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名出版产业记者,我需要经常了解各家出版社的图书信息,其中一个办法,就是翻看书目。书目这个东西在订货会上是当作订单来用的,通常的做法是把图书信息做一个简单分类之后罗列到一起,一页页地看,枯燥得很。同样是书目,《博雅》(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大夏书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是我的心头之好,时常会打电话给出版社问有没有出,并叮嘱他们一定不要忘记寄两份给我。现在出版社的营销工作深入细致,大学社由于背靠高校,可以接触到大量专家学者,而这些学者为上面说的这类书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此种“近水楼台”的便利有时甚至连社会媒体也望尘莫及——这些拿给“外人”看的书目虽然也在传达产品信息,但却能够做到让人惦记的份儿上,可以说是相当“有面子”的。
再说另外一件让人惦记的东西,那就是出版社做的内部交流资料。如今很多出版社的内部交流资料已经远非旧时老套枯燥、红头文件一样的内部简讯可比——通过精选信息、先期策划选题、向社内员工组稿等方式,内部交流资料不仅可以传达信息、统一认识,甚至可以起到塑造企业文化的作用——“里子”其实也可以做得很特别。本期专刊我们选择了两份比较有代表性的内部交流资料来“说事儿”,它们是《出版社通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编辑杂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虽然装帧设计简陋了点,但绝对有故事。 (王 东)
博雅:学术的尊严 精神的魅力
■赵 婕
2003年春天开始,北大出版社把品牌宣传工作放在信息中心,具体工作由我来担任。我和总编室主任高秀芹平日工作联络紧密,便决定共同来创办一本“内刊”《博雅》。
我们的想法是,《博雅》可以是北大社的一个精品书目,但思路还要更加开阔一些。可以不同于在中信出版社时,我和方希等人一起做的《阅读》完全专注于图书本身,这也是基于北大社背后丰富的文化资源。
我和高秀芹都曾共同或者分头广泛征询学术界、文化界一些人士的意见。我们想要更多人文气息,避免书目的枯燥。我的朋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李炳青提醒我,一定要眼界开阔,让《博雅》有北大气质,甚至可以做一点出版研究的内容,从书目中超脱出来。后来,虽然没有出版研究的栏目,但我们有作者专题、出版人素描、名家卷首等栏目。我们的确一直想传达一种北大气息,以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的品牌工作定位,我们想,北大出版不仅仅是那些高品位的学术图书、雅俗共赏的文化读物,还有很深沉的人文气息,这些从我们的一些作者身上可以体现出来,所以,《博雅》是一本关于“人与书”的内刊。
2002年,我在中信出版社的工作之一是主编《阅读》,我很喜欢中信出版社明晰的品牌诉求,在《阅读》上有这样的标识语“商业思想改变商业时代”、“培养一个时代的阅读习惯”。因此,我认为创办《博雅》,首先要为它找到画龙点睛的一句话,来传达北大社的品牌信息。我和高秀芹在一次拜访陈平原先生时,希望得到他的帮助。我们开玩笑说:“老师,请您帮我们想想,我们的报答是一个字请您吃一顿饭。”陈老师大约想了几分钟,然后说:“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所以,我们欠了陈老师十顿饭。
《博雅》出版后,得到很多鼓励。范伯群老先生在用放大镜看完《博雅》后,亲笔给高秀芹写信来表扬《博雅》;北大的袁鸣教授在访问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时,觉得送《博雅》是最合适的礼物;北大副校长吴志攀教授的秘书转告高秀芹说,吴校长花一个晚上的时间仔细看了《博雅》,十分赞赏。有一天,北大出版社王明舟社长把我叫去,特别告诉我,《博雅》的版本不要改变。每期《博雅》我都争取有30%的变化,但是,大家喜欢的版本不变。因为是24开,字大了版面不好看,字小了阅读费劲。后来,有一期,字体就不统一,这些版面字数就大一些;经济学和流行读物,估计读者年轻一些,字号就小一些。这样的结果也不理想。
《博雅》拟定为季刊,但并不十分固定出刊日期,主要还是根据出版社新书出版情况来定。因为,这毕竟还是一本负有出版社品牌宣传使命的读物。前不久,媒体朋友涂涂对我说,《博雅》原先的图书简介做得不精细,最好北大社有人从读者需要的角度,来逐本阅读那些重头的宣传书,给读者点示书中精粹,给学养深厚的读者更多精准信息,也给另一些读者以及媒体起到导读的作用。他觉得这十分有利于对北大这些精品图书产生影响力。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惧怕的任务和期待,但好意见值得珍惜,我会想些办法试试。总之,《博雅》会根据北大出版图书的情况、品牌宣传需要和读者的反馈,随时做些改进和调整。
创办《博雅》几乎是我2003年刚从中信出版社回到北大出版社工作的第一件要事。虽然我有在中信出版社主编《阅读》的经验,但是,高秀芹对北大社图书的熟悉,对北大这边资源的熟悉,才使得《博雅》能够快速问世。遗憾的是,后来,高秀芹博士出任我社独立子公司培文公司的总经理,她几乎没有精力再参与《博雅》的编辑工作,好在,我在编辑新的《博雅》时,总能重温最初我和她共享的那些工作乐趣。
出版社通讯:了解北师大出版社的简明读本
■杜永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通讯》责任编辑)
