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探索推进民营书业前行之道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4/18 作者:王蓉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民营图书发行企业高峰论坛”于4月15日~17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司长范卫平赞扬了论坛对图书出版发行业的推动作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在题为《民营书业及民营文化公司研究报告》的专题演讲中阐述了民营书业的现状、特点,困境、不足和对策、机遇。

范卫平分析了目前整个出版发行业内的状况,认为中国出版发行行业已经进入大发行、大市场、大流通阶段。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以“思想新解放促进改革新突破”的理论成为现阶段民营书业深入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他也指出了整个行业改革中存在的不少问题:改革不彻底,市场封闭状态严重。“企业行政化、经理官员化”,依然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痕迹;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落实,改革成本过高。产业集中度较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农村发行依然薄弱,没有合理开发农村资源;对教材教辅类图书过渡依赖,显现出行业之脆弱。行业内诚信缺失,竞争无序。恶意压价,随意退货,执意欠款,不讲信用,违法违纪搞商业贿赂,盗版盗印屡禁不止,造成业内“三高一低”的不良反应:高投入、高退货、高库存、低资金汇入。

30来年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书业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也产生了许多困境与不足。在整个图书发行行业的大背景下,业内领导、资深专家、书业成功人士与来自全国的与会代表们,围绕着此次论坛“创新、提高、发展”的理想主题,共同探讨解救民营书业的对策。

现状分析:挑战与机遇并存

文化需求多样、资本市场开放、新媒体技术发展为民营书业带来商机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民营书业从销售网点数量及覆盖面、经营规模、从业人员等许多方面都已经占据了全国书业的半壁江山。现在的民营书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图书零售一个环节,而是在零售、批发、连锁经营、网络书店、图书馆配书、区域中盘、专业中盘、选题策划、装帧设计、印刷装订、材料供应、咨询服务甚至版权贸易等各个环节都有涉及,尤其是在发行、选题策划等方面,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郝振省在报告中指出,民营书业在市场化图书份额中占有优势地位。其在市场化教辅中约占90%;少儿领域约占超过50%的份额;经管领域畅销书榜70%~80%来自民营(含合资资本);社科大众领域中北京市店畅销榜,从民营进货的图书占20%~30%,但背后是民营策划和投资的约达60%。民营书业在全国书业中的地位已经得到业界的充分认识和肯定。

民营书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些突出特点: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市场感觉敏锐,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出于其逐利本质,会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有很强的进取心,敢于探索新领域。但不可否认,民营书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主客观方面的问题:

与会专家及民营书业老总认为,从民营书业自身来看,首先它采用的是一种家长制、家族式的小作坊经营管理体制。虽然一些优秀的民营图书公司已经向公司化、制度化、规范化转变,但固有的陈旧经营管理理念仍然在许多遭遇到生存困境的民营书业企业老板脑海中徘徊。许多民营书业老板由于没有从思想上根本解决办企业的意义,已经缺少创业初期的激情,缺乏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了,因此也不可能带领员工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其次,企业对内部员工的挖掘与培养不足。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需要一个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而“财聚人聚、财散人散”的传统观念只能加速人才流失。再次,企业营销手段落后,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好当地资源;选题策划缺乏创新作品;忽视知识产权。

从民营书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首先是多年来国家政策的偏见导致其具有的灰色身份,使“民营”两字从诞生之初就带有贬义;其资本身份同样没有国有资本与海外资本的强势。其次,在整个书业市场上,民营书业不具有国有出版社的资源和优惠政策庇护,它走的是市场之路,面临的市场压力较大,要不时应对上下游的变数。上游有人力、房租、物价等方面的成本上涨和来自纸张现款现金流的挑战,下游则有渠道萎缩、帐期延长之苦;民营书业业内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呼唤此起彼伏,公平合理的契约精神亟需得到凸显和认同;再次,短期宏观经济层面上,物价将持续上涨。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可能成为被削减开支的消费项目,影响整个产业的增长速度。

然而“危机=危险+机遇”,中国民营书业发展到今天,同样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经济实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是软实力,即国家文化形象与经济发展差距甚大,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元化趋势,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和新兴城市的兴起,扩大了文化内需。资本市场开放,为出版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多家上市集团与民营谈合作,海外资本也偏爱民营企业。新媒体技术尤其是互联网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影响传统纸媒图书出版的同时,也能够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解决方案:思想与实践双攻略

未来几年民营书业将走上规模化、专业化道路,与出版社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思想解放的30年。不论是对行政领导部门,还是对民营企业自身,都需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才能在实践中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人士在会上谈到,作为行政部门,应调动一切生产力投向出版业,本着科学发展观认识民营书业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为行业制定各项有效合理的法律规章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鼓舞其扩大规模,推陈出新。民营图书发行企业自身更应集中精力练内功,不断进行思想解放:将文化理性与商业理性相结合,做书人也应是读书人;克服自满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以长远的眼光看事物;抛弃自身惰性,学会变革,有勇气迎接挑战;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职业化团队。

一大批惨淡经营的中小出版社要生存,数以万计的民营书业公司要发展,这样一个总体的书业态势使两者的“合作出版”成为大势所趋。此次论坛多位演讲嘉宾谈到了民营图书公司与国有出版社的合作问题。

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和 在题为“资源整合、繁荣共享——国有出版社与民营书业合作探索”的演讲中,回顾了民营图书公司与国有出版社20年来的合作历史。从纯粹的书号买卖,到“体内循环”策略的摸索,到现阶段优势资源整合共赢的态势,“合作出版”的模式日渐成熟。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经理王建辉把国有出版业与民营图书发行业的产权资本合作称为出版业的“新经济组织形态”,认为资本的合作是最高形态的“合”。

与会者认为,民营企业与国有出版社的合作过程也是两者互相磨合的过程。民营书业应从深层次上理解和认同国有书业的价值,要以其灵活的机制与市场嗅觉与国有出版社的资源、人才优势相结合;改变落后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积极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提高产品层次,实施差异化战略,打造难以替代的品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强化大众图书与教育图书领域的市场份额,努力将畅销书打造成常销书。对国有出版社而言,应对民营图书公司在观念上平等对待、体制上互相学习借鉴、经营上加强合作。

华文天下图书公司总编辑杨文轩预计未来几年民营书业将走上规模化、专业化道路,与出版社的合作将更加紧密,项目合作、股权投资合作、资源互补将成为书业发展趋势。两年时间内,大量小的出版机构将倒闭、被兼并和收购,而新的出版策划机构难以创立,更多的策划人将离开印刷和发行,转向内容增值服务和市场推广等环节,随着具有覆盖和渗透能力的总发机构和中盘商出现,将会出现大量独立策划人。此时的民营书业除了向出版社靠拢之外,还可成为作者的经济人,为出版业提供更多优秀的内容资源和图书,成为专业的内容提供商,成为某个细分市场的中盘商和渠道商。

与会者认为,在这一黑暗与光明并存的书业大变革时代,民营书业的经营管理者应争做一个思考者和实践者,不断反思和探索。面对未来,更应做好充分的战略准备:确定战略定位。在整个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显得尤其重要。战略定位确定后,才能确定产品、管理和营销等各项策略,创立品牌。未来资本整合中,投资者看重的不应是库存和应收款,而应是企业品牌和品牌下的策划能力,进入专业化、细分市场,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争取在细分市场上创立自己独特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