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依依不舍中国情 中法交流路漫漫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6/8/25 作者:满碧滟

在2005年邀请法国作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主宾国"之后,中国和法国出版界的行业联系更加巩固,也更加信任。

2005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是一个转折点。

在这届博览会上,中国的组织者第一次邀请一个外国国家作为博览会的"主宾国",法国被选中了。

中国发出邀请之后,法国的出版商立即表示出了对这项活动的兴趣。为了参加这次活动,他们组织了一个有一百多家法国出版商参加的代表团到中国来参加了博览会。

有了这一成功的经验,法国国际出版署今年再次组团参加北京的图书博览会,并在今年的"主宾国"俄罗斯展台旁边布置一个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展台。

中法两国出版界的交流以及在中国推广法国图书的行动,已经开始多年,但尤以2005年为盛;为了继续这种势头,法国国际出版署建议选择了一些新出版的、有可能使中国的出版商感兴趣的法国图书在展台上展出。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的出版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市场。

我们越是介绍法国图书出版业的多样性,中国业内的人士就会越加感兴趣。应当指出,文学代理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中国也有一种趋势,那就是中国的出版组织工作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利于国际的交流。

经过2005年的北京图书博览会之后,2006年的博览会大环境当然不一样了,但法国的出版商们确信,中法两国出版业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合作将会保持下去,而且我们也希望这种关系和合作会进一步发展。

正如前些年一样,法国驻中国北京的大使馆在中法两国的出版业合作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2006年很高兴再一次到北京来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让-吉·博安

(Jean-Guy Boin,法国国际出版署总代表)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将于今年8月30日至9月2日开幕。在今年的图书博览会上,俄罗斯被邀请为主宾国,我们祝愿俄罗斯在博览会上取得成功。

200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主宾国的形式介绍一个异域国度的文学和出版业,法国有幸成为了第一个主宾国。

为此,法国组织了一个空前庞大的代表团--由一百一十多家出版商组成,以文化多样性为题,到北京来参加了博览会,并在法国展台上展出了2500种新书,举办了研讨会和讨论会,展出了最新翻译成中文出版的图书,而且数名法国作家与读者见了面。

我在中国工作了四年,在大使馆负责人文和社会科学以及出版领域的工作。今天,在任期将满,离开中国之前,我想再次说一说法国出版业在北京,以及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在中国的成就、意义和成败的关键。

2006年,法国出版业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表现了一种双重的连续性:

一是文化上的连续性。因为法国在2005年北京图书博览会上成为主宾国,正好与法国在中国的文化年闭幕不谋而合。2006年继续了这一好势头,并介绍了很多文化领域的活动,也包括图书和文学方面的活动,比如"法语写作竞赛"、"图书之春"、关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研讨会、与作家的定期会面、文学朗诵、"2006年傅雷百本图书"出版计划、"读书节"等等。

二是图书出版和行业间交流的连续性。因为2004年,中国的文学曾是巴黎图书展览会上的荣誉文学,而且从今往后,中国的出版界将每年参加巴黎的图书展览会。

当然,中国和法国出版商之间的交流并非始于昨日,法国有的出版商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熟客,而且也熟悉了中国出版商的工作习惯、具体做法、流程和特点,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图书的出版和目录,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出版社和出版功能以及图书的发行,因为中国和法国之间的情况不一样了。

这些年以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成了中国和法国出版界进行交流和互相发现的一个极好机会,因此,我邀请大家仍然带着好奇之心,仍然踊跃地来参观法国的图书展台,来看看有什么新书,来会见法国的出版者,来参加研讨会和讨论,来参加由法国大使馆组织的地区翻译中心的培训,与很多法国作者--每年都有三十多名作者到中国来--以及他们的作品的翻译者来共同分享他们对于文学的热爱。

"傅雷百部作品翻译出版计划"无可争议的成功是建立在中国出版社、译者、法国作家、法国出版社和法国驻华使馆互相之间所建立的良好关系之上的。作为与中国出版社的一种合作关系,傅雷资助出版计划可以协调每个出版商的出版政策,并促进法国作者的图书在中国的发行。

但是,只有重申作者版权的至上地位,更好地了解中国和法国出版、发行、流通和具体做法的现实情况,改善翻译质量,围绕作品做好宣传,才能够巩固各项出版资助计划。在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同时,这一计划是宣传文化多样性的一个优先的工具。

我想向中国有关部门,向组织者表示我的感谢,最近一些年来,中国的有关部门和博览会的组织者做了很多工作,以使法国的图书进入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中国。

我还想特别向中国的出版商表示敬意,包括图书的出版商以及报纸和杂志的出版商,向翻译人员和作家表示敬意,我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很亲密的朋友,而且我们之间有过不倦的交流。

最后,我还想表示这样一个愿望,如果我们愿意更好地一起工作,那就要衡量、理解和尊重我们各自国家的出版结构的差异。因为,问题正在这些差异上。我们已经开始共同努力。这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的事业,只有这样,我们两国将来才会看到更多的对方的翻译作品问世。

再一次向这些年来支持我的工作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