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提高图书出版质量上下一心众望所归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3/9 作者:方菲

进入2007年,随着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质量管理年”的确定,人民出版社等36家出版单位向全国出版界发出倡议,郑重承诺“有次品,就召回”。“图书质量”不仅成了广大读者热议的话题,也同样引起“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总署:将图书质量管理进行到底

3月7日上午,专程到建银大厦看望新闻出版界政协委员的全国人大代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出版物质量管理年决定的提出以及实施方案的制定”回答了记者提问。

龙新民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出版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出版工作者为丰富出版内容、提高出版质量做了大量工作,图书质量总体上是好的。但同时也要对图书出版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有足够的认识,比如一些图书差错还比较严重,有的图书印刷、装订质量不够好,读者对此反映强烈。针对这一情况,新闻出版总署决定把今年定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这是我们行业自身发起的一个活动,自己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就是为了进一步动员出版界高度重视图书出版质量,确保把图书出版中的差错降到最低点,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谈到“管理年”的具体实施,龙新民说,为把这一活动扎扎实实向前推进,总署制定了“管理年”全年工作方案,将分四个阶段做好这项工作。

第一阶段,发起倡议,提出要求,宣传动员。中国编辑学会今年初约请36家出版单位响应总署号召,向全国出版界发出倡议,提出很多具体措施和办法,并郑重承诺“有次品,就召回”。这个倡议已见成效,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一些报刊社也陆续加入到这一活动中来。这一阶段还组织了教材教辅质量专项检查,“3.15”消费者权益日前还将对中小学教材印装质量检查结果予以公布。第二阶段,重点抓教育培训,对全国大部分出版社的编校骨干进行专项培训,有针对性提高编校人员业务水平。出版单位则自查自纠,搞好内部制度建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三阶段,组织行业内部的相互检查并对部分出版社进行抽查。在这一阶段将宣传一批好的典型,曝光批评一批不重视出版物质量、出现严重差错的出版单位。第四阶段,表彰一批重视出版质量、取得突出效果的先进出版单位,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并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的规范性制度;对关心出版物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读者代表进行表彰。

龙新民最后指出,抓图书质量,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我们要在全行业形成共识,对图书出版质量不是只抓一年,而是要长期抓下去。今年是以抓图书质量为主。这项工作还将延伸到报刊,报刊社也要高度重视质量,杜绝差错,切实对读者负责。

代表、委员:聚焦图书质量建言献策

桂晓风、周海婴、赵忠祥:从“于丹现象”中举一反三

于丹因《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畅销而“走红”,成了代表委员们谈论出版时绕不过的话题。桂晓风委员多次谈到他从“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中得到的启示。他认为,《于丹〈论语〉心得》的成功,增加了出版界对出版传统文化、古代经典的信心,增加了对读者的信心、对出版市场的信心。这个现象提醒我们,要创新出版方式,不能简单地运用原来的方法出书。

要用现代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用现代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表现,用现代研究成果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补充。同时,一定要注意出版物的通俗化,倡导大学者写“小作品”,新闻出版总署应加强对通俗文化出版物的规划和奖励。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俗读物,作为通向古代典籍的桥梁。要加强与强大媒体的互动。要在出版界倡导薄利多销意识,加强行业自律,降低出版成本,合理定价,有力打击盗版。

周海婴委员认为,“于丹现象”体现了民众强烈的求知欲望。说明文化、教育应突破固有的框框,从传统的庙堂文化、阳春白雪中解脱出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民众,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发展。

赵忠祥委员说,现在对“于丹现象”有争议,但我很赞成她出书的方式:据说庄子那本书就是出版社给他约请专家学者讨论,对一些问题进行细化、深化,使更准确地论述,值得提倡。现在意义上的创作,青灯黄卷、十年寒窗,在学术研究上耐得住寂寞,我主张这样做;但是对于成形的作品,如果由编著两方形成小小的团队,能更容易产生好的成果。

弥松颐 采编校合一,非出错不可!