《出版社通讯》作为北师大社的内部交流资料,创刊于2003年8月份。当时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正逢出版社业务异常繁忙,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很少;同时出版社也缺乏一个让学校其他单位了解自己的窗口,在这种情况下,由赖德胜社长提议,《出版社通讯》适时而生。
作为一份定位为“内部沟通的平台、对外宣传的窗口、企业文化宣传的平台”的内部交流资料,每月一期,对内发给出版社每个部门以及各地的教材推广中心,对外发给北京师范大学校领导和各院系所及有关部门。最初由社办公室主办,后因人事调整就转到总编室来做。我接手的时候,已经办了15期。由于一直没有专人负责,当时的《出版社通讯》栏目不固定,每期内容量多少不一,基本上是快讯性质,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因为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大家读后普遍感觉不过瘾,希望内容再丰富一些,报道文章再深入一些,更好地发挥交流沟通和对外宣传的作用。因此,我负责后进行了改版,重新调整和设置了相对固定的栏目,主要有“本期要闻”、“简讯”、“专题”、“市场新知”、“群言”、“京师书架”等栏目。其中“本期要闻”栏目及时报道出版社最新的重要工作和重大事件;“专题”栏目主要是根据出版社工作,对新近发生的一些大事、新事或热点等问题的专题深入报道、讨论的栏目;“市场新知”栏目主要是刊登关于市场、出版业发展趋势等文章。经过调整后的《通讯》,内容相对以前更为丰富、信息也更具价值,开始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和认可。
启功先生是北师大出版社的名誉社长,长期以来为我社的发展倾注了巨大的心血,曾自诩是我社的“礼品公司”。2005年6月,先生去世,《通讯》专门制作了一期“深切怀念启功先生”的专题,许多与启功先生有过交往的同事著文缅怀先生,美编也精心挑选了先生的照片刊发,充满浓浓深情的文字和栩栩如生的图片,许多员工读完后要求保存一份《通讯》以示纪念(一般是每个部门发一份《通讯》)。还有一期《通讯》为配合社庆活动做了“庆祝建社25周年”的专题,其中需要一些老同志的照片,他们非常在意,纷纷要求要上最能展现自己风采的得意照片,有些老同志三换照片……诸多点滴的事情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增加了我编辑《通讯》的责任感。
赖德胜社长和杨耕总编辑对《通讯》很重视,每期正式付印前,都要审阅一遍,要求重要文章的文字必须精炼、准确,能够清晰地传达文章的内容和精神。逐渐地,大家发现通过阅读《通讯》,可以清楚地看到出版社的政策、思路,清晰地感受到出版社发展的轨迹,同时,对其他部门也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和认识。
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魏小波处长有一次对赖社长说:“我见过北师大社的《出版社通讯》,什么时候每期都寄给我看看啊?”看来,《通讯》对外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通讯》已由最初的每期200份加印为300份,由于影响正逐步扩大,“销量”呈走高趋势,社里有人提议,是否可以彩色印刷,印数提高,以便更好地发挥宣传作用。如果能看到自己编辑的刊物由双色变为彩色,相信感觉一定会是两个字——“高兴”。
今天还是用骑马钉装订的《通讯》也许看起来过于简陋,但多年以后,它会成为我们追寻过去的重要依据。我想在负责《通讯》编辑期间,要努力把它办成一份了解北师大出版社的简明读本。
大夏书坊:给读者看的书目要做得漂亮
■童 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市场营销部《大夏书坊》责任编辑)
《大夏书坊》是我们出版社系列书目当中的一种,我们同时也出常规的订货书目、《新书快讯》以及北京公司自己的一份书目《大夏书系》。说到用“大夏”这个名字,还跟华东师范大学本身有关系,那是因为这所大学最早的名字是“大夏大学”,而我们出版社比较重要的一套教育类图书也名为“大夏书系”。这本书目上封面上也沿用了那套丛书的LOGO文字,整体上显得比较统一。
我从2005年进入出版社之后就开始做这个工作,《大夏书坊》的创刊应该也仅仅比我接手的时间早一点点。在第一年我们出了3期,现在的出刊频率是半年一期,但如果要宣传的书很多的话,也会出增刊。书目的内容以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文社科、教育心理类图书为主,并根据内容来划分书目的结构,全书共分为:人文·社科、教育·心理、图书订单三个部分。
和另外几种书目不同的是,《大夏书坊》是直接派发给读者的书目,而要让读者看了书目之后能够产生购买欲望,书目就得做得漂亮,而且内容一定得有吸引力。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其一,我们在装帧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设计风格,告别了以往图书信息简单罗列的死板模式,采用以精彩文章、新闻和图片带出图书信息的形式,充分调动了读者对图书的兴趣,使对一般个体读者被动灌输信息变为读者主动查阅信息,从而达到理想的推荐效果;在美术设计上,制作者还动足了脑筋,用浓郁的色彩和主色调来引导读者,并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照片,使得该书目更像一本精美杂志。