。因为图书种类繁多,图书主题各异,封面各样,很难用几句话就能说得全。但有一点是必须把握的:一是基调与封面要一致,二是要各成一体又能互相融合,三是要深明图书的内涵,能抓住最关键的点——这就需要感觉,然后把这个点用图或者简短的文字体现到腰封上来,使喜欢本类主题的读者见之即感兴趣。这样就差不多了。
腰封促销海报的尝试
○万 彦(南京大众书局上海区策划经理)
核心提示:腰封也可以是一个DM促销单,只是看你用不用它。
腰封对图书来说就像是一个海报位,既可以利用比较显眼的位置捕捉读者眼球,又可以较为清晰地告知图书的关键讯息,同时还有可能成为某种媒体平台。应该说是一个趋势和方向。而现在市场上的腰封品质还是较为参差。好腰封的作用诚如我以上所说的几点,同时还具有美观图书,提升图书整体品质,综合促进销售的作用。
现在文学和经济类图书采用腰封的比较多,从图书的绝对数量来说还是有限的,只占一成左右。大众书局的卖场对腰封都是保留的,不会随意进行拆除,因为腰封毕竟对图书能起到很好的推荐作用。对于一些凭腰封参与活动的图书,书店还是对其进行一定的保护,防止不必要的损失。例如最近刚上市的新书《一日重生》,出版社就推出了凭图书腰条可以去星巴克领取咖啡一杯。此活动一经推出,此书的受关注程度极高。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营销尝试。
站在书店的立场,我认为出版者在做腰封的设计上,最好能把握以下原则:第一,腰封整体设计能跳出来,第二,文字内容生动,直奔主题,使读者能够立即了解到最关键的讯息,刺激其购买欲。
腰封是被遗弃还是当书签?
○梁 燕(佛山东方书城副总经理)
核心提示:“不环保”是腰封的致命缺点,其命运是被遗弃还是当书签,全看设计者的功夫了。
现在有一小部分书腰确实体现图书装帧设计的美感,但是绝大部分书腰是跟风,反而增加了阅读的不便,且不环保。
书腰虽远远不如藏书票赏心悦目,而且不少书腰甚至是以“

&峭萍觥钡炔园孜蘖Φ墓愀孀盅鳌F涫担杓凭嫉氖檠蚩珊头饷嫦嘤吵苫裕⑶以黾恿送际楸旧砉愀娴拿婊还芡际槁舫鋈ヒ院螅檬檠潜灰牌故堑绷耸榍辽僭谙鄣墓讨小⒊铝械墓讨蟹⒒恿艘欢ǖ墓愀嫘в谩H欢豢珊鍪拥囊坏闶谴蟛糠值氖橛鸦故嵌云洹安换繁!钡闹旅钡闾岢龉婢妗?p>
畅销书的腰封比较多,类别主要在文学和社科方面,具体比例不便于统计。在陈列中书腰有时会给陈列带来效果,有时也带来麻烦,但是由于腰封增加了读者阅读的不便,因此不仅给读者,也给我们整理图书带来了不便。
如果非要腰封,从书店的角度,我建议腰封设计要和封面本身相呼应,给读者以美的感受。文字和字数希望可以做到准确、简约,因为我们需要传递的是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
设计精良的书腰则可和封面相映生辉,并且增加了图书本身广告的面积,不管图书卖出去以后,该书腰是被遗弃还是当了书签,至少在销售的过程中、陈列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广告效用。比如《于丹〈论语〉心得》的书脊是单一黄色的,其封腰为红色,并在书腰上将“CCTV 百家讲坛”的字样清晰呈现,让慕名而来的读者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