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热闹之后 是真正的合作前景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6/8/25 作者:索菲·贝尔特朗

桑德琳·布瓦萨(Sandrine Boisard)(法国国际出版署)

2005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是法国在中国的文化年期间的一次重要活动。为参加这次博览会,法国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在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派出了由一百多家出版商组成的大型代表团。法国的展台占地八百平方米,展出了各个学科的二千五百多种图书,展台的背景浓荫遮蔽,装点着表现凡尔纳科学幻想小说主题的一些大幅图片{1},极大地吸引了我们的中国朋友们。

公鸡与龙的相会

四场研讨会搭建中法交流平台

除了展台上展出的图书之外,博览会期间还围绕着阿兰·罗布-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安德烈·马金(Andre?觙 Makine)或者一些图书出版的专业人士组织了一系列的见面会,参加见面会的主要有法国全国出版协会的一些会员单位。

四场研讨会分别以出版业的各个方面为题进行了研讨。作为交流活动十分正式的开场,法国全国出版协会的主席塞尔日·艾罗尔(Serge Eyrolles)、法国国际出版署的主席阿兰·格伦德(Alain Gründ)、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以及中国最大的出版集团公司之一的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聂震宁出席了第一场圆桌会议。

此后,在以中法两国版权交流为题的研讨会上,双方以作者的版权为题进行了交流。加尔曼-列维出版社(Editions Calmann-Lévy)的让-艾田·科恩-西特(Jean-Etienne Cohen-Seat)和伽利玛出版社的安托万·伽利玛(Antoine Gallimard)在研讨会上以谆谆善诱的方式,与中国版权机构的一些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技术很强的观点。

这些讨论不仅仅具有这一类的活动一般所带有的学术交流的特点。其目的首先是再一次说明,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差异和特色,因为,正如兼通中文和法文的作家程抱一所指出的那样:"只有了解了别人的优点,才能知道自身的优点。"

很多出版商是第一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参加北京的国际图书博览会,所以热情非常高涨,充满了好奇。"远方"出版社的玛丽翁·马佐利克(Marion Mazauric)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所提供的合作的潜力所折服。的确,法国的展台成了中国出版业人士围观的地方。有的中国出版业者所关心的,不少集中在如何"引进外国的图书,而不是向外国出口他们的作品"。

还有一些人,比如萨宾·韦斯皮瑟(Sabine Wespieser)则对与之交谈的对方的身份和博学感到赞叹。当然,法国的出版商不敢奢望了解了中国出版业的全貌,但至少他们体会到了中国图书出版的多样性和各种不同从业者专业化的能力。

人文、社科出版研讨会

对默默传递信息的翻译的赞颂

出版领域最大的障碍来自语言。的确,对于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来说,出版界的交流需要的是,中间人--也就是代理,尤其是翻译--不仅要很好地掌握法语,还要很好地掌握每个主题的专门术语(尤其是中国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术语,比如"历史","人类学"、"生态"、"人种学"等等)。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刘哲双女士就承认说,有时候由于找不到专业的翻译,无法很好地出版外国的作品。甚至在前期的版权转让讨论中,也会遇到这个问题。中国的出版商经常明确地向阿尔芒·高兰出版社(Armand Colin)的安托万·蓬费(Antoine Bonfait)提出这样的要求:能不能向他们推荐翻译。中国只有五万名会讲法语的人。不用说,并不是所有会讲法语的人都是某个领域的专业翻译。只有中国政府的共同愿望和出版业专业机构的支持,才能够保证培养出很好的专业翻译,并让他们得到必要的承认。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文化专员满碧滟女士(Mme Fabyène Mansencal)指出,其他高水平的中间人也是必要的,比如代理人和大学教师可以在中法交流计划的框架之内发展现有的一些想法,并有利于在两国之间孕育文化的交流。设在北京的中法人文科学交流站的主任杜明教授(Jean-Luc Domenach)和罗卡教授(Jean-Louis Rocca)的发言都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解决了语言的障碍之后,紧接着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作品。当然,正如艾琳娜·蒙萨克里(Hélène Monsacré)在对法国人文科学作品的出版所做的精辟的综述中所说的那样,人文和社会科学作品的出版所针对的,是一个明确的读者群体。所以中国人文科学作品的印数很少,我们对此不应当感到奇怪,虽然经济的开放使中国的读者有可能接触到更多的出版作品。与在法国一样,一家普通的书店大都喜欢把显著的位置留给好卖的图书,给专业图书留的位置便有限。但除了商品的效益规则之外,中国还有一个很大的图书发行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周蔚华先生说,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发行网络不完善,今天还不能把每一本图书发行到中国每一个角落。

然而,合作的努力还是有的。根据参加博览会的中国出版商的说法,法国的思想将越来越多地与盎格鲁-撒克逊的思想竞争。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明确而有规律的媒介。有了文学的代理,用英文发送的图书目录,法国大使馆通过傅雷出版资助计划和新建立的"翻译计划"的支持,交流的渠道将更加顺畅,签订的合同也会更多。

