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走出去”扩容增速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3/23 作者:李丽

□政策扶持加大

□官方业界联手

□中外出版互动

资助金额1000余万元,资助项目210多个、340多册,涉及19个国家49家出版机构,涉及文种12个……3月22日,在江苏扬州开幕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用一连串的数字,证实了过去一年推广计划取得的一系列进展。

会议介绍了工作小组2006年第二次推荐图书的专家委员会评审情况,共评出83种重点推荐图书和171种一般推荐图书。工作小组成员单位也由原来的20家出版集团和出版社,发展到28家。会议还首次邀请了8家主要外国出版机构代表参加座谈,对中国图书“走出去”及“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提出建议。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开幕式讲话中强调,政府将继续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注重长效机制,强力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今后要加大“对外推广计划”的推进力度,开创新的局面,思想上高度重视,政策上大力扶持,措施上有所选择,地域上有所侧重。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的运作机制,做好中长期规划,重点扶持优势项目、优势品牌、优势企业,进一步实施借船出海的国际本土化策略,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柳斌杰表示,政府将考虑从以下方面给予部分政策优惠:列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或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出版项目,在书号需求上给予倾斜;重点出版企业的出口权可以优先批准;出版单位创办外向型外语期刊可获支持;协调国内金融机构提供外向型发展的信贷等。

资金措施配套跟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三局局长郭长建代表工作小组总结了2006年工作,并部署2007年工作。他指出,2006年“推广计划”的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各成员单位更加重视“走出去”,纷纷将“走出去”列入自身的发展战略,迅速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且跟进配套资金和措施。

过去一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进一步调整完善了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由原来只资助国外出版机构调整为资助国内外出版机构,资助资金由2005年的600余万元,增加到1000余万元,从而有力调动了国内外出版单位的积极性。2006年申请资助的国家和出版机构由2005年的7个国家、20家出版机构,增加到包括美、英、法、德、荷兰、日、韩等在内的19个国家49家出版机构。资助的图书种类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除常规的传统文化和汉语教学类图书外,《中国当代文学史》、《经济蓝皮书: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等当代文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图书不断增多。

本着立足海外市场需求的原则,2006年,“推广计划”工作小组还在组织调研考察方面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委托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中国主题图书在主要发达国家出版情况的调研”,对中国主题图书在美、英、法、德、日、俄、西班牙等7个国家、6个语种出版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历时一年,形成了约30万字的报告。此外,工作小组还组织部分成员赴拉美地区出版业发达、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市场具有代表性的墨西哥、巴西两国进行考察访问,并提交了考察报告。

作为传播“对外推广计划”信息的两个重要平台——中英双语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和英文杂志CHINA BOOK INTERNATIONAL,经过一年来的仔细打磨,也相继正式面世,借这次工作会议之机,分别向与会的国内出版单位和国际出版机构代表做了介绍推广。

新老成员积极参与

据悉,承办此次会议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为切实推进“推广计划”的实施,出台了六项重要保障措施:一是纳入集团“十一五”规划,二是纳入内容生产的重点项目,三是纳入年度财务的预算安排,四是纳入集团工作的议事日程,五是纳入年度考核的具体指标,六是纳入人才选拔奖励机制。该集团与新加坡大众控股集团于2006年9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选定“中国吉祥兽”丛书为首个合作项目,由江苏少儿社出版的这套书预计在2007年“六一”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五地同步上市。

中国科学出版集团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出版适合“走出去”图书的部门和编辑给予奖励。山东出版集团也对成功输出版权获得国家资助的项目,给予同等金额的奖励。

同时,积极申请加入工作小组的国内出版单位不断增加,最终,江西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新疆新闻出版局经工作小组研究批准成为新成员。这8家新成员在会上纷纷表示,要积极探索和扩大“走出去”的道路。以教材和语言文化出版为主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从去年开始在“走出去”方面有所崭获。他们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被麦格劳-希尔公司看中,将版权输出到美国;《跟我学汉语》系列教材也被美国犹他州教育部门推荐为学习汉语的教材。江西出版集团虽然刚刚加入工作小组,却已经出台了对“走出去”实行资金补贴,并在内部设立专门机构的一系列有效举措。今年10月,该集团将和美国长青书局合作,在洛杉矶推出“江西出版文化周”。

“洋代表”建言

“走出去”如何更具针对性

为了让“走出去”的道路越走越实,越走越宽,此次会议上,8家知名外国出版机构的代表也纷纷建言——一是怎么介绍推荐一本书。现在的推荐目录是各类书目汇总为一册。代表们反映,他们很难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适合图书,应该把书目分类做成小说类、童书类、科技类、人文类等等,以方便外方查阅。其次,外方出版机构决定是否购买一本书版权,单看寥寥数语的内容简介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要了解作者、在中国的销售情况等信息,如果是小说,则通常要阅读前边两三章,这就需要中方提供比较详尽的英文版出版建议书。二是由谁向外方出版机构推介。代表们普遍呼吁,出版社向外推介版权的除了版权部工作人员外,更重要的是图书的策划编辑本人要和外方沟通,因为他们最了解图书。此外,通过版权代理机构和海外的作者代理人向外国出版社推介中国图书,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作者代理人,他们往往在很多当地出版机构中颇有影响力,并且熟悉市场需求和操作技术。三是“对外推广”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尤其是科技出版物。爱思唯尔等国际出版机构的代表表示,科技出版信息的准确性和高质量是第一位的,希望中国出版机构在对外推广时要不断强化产品质量,否则会影响到出版社品牌的国际声誉,不利于长期持续地“走出去”。四是推荐书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应适当增加外国专家,更多听取国外市场需求。

而本次会议公布的“推广计划”推荐书目,也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评审专家指出,出版单位上报推荐图书依然存在“一多一少”现象,即介绍传统中国的作品多,展示当代中国风采的作品少。评委们提醒出版单位,报送推荐图书不同于参评图书奖,要推荐那些最有特色、最适合国外读者阅读的图书,今后应多推荐一些反映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学术研究的图书。

孙志军、张福海、吴伟、徐毅英、谭跃、陈海燕、陈英明、刘双阳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