其二,书目中的内容主要是书摘、书评和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资料,以前我们做这些内容的时候比较麻烦,需要按照传统的书籍查找和编辑提供材料的方式来进行信息采集。在2006年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型门户网站的建立,后台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更加完善,给我们的书目制作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改进——我们只需要登陆网站电子书目的后台管理系统,按出版时间、图书种类、丛书名称等关键词来提取便可以准确无误地获得信息,从而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书目制作的质量。其三,通过平日的积累整合出有吸引力的内容,这主要指的是书目当中的书评。在一本书出版之后,我们会注意搜集报刊上发过的相关文章和书评等,同时也会约编辑、作者写书评,有时候自己也会写一点,这样做书目的时候自然就有了源头活水。
在今年的上海书市上,我们找一些学生在全场派发《大夏书坊·2006年夏季版》,结果有很多读者拿着它去我们的摊位上找书;在针对学校读者的直销活动中,《大夏书坊》也使我们的书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平时也经常有媒体记者跟我们要《大夏书坊》作为新闻报道的线索来源……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努力是得到认可的。
这本书目也会发给全国各地的图书经销商。而为了方便他们录入数据,我们还在《大夏书坊》中运用了图书条形码生成技术。由我社市场部信息科自行开发的条形码自动生成系统使用在书目上,这在国内图书目录制作中是比较领先的,系统通过对图书ISBN号的验证和识别统一将条形码显示在各个图书信息旁,经验证,输出的准确率达到100%。这样更加方便了客户对图书辨别和管理。
今后,随着我社更多更新更优秀的图书出版问世,我们信息科工作组还会再接再厉,制作出更加美观、实用的书目供广大读者参考。目前,最新一期的《大夏书坊》也开始制作啦,准备在冬天推出,我们期待着新书目诞生的那一天……
(王 东/整理)
编辑杂记:为全社员工提供一个原创性的交流园地
■高云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辑杂记》责任编辑)
2004年7月,当时我社庄社长提出要创办一份社内的“刊物”,并明确提出将这份内部交流资料办成一个“在社内传递编校信息、交流经验、提供建议的园地”,当时确定的出版节奏是每个月出版一期。
在刚开始创刊的时候,由于当时出版社刚进行过调整,部门比较多,同时也有一些图书获奖等的信息需要在出版社内部告知一下,因此我们的“编辑杂记”先是以发布信息为主。在办了几期之后,社内读者们对这些情况都比较了解了,我们就开始进行新的策划:那就是“编辑杂记”现在的定位——登载编辑工作的心得体验,而且这些文章都应该是编辑们的原创作品。
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呈现内容方面,我们将整个“刊物”分成这样几个板块:“编辑日记”,记录编辑在工作中的点滴心得;“编辑论坛”,讨论编辑工作的疑难困惑;“编辑讲书”,介绍自己担任责编的重点书,方便市场营销人员了解情况,做好营销工作;“编辑闯市场”,让负责不同市场领域的编辑介绍自己考察图书市场时得到的体会;“编辑新生代”,介绍新入职的编辑,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新人新语”。在头版的设计上,我们将社内的大事放在这个版面上,比如在今年5月15日的那期上,我们登了《“两会”召开掀起06市场营销高潮》;在今年8月15日的那一期,我们刊登了本社重点书的营销情况,题目为《让外语走进生活——‘环球英语教材’移动电视开播》。
我们是怎么保证在这样频繁的出刊周期下仍然会有质量稳定的稿源呢?其实编辑们一直都在热情高涨地投稿,这跟他们想在同事面前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得到其他编辑的认可的期望有关。而出版社内的员工一般文字功底强,写这样的稿件更是不在话下。一般我会为同一个栏目同时约两到三篇稿件,这样不仅保证了上刊稿件的质量,也促进了编辑之间的竞争。我们对上刊有两大要求:一,提倡原创,如果是资料汇编,不予以采用;二,内容要跟工作直接相关。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文笔、语言并不是很出色,我们是可以进行润色的。
你要问了,出版社有自己的网站,这已经可以让大家交流和了解信息了啊,为什么还要单独办一份内部交流资料呢?其实我觉得,社内网站是官方的、正式的信息发布渠道,而网站上的BBS则是很随意的讨论交流区。内部交流资料正是介于正式和随意之间,更偏向于学术性的成果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更好地培养编辑的科研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其实除了每期打印70份左右在社内散发以外,我们也会把内部交流资料的电子版挂在社内网上,方便员工随时下载,增加大家浏览的机会。
我们现在正在策划一些有价值的选题,准备一些编辑热点问题,想在社内展开业务讨论的热潮。有好的文章,我们会建议作者对其进行完善,向学术期刊和报纸投稿。从社内员工的反映来看,大家都觉得这种形式很有趣,他们的很多想法都可以通过这个园地交流,同时也希望这个《编辑杂记》能更丰富一些。
(王 东/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