中国的出版界人士愿意经常性地在自己的出版目录中加入一些法国出版的图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久之前设立了一个"法国文化书库"的丛书,便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只有愿望还是不够的。商业行为的合理化也是必要的,要承认作者的版权,要使翻译的工作更有价值,要巩固在今天来说仍不完善的发行网络。双方的对话已经开始,该我们继续做出努力了。

生活艺术类图书的研讨会

一个出版领域是如何揭示中国社会变化的

"生活艺术类图书研讨会"是法国国际图书出版署"生活艺术类图书"分部组织的第一场研讨会,这场交流活动包括两个方面:格伦德出版社(Editions Gründ)的默尼克·索雄(Monique Souchon)、"出版商广场"出版社(Place des Editeurs)(也就是原来的索拉尔·贝尔丰出版社,Presses Solar Belfond)的让·阿加什和中国一些实用和美术类图书出版社的两位代表赵女士和陈先生就这一主题举行了第一次交流,以试图确定"生活的艺术"这个弹性很大的词所包含的概念;另一方面,针对旅游指南这一在中国发展很快的出版领域,双方进行了讨论。

由于出版了很多关于文化遗产、美食和法国传统的图书,"生活艺术"类的图书出版成了法国文化效益和魅力的标志;但这一出版门类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实用类图书在其中也有其地位,比如个人发展、福利、休闲活动等等主题,也包括从旅游到园艺种植等等内容。但是,中国对这类图书的出版是如何接受,又是如何介入的呢?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再一次证明中国人对法国是有兴趣的。人们约略知道有一种法国的生活方式,而且法国企业和法国设计师的专门技能也有着很大的魅力。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陈先生便毫不隐晦地表达了希望在他的图书目录上加入法国建筑、服装、装饰类的图书,并同时抱怨很难找到这一类的作品,很难买到这类图书的版权。今天,一个中国的出版商要想买到意大利或者英美国家出版的图书,比法国的出版物要更加容易。因此,有关这类题材的美术图书有着美好的未来。

但是,要想吸引由新兴的中产阶级组成的读者群体,最好的题材莫过于日常生活和日常用品类的题材。通过新闻期刊,我们可以发现出版业的方向:美容、园艺、家电、时装、厨艺。所有与消费商品有关的,都可以成为实用类图书的出版材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赵女士解释了由此而出现的出版策略:赵女士的出版社推出了一份以这些领域的题材为内容的专门的杂志《瑞丽》,想试验一下。这一杂志在中国6.2万个销售点有售。根据每一期的受欢迎程度,出版社决定以这期受到读者普遍欢迎的杂志中的主要题材出版一本书。这是套用日本人的一种方法,图书的出版根据中国人的趣味进行了调整。在这些领域,与亚洲各种合作伙伴的合作十分发达。中国人明确地表达了愿意与西方人开展合作,尤其是与法国人。但是,他们不了解西方人和法国人,所以合作的前景也受到阻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办法是发送图书目录,在图书博览会上定期展出生活艺术类的图书。

关于旅游类的图书,需求激活了供给。阿谢特出版社图书分部(branche Hachette Illustrated)负责合作与发展的热罗姆·德努阿(Jér?觝me Denoix)和米其林出版社(Michelin)的艾尔维·德吉纳(Hervé Deguine)见证了这一领域的活力,以及中国的出版商对这种出版业务的发展是多么快。今天,中国有很多旅游指南类的图书,而且每种图书都有明确的目标群体:有文化的旅游者、急急忙忙的旅游者、想留在中国的外国旅游者,以及想到外国去的中国旅游者。在几年的时间里,旅游指南类图书的销售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但是,旅游指南并不是中国的出版商想开发的唯一的图书:旅游业的技术手册的出版也越来越多。对于一个正在向国际开放,国内和国外的游客正在大量增加的国家来说,如何管理好旅馆、餐馆和旅行社,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中国东部一些大城市的居民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愿意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对消费商品有兴趣,愿意拥有更大的自由,而且出门旅行的人更多了。因此,为适应这一变化而出版的图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市场。

结论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是法国图书出版业的专业人士期待已久的一项活动。他们要针对英美国家和德国的图书供给而表明自己的立场,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信息似乎已经传达了出去。博览会期间法国展台接待了众多的访客,专业人员之间组织了大量约会,各种交流也富有成果。这一切都证明信息的确已经传达给对方。那就让我们趁热打铁,有规律地继续发展合作吧。

{1}曾参与文艺复兴出版社(Presses de la Renaissance)《凡尔纳的足迹》编辑出版的插图画家斯戴凡纳·于耶(Stéphane Huet)及在"羽毛蛇"出版社(Serpent à plumes)担任"Motifs"丛书凡尔纳作品封面设计的画家卡恩·皮特洛西安(Karen Petrossian),好意准许我们在200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复制使用了他们的一些作品,以装饰展台。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