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本土财经写作才刚刚开始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5/20 作者:任志茜,晓任

2007年财经图书总销量超过1亿册,成为市场霸主。在当下财经出版火热势头中,有隐忧和不足需要指出。当2008年已经快过半的时候,我们回顾过去的创作,倾听专家意见,听听他们的期许。这对于未来的创作,更加具有指导性和现实意义。

财经图书当前出版现状

在今年4月举办的和讯华文财经图书评选中,有数据称,2007年中国大陆财经图书的总销量为1亿册,超过历史类图书,成为市场霸主。财经图书占据了中国出版业总产值500多亿的1/4份额。在2007年财经图书中,除了大部分为考试类图书,其他份额比较大的为投资理财类,占到总量20%以上,管理理念类约为10%,其次为企业实务和企业家传记类图书。在市场上,机械工业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北大出版社、人大出版社等多家以鼎立态势出现。

财经图书经过2004年的繁荣杂乱,2005年伪书横行,2006年休养生息,2007年又卷土重来。可以说,财经类图书的整体畅销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随之高涨的公众投资热情有关。理财新时代的到来,让大量财经类畅销书持续涌现,不少财经作家评价“热闹”,或直呼2007年为“财经图书年”。

但在喧嚣与热闹中,更需要思考和冷静。2007年,一本《货币战争》拔得畅销榜头筹,这本能拓宽大众视野和眼界的图书却被专家因“非专业写作,误导读者”当作抨击的靶子;因股市大热,与股民、基民相关的投资理财类图书相继推出,各种投资理念层出不穷,出版方也纷纷上马此类品种,直至泛滥;被一致寄予好评的原创图书《激荡三十年》获得众多财经图书奖项,但也有专家认为其写作仅依据媒体报道,没有经过当事人核实,造成内容有断章取义之嫌,“被动”写了一段不真实的历史;《圈子圈套》和《输赢》掀起的职场小说热潮让这类小说纷纷上马,不管是否可读……

4月的“首届华文财经写作论坛”成为经济学家、财经书评人、财经作家和财经媒体的代表聚首之处。财经书作家苏小和、《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经济学家何帆、财经书作家迟宇宙、学者秋风等人对2007年的财经图书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讨论。

继而在4月下旬,第三届中国公司史创作高级研修班上,作家吴晓波、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春花等财经小说作家出席,对2007年财经图书的出版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他们坦然承认,中国真正的财经写作才刚刚开始,遇到的问题,也还相当多。

财经图书写作问题

有出版方用三个特色总结了当今财经图书的发展:一是跳跃性,最先进的理念和最初级的入门书都同时得到读者青睐,形成两头大的发展态势;二是变化性,每年人们都在追逐不同的热点,相对固定的理性读者群没有成长起来;三是复杂性,好书不一定畅销,畅销的美誉度又受到挑战。而对去年畅销的理财类图书,迟宇宙直言不讳:“去年很多关于股票的小说都是垃圾。”

以苏小和为代表的财经作家认为,目前中国财经写作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视角、观念、理念的问题,如《货币战争》充斥着作者先入为主的民族主义的观点。二是学术方法的缺失,如对文献的整理,人们表达的更多的是一种文学情绪、叙事情绪而不是理论写作的情绪。第三,人们在表达上受限。而就当下来说,本土作家打造原创作品,也尤为重要。

问题1:和国外相比,国内作家视野狭小

何力认为,国内的财经类图书经历了从引进教材,到出版企业管理类书籍,到投资理财类书籍的三轮发展过程。和国外图书市场比较,在图书种类以及写作水平上还有很大差异。中国的财经书发展是以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的成长这30年为土壤和背景的。但也正是如此,何力表示,财经书的问题首先是时间导致写作者视野和经验的不足,人们没有更多的实践,资本市场工具也非常不足,也因此在逻辑力量和对未来的判断上,作品缺少震撼力。

他认为,欧洲和美国的财经写作在这方面的优点则比较突出。比如《漫步华尔街》、《下一个大泡泡》和《美元的坠落》等图书,他们对未来的走势在今天能惊奇地应验。财经作家需要加强理论的学习,提高学术底蕴,他希望出版的图书对商业史、经济史,对公司来讲都是很有价值的商业书。

问题2:缺乏田野调查精神

国外优秀的财经图书不是在象牙塔写出来的,而是深入一线调查、寻找素材写作而成。如在中国畅销多年的《基业常青》,就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多个调查数据的分析上写作而成。苏小和强调财经图书需要田野调查能力。他戏称这方面社会学家比财经作者要好很多,目前很多财经图书是一两个月就写出来的,堆砌而成,泡沫自然就多。