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政协委员弥松颐一说到图书质量,马上激动起来。他认为,图书差错率高有很多原因,校对不把关、校对员水平低是出差错的重要原因。比如某出版社的鲁迅的书,有的版本竟然把插图、说明搞错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以前人们认为出书是很神圣的事,非常严肃,认为“书”是一种符号,总跟“权威”“正确”连在一起,一说就是“书上怎么怎么说的”。现在拿到一本书,这种权威感淡漠啦,首先问一句“有没有问题?”我举一个例子,不是书上的,是一张报纸,是一张全国大报。也是出版物吧——谈论《鲁迅全集》,我出面约了李何林、李霁野两位老先生。文章出来了,照片也有了,但是本人一看,闹了大笑话:照片闹反了,李何林成了李霁野,李霁野成了李何林。上上下下搞得十分尴尬。做记者的、做编辑的,你不懂、不知道,可以问呀!可是问也不问,想当然就做了。这样的情况,出书、出报、出刊,经常发生,有一句话“无错不成书”嘛,就是从这来的。在这当中校对把关至关重要。有些报社、杂志社,甚至出版社取消了校对编制,采编校合一,表面工序很多,实际就是一个人。这怎么能不出错!人民文学出版社历来非常重视校对工作,校对员都很受尊重。“两会”文件年年从我们那里调校对员,今年也是。这还是个基本信任嘛。

袁志发 韩彦 出书太多太滥,要有人约束

光明日报原总编辑袁志发,退休以后出版了《快乐老年》,专谈老年人积极快乐的养生之道。袁志发有感而发地说,现在一说图书质量,人们就说“太多太滥”。怎么叫太多?就是出书的门槛太低,很多没必要出的书、不该出的书出了。一些买书号出的书,买卖双方自愿:出书的人为了出个名,出版社为了赚点钱。最突出的是某些地方领导干部出的书,把一些讲话、报告收集在一起就出书。这些书有必要再出吗?这些讲话、文章、报告有几篇是他自己写的?都是秘书写的,写作班子写的,严格点说,版权怎么算都是个问题。他是领导干部,有职有权,连书号都不用买,有人会主动找上门,上赶着给他出书;他有权利,出了书,凭着权力各处摊派,书还得卖出去。买书号不花钱,卖书的钱所得归自己。他是名利双收了,但是图书市场增加了混乱,也浪费了纸张材料。所以领导干部必须自律,外界也总得有个约束。这至少和领导干部的作风有关系。

记者在采访图书“太多太滥”问题时,遇到了也来采访“两会”的《经济观察报》记者韩彦,她的看法与袁志发可说殊途同归。她说现在出书越来越容易啦,可能千把百册就能出来。有很多不一定能卖出去,包括我家各种各样的人送我的书,比如记者出书,也并不严肃,他把自己发表的文章集纳到一起,也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主题,就出来了。这不一定有什么太多的价值,对资源也是一个浪费。我做记者十来年啦,还开着博客,也有人找过我,劝我出书。但我就觉得没有那么多值得出的,就是我的搏客,也不过是一种文化过渡的东西,自己写写罢了,真要出书还怕浪费纸呢!

林光如 吴雁泽 石汉基 中国出版印刷总的质量一直在提高

记者在采访中,代表、委员也不全说出版质量“问题”的,有的代表、委员对近年中国出版印刷取得的成绩持肯定态度。政协委员林光如30多年前凭一部二手印刷机起步,现在他主持的香港星光集团号称“东南亚印刷大王”,他对书籍印刷评价应该有一定发言权。他说,跟我起步时比,中国图书印刷质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中国是印刷大国,印刷装订质量、产量,超过了欧洲和西方很多国家,在世界名列前茅。中西部地区我不是太了解,我特别注意了南方和沿海地区广州、深圳、东莞一带,这里的印刷业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就是和美国最好的印刷产品比也不在其下。林先生自豪地说:“因为我们公司还派出专家去给美国企业培养员工。”

吴雁泽委员说,中国近年整体图书质量还是很不错的,这两年有更大发展,尤其是在装帧方面,我觉得如果说和国际接轨,有些方面还比国际的强。图书出版发展得很健康,粗制滥造的书也接触一些,都是非法出版商盗版的书,我一看就看出来,有些音符印得就不对。是外行人干的,为挣钱罢了。

说到书价过高问题,石汉基委员有不同看法。他说有人投诉书价太贵,我就说,你应该接受。以前书很便宜,但是你看到书的种类很少,因为他们一定要几万本才可以印刷。现在价钱虽然贵一点,但两三千本都可以出版,你至少有机会看到很多品种,增加选择机会。买不买由你选择。我还劝他们用图书跟别的东西比较,以前别的东西什么价?现在什么价?这样一比较,你就会觉得不那么太贵。

