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06,让诵读成为流行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6/1/20 作者:李红强

强强联手 权威出版

在1月8日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由中宣部直接指导、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组织策划、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联袂出版的一套“诵读中国”丛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来势不凡的“诵读中国”,将让朗诵成为流行?

“诵读中国”从创意、策划到组织出版各环节,基本上集中了当前最权威、最强势的出版力量,可谓强强联合,强势出击。“诵读中国”属于中央宣传部重大出版工程——“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的子工程,是这一出版工程在2006年伊始的新品种,不仅出版宗旨与“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一脉相承,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尤其选择了“诵读”这一别样、新鲜的形式。中央宣部出版局在此书出版工程中给予直接指导;被誉为我国出版业“旗舰式航空母舰”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更是负责丛书的具体组织策划,公司旗下的两家老牌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分别在现当代文学和古典文学出版领域中占据龙头地位,为出版“诵读中国”丛书,两家出版社分别组织精干人马,严格编校质量。

“诵读中国”的顾问阵容,还创造了一个第一,即让播音家,尤其是声音传遍大江南北的方明先生,担纲顾问并给予诵读指导,这在近些年“诵读”类图书的出版中还是第一次。

精选中华名篇 弘扬民族精神

“诵读中国”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一主题设置,既是中宣部策划组织的“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的宗旨的自然延伸,同时也填补了市场空白,满足了读者需求。

“诵读中国”全套丛书共分10本,编辑者根据爱国主义内涵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为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分别编选不同的诗文,而且各有侧重。比如“幼儿卷”选取便于理解、诵读的名篇,培养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熟悉和热爱。“小学卷”以简短的、激昂进取的爱国主义诗歌为主体,兼选一些反映祖国山河、友情励志类名篇佳作。“初中卷”的篇目适当增长,所选诗文突出生活情趣和人生理想。“高中卷”出现了逻辑性的论说文章,突出哲理性和情感的复杂性。“大学卷”长篇诗歌、历史散文与演讲辞交相辉映,飞流直下的铿锵节奏与九曲回旋的暗喻修辞,一次又一次拨弄朗诵者的心灵。

“诵读中国”在篇目选择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将一些久违的优秀诗文、演讲辞,选入了读者视野。比如20世纪20年代工人运动中的著名领袖、大律师施洋在法庭上为工人所作的“辩护辞”,当时曾广为传颂;又比如30年代张学良将军“西安事变”后对电台广播的“演讲辞”,历史感、逻辑性、情感性和语词美,都堪称名篇。“诵读中国”不仅让这些优秀篇章再次“复活”,而且让过往的历史烟云一并走入当代。

朗诵中华名篇,海外游子的名篇佳作当然不能例外。余光中一篇《乡愁》,将文化之根吟唱的缠绵低回,催人泪下;“罗兰小语”智慧隽永,风靡海内外。“诵读中国”以朗诵方式,为青少年读者构筑了一张由古及今、包含两岸三地的中华文化地图。

名家指点 朗诵特色鲜明

在“诵读中国”的4位顾问中,贺敬之先生是现当代著名诗人,一篇《回延安》曾经久传唱;袁行霈先生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大家,对古典诗文的“歌咏”传统备加珍重;方明先生是我国著名播音家,其充满魅力的播音曾传遍大江南北,至今依然保留在无数人的记忆中。他们担任“诵读中国”丛书的顾问,为“诵读中国”丛书极力打造朗诵特色,树立了严格的“诵读”尺度。

“诵读中国”全套丛书,极为注重“朗诵”的实用性。每一篇目都专门设有“诵读提示”,向读者提示该文在朗诵中应该把握的情感起伏;古典诗文还标示出音节、节奏的变换间隔;版面上设计出“小贴士”,围绕朗诵需要,提供作者、时代或文章的有关背景知识;大量漫画插图,以传神笔调形象展示出文章最突出的情感或事件;注释、译文,附在征文之后,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原文的内容,便于朗诵者对情感和节奏的把握。“诵读中国”为帮助读者很好地朗诵、心口合一地阅读文章,做出了诸多有创见性的细节设计。

“诵读中国”同时注重朗诵的个性化,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朗诵帮助。针对幼儿和小学生,“诵读中国”给每一篇文章都标注出汉语拼音,漫画插图童真稚趣,变形夸张,字号大,版面疏朗,文字内容与漫画插图融为一体,本身就像一幅图画,很有美感。针对大学生,与较为浓厚的哲理思辨文章相适应,“诵读提示”和“贴士”设计倾向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透析,力求帮助朗诵者与作者、与文章的精神气质水乳交融,更好地展现区别于中小学生的、大学生群体特有的“深度朗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