何帆也呼吁优秀的作家,应该多一点时间去做田野调查,“因为这个时代,真正的现实主义才是浪漫主义,现实比你的想象力还要丰富。”

问题3:写作独立性受质疑

企业史图书成为最近两年来的财经图书出版热点。但许多公司的财经类图书,成为了该公司的“宣传用书”,原本是应当重视记录企业发展的企业史,变成了歌功颂德、粉饰一新的宣传史。

对此,曾以写作《海信史》而掀开企业史风潮的迟宇宙说:“这类书和真正意义上财经书的区别,就在于公关写作和独立写作的差别。要写一本真正的商业史,要保持写作者的独立性。”

迟宇宙曾在《海信史》后面附了写企业史的行业标准,其中第一条是不能和公司产生关系,主要是指金钱往来;第二条则是尽量让公司开放档案,因为这是最原始的材料。当然最主要的是,写作者是作为独立的写作者研究这个公司还是写这个公司,或跟这个公司进行某种交易?这是决定这本书具有什么品质最重要的标准。秋风也认为保持精神上的独立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4:投资理念要摆正

国外管理类图书中的理念到中国常常会水土不服,这是人人皆知的困境。但投资理财类图书中的理念,也并非放之四海皆准。

2007年,由于股市使得投资理财的图书异常火爆,许多投资者希望“阅读创造财富”。但此类图书免不了泥沙俱下,很多投资类图书也偏颇断言,投资就是赚钱,投资变成了投机。对于这些图书,易宪容认为,人们不能盲目跟风选择,更不能全盘按照书中所说进行投资。人们“首先要积累一些基本的金融、财经知识,然后在投资过程中慢慢摸索并寻找到最适合的投资方式,找到最合适的指导书籍”。

何帆表示,好的投资书都是国外作家写的,读者需要多读好的投资理财类书籍,要把自己培养成理性投资者。

但对于外来的投资理财书籍,有业内人士认为,国情不同,书中所说不可过于迷信。不同的国家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经济要素和投资环境,如果用来指导投资,未必适合。

问题5:文笔期待优美

文笔优美也是迟宇宙认为写财经书的行业标准之一。“写作能力太差,让大家产生阅读障碍,这是非常坏的事。”财经类小说是近两年的热点,但总的说来,有业内人士批评说,现在的财经小说写得很浮躁,思想和文学性都很差,好的作品不多。作者因有感而发而写作,虽然是商业人士,但非专业写作,考量的不仅是要讲一个什么故事,更重要的是,如何讲。

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写作水平的低下和急功近利的时代精神有关。梁小民批评说,这“可能跟大环境的浮躁有关,写书的人似乎大都以赚钱为中心,只追求畅销,不做深入思考”。他建议有志于财经图书创作的写作者,除了描述财经生活本身外,还要沉静下来,思考一下背后的一些东西。

何力则建议作者应多读些资本市场上“牛人”的作品。这些图书往往通俗易懂,并且在对数据以及大的发展趋势的把握上值得国内财经图书创作者学习。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写财经书,有更多有个性、有独到视角的人来写财经书,新鲜很重要,好玩很重要。秋风则希望写作者、出版社能够更认真,更专业,心态可以放的更平和。可以把写作和出版当作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发财的秘诀。

未来财经市场的发展

在2007年,以《激荡三十年》、《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等为代表的本土原创作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出版方和财经图书作家对财经图书未来的判断,又是如何?

本土原创,将在未来两三年呈现良好态势。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认为,中国商业图书的创作,处在一个捅破窗户纸的阶段。过几年的时间,会形成中国大规模商业的,以企业实务,包括管理实务为主的著作的大规模产生。在厌烦了引进版图书的恶补式引进后,对于工具类、实务类的图书,市场会回归到商学院和企业培训体系中来。他希望出版真正对企业领导者起推动作用的著作。

吴晓波既是财经图书作家,又是蓝狮子财经创意中心出版人。他对企业出版市场作出了如下判断,首先,他认为目前进入到繁荣期,具有国际成长特征的中国公司成为版权输出中的亮点。同时,他认为单一公司的多角度的解读创作,成为创作中可尝试的方式。还有一些人成为公众人物,超出了行业、商业的概念,这就是销量的保证。怎样围绕这些人和企业做一些图书,变成了难题。第三,著名企业家的传记成为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品种,企业家主题图书销量大于企业主题书销量,企业家传记主题销量大于公司史企业主题销量,自传销量大于他传销量。在这些书里,具有励志特征的图书销量大于管理特征类图书的销量。非虚构写作能力成为畅销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公司史是否继续成为2008年的热点财经图书,拭目以待。

\Images\2005-2009\yd080520T0102.JPG

5月17日的中关村图书大厦。晓 任/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