杨 澜 应看重外文原版书的市场潜力

杨澜从当学生到做新闻,从内地到香港,从国内到国外,“外语”是她的主打武器。记者问她对中国出版有什么建议?她首先想到了“外语”。她说,我觉得中国市场上中文版的引进书比较多,这很好;但是有的书如能在国内出版一些英文的原版作品会不会更好?当然有时候考虑到发行量,翻译过来的中文版可能更好卖一些;但是阅读英文版、外语版那种很解渴的感觉又是中文版难以代替的。相信图书市场上有一些原版书是可以发行的,第一是现在懂英文、外文的人越来越多,再是大家学习阅读原著的热情和积极性都会有,一些好的作品适当引进英文版权会有一定市场的。

周海婴出版多种版本,满足多方需求

当记者问到周海婴怎么评价今天中国的图书出版时,周海婴念兹在兹地主张“要为老百姓着想”。他说,评价图书也分几类,如豪华的、讲究装帧的经典书,如鲁迅的、瞿秋白的一些版本。同时还要出一些普及本,甚至更便宜的,同一种书出到两三种版本,才能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出书总要想到为谁出,给谁看。周海婴特别以《鲁迅全集》为例,他说1938年版《鲁迅全集》,就有木箱的、也有纸盒的。木箱100块,豪华纪念本;纸盒子是50块;还有给老百姓看的,阴丹士林布面,8块钱一套,合今天不到100元的样子。把前边挣的钱匀过来,补充到这里边就行了。现在卖得好的好书,为什么不可以出一些普及本,把价格降下来呢?既然编辑费、成本费已经算掉了,那廉价的普及本就等于现在“盗版价”了,六七块钱,也还有利润嘛,那么盗版不就没有市场了。跟作者说清楚,书出得多了,廉价的、普及的,给农村的,给贫民的,用再生纸印刷都行,看完可以扔掉。作者少拿点钱,但数量大嘛,他还是会愿意的。所谓堵塞盗版渠道,要给贫困读者留一条路,他有这个力量买五块钱的正版书,他就不会再去买盗版书。

赵忠祥发挥编辑和作者两个积极性

说到保证图书出版质量,赵忠祥以个人出书经历为例,认为出版社编辑克服急躁心态,坐下来,下功夫和作者共同创造出好书很重要。赵说,他的第一本书《岁月随想》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责编是陈军。书是他写的,他是主体创作,但后来的业绩是跟陈军对他的帮助、协作分不开的。第二本《岁月情缘》是作家出版社两位编辑帮了他。为了一本书的构成,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算起来有几百个小时。两本书内容基本相同,风格有不同,也是受两方面编辑的影响有关。第二本有点细腻了,跟女编辑指点有关;就不如直抒胸怀来得痛快,泼辣、鲜活的东西就会受到制约。但总体上他非常感谢编辑们的合作。这可能不失为出版一本较好的书、甚至畅销书的一种模式。他说,后来他经历和别的出版社的合作,他们就是催交稿;稿子赶出来了,他的进度并不那么快,基本上不和作者接触了,有点像原来作者投稿交给编辑部那种意思。这种书就很让人担忧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

席 殊图书设计要以阅读功能为前提

说图书质量,不能不提及版式设计。好的图书设计是阅读者的第一感觉。但现在有些图书好像在“创新”,注重了画面感觉,却没有考虑到阅读性,这是书家大忌。图书设计有标准吗?有,就是大家共同的阅读习惯。比如字体,我们一般很熟悉的是书宋、报宋,一种最容易接受的形式、甚至是暗示性的习惯,包括字号大小,行距、字距的大小,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不是你一拍脑袋想打破就打破的。但是现在有些设计师没有考虑、或者自己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版式设计上搞得人非常不舒服。在我印象中比较专业的设计师,如三联的陆智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吕敬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又非常适合大众阅读习惯。现在中华书局于丹的书也这样,一看就很舒服,开本、字体、行距、插图、色彩,有书香气、书卷气,就是件艺术品。这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01.JPG

龙新民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02.JPG

桂晓风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03.JPG

周海婴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04.JPG

赵忠祥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05.JPG

弥松颐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06.JPG

袁志发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07.JPG

韩 彦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08.JPG

杨 澜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09.JPG

席 殊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10.JPG

石汉基

\Images\2005-2009\sb070309T0411.JPG

林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