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童书印装质量首问环保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3/9 作者:江筱湖

有数据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读纸介图书的人数量正逐年下降。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家长为孩子所做的教育投资比以往更加不惜血本。因此,相对低迷的图书市场上,童书成了永恒的热点,越来越多的非少儿出版社涌进这一出版领域,欲分食“美味蛋糕”。然而,童书出版领域中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似乎正在走进一个误区,即以价格作为开疆拓土的第一手段,为节约成本不惜以降低图书质量为代价。

童书质量直接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有业内专家认为,由于童书消费对象的特殊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制作材质等的质量与内容质量同样重要。比如,孩子的小手常被书的边缘划伤,过亮的图片颜色让孩子看久了就不停揉眼睛,油墨的刺鼻味道往往令大人都屏住呼吸……童书材质是否环保?童书的白度、光度对孩子的健康有哪些影响?童书的装帧该怎样合理设计?类似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材质装帧尚无相关规定

由于油墨属于化学产品,因此能否选用好的油墨,对书的环保与否影响最大。为了打赢价格战,很多童书出版者往往会采取降低成本的原始手段。而选用最好的材质与选用最差的材质相比较,成本的差距可达五个百分点。对微利时代的出版者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劣质油墨所产生的刺鼻气味往往在一本书出版很久之后依然难以散去,这样的书,成年人读了尚且觉得不舒服,何况儿童。

纸张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白纸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印刷图文的全部色彩,提高文字的反差和清晰度,使复制品色彩鲜艳,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纸张白度越高,这种效果越显著。但白度过高会令反射光线增强,对视觉神经产生极大刺激,从而引起视觉疲劳。教育部规定,儿童教科书用纸的白度为75%~76%。

过去的观点一直是,要给孩子看最鲜艳的东西,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科学。某医院眼科专家徐主任提醒说,孩子出生后视力并未发育成熟,零到五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决定性时期,孩子看惯了太鲜艳的颜色,以后对自然颜色的分辨力就会被削弱。光泽度很高的铜版纸的确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强烈的反光会刺激孩子的眼睛,使得眼睫状肌一直处于过度收缩的状态,孩子越小,所受的伤害越大。此外,字体的大小,行距的疏密,都是影响孩子视力的重要因素。

采访中,有很多出版社还对目前普遍采用的覆膜技术表达了自己的隐忧。从环保角度考虑,覆膜技术有很多弊端。首先,膜的原材料与一般工业用塑料无异;其次,将塑料膜与铜版纸加压粘在一起,中间需要一层胶,这种胶味道刺鼻,印刷工人在进行这道工艺的时候都要带上口罩,这对孩子的健康必然会产生影响;另外,纸张一旦覆上塑料膜,在以后的回收过程中就无法再当作纸张处理,而且覆膜不可降解,这对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此外,例如纸张过薄割破孩子手指、边角过尖扎伤儿童眼睛的报道也经常见诸报端。这些装帧上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视。

那么,国家对童书出版中所选用的材质等是否有相关的规定?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司副司长刘晓凯,他表示,目前对童书的油墨、纸张等细节的标准还没有相关规定,但中小学教科书已有用纸印制质量标准。

对童书环保的忧虑,远远不止纸张、油墨、工业覆膜这些基本要素。事实上,随着童书品种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新类型童书正面临着环保的拷问。比如,目前常见的布书中,很多原材料可能存在苯含量超标;立体玩具书中所镶嵌的突起物,一些材质质量不过关,摸起来粗糙硌手,易对孩子造成伤害,细闻则有刺鼻的胶水味道;还有些童书中附赠的游戏卡,采用比较先进的工艺,卡中的图片能变幻色彩和形象,但是整体感觉色彩晦暗,更加不利于孩子的视力保护……

供需双方仍存“信息盲点”

少儿社在童书的环保方面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印刷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白度高的纸张一般都采用了增白剂,对儿童眼睛的刺激大,所以该社很多书从2001年开始就用进口蒙肯纸印刷。2005年以后,他们又开始选用优质的国产轻型纸。另外,该出版社尽可能选用进口油墨,有些图书还开始用UV油代替覆膜,尽可能为孩子做环保的好书。

吉林美术出版社拓展部经理宋鑫磊一直致力于环保童书的开发和推广,向家长讲解如何正确为孩子选择童书。宋鑫磊认为,童书竞争应该在内容形式上创新,而现在大家通过降低折扣和定价来占领市场,就只能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图书环保问题如果能在行业内形成共识,就会有更大的改进空间。

国内知名童书网站红泥巴网站站长阿甲觉得:“童书的‘形式’往往比内容还重要,因为孩子每天都和童书打交道,童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商品’。纸张、反光度、油墨等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我们在向会员推荐图书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这些标准。”阿甲说,有些家长过去由于不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往往对童书的环保重视不够,习惯选择过亮过白吸引眼球的书。现在,很多网友在为孩子选择图书的时候,已经越来越讲究了。毕竟,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

事实上,许多欧美国家不仅对油墨有严格的标准,类似覆膜、工业上光等工艺也已经不允许在童书上使用,国外的“撕不烂”通常选用纸张对裱起来形成的纸板,这样耐受力强,不需要覆膜,但成本几乎是普通书的两倍。而国内一般仍是采用覆膜技术。对此,出版社也有自己的苦衷。很多出版社表示,他们并非不想用更环保的材质,但在我国的购买力与欧美国家差距较大的现有条件下,高成本的童书往往叫好不叫座。“有的家长只看封面,最多再看看故事是否有趣,图片是否清晰,就决定是否为孩子购买”。

家长是否真的只看内容,而对材质、装帧等一概忽略?记者在对国内最大的中文育儿网站摇篮网所做的调查中发现,只有不到10%的家长给孩子买书单纯考虑内容。其他大约90%的家长都对纸张、油墨、装帧有要求,他们并非一无所知,相反,有些家长对此的认识甚至比记者还深入。一位网友说:“墨、纸张、字体大小、行距都需要注意,其他的环保细节还有很多,比如说纸张的来源、是否可回收、覆膜的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油墨的来源等等。”还有网友生动地说:“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买童书也一样。首先要看童书的纸张、内容、字体、字号、行间距、图片质量等;第二要闻油墨的味道是否正常;第三要问童书是否是环保材质;第四,要亲手摸摸平装书纸张是否划手,精装书书角是否太锐利。”

一方面,出版社抱怨读者不懂如何选择环保质优的童书,导致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另一方面,很多家长抱怨,本土童书在材质装帧等方面不如原版引进的好,他们常去网上购买昂贵的英文原版书。可见,对“童书环保”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供需双方出现了“信息盲点”。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让所有的孩子都读上真正的环保童书,将不是个遥远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