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版权代理人表示:不会出现’09诺奖版权争夺乱象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10/13 作者:夏楠

\Images\2005-2009\20091013T0908.JPG

赫塔·米勒对自己的获奖也感到惊讶

■商报记者 夏楠

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获奖,被中国大陆出版界和读者称为大冷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除了中国台湾曾由时报出版在1999年推出繁体字版《风中绿李》之外,大陆尚无单行本介绍。

赫塔·米勒

在中国大陆只留下雪泥鸿爪,《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5期的“德国文学了望”栏目,对其写作进行评介,认为其“用隐约曲折的方式塑造了一幅幅令人窒息的画面,细致入微地剖析了被迫害者恐惧和绝望的心理,被称作当代最值得信赖的作家”;2001年06期的《译林》刊出李贻琼翻译的《黑色的大轴》;以及1990年代的《世界文学》曾因翻译大赛刊登过其作品和简介。

但将眼光推向欧洲,米勒却已是明星作家。从1981年到今年的诺奖,她共获得了20多个文学奖项。今年9月中旬公布的2009德国图书奖最终提名名单中,就有米勒的名字,她携《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入围。而在博彩公司的押注赔率表上,她是1/50,再考虑到瑞典文学院一向回避外界热门人选和其对政治性的偏爱,因此她的获奖其实不算意外。

在诺奖宣布之际,很多人想一睹米勒之文采,但中国大陆尚无这位新晋诺奖得主的中文译本,着实无法令有些读者满意。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吴洪认为,如果跟现在所谓的诺奖热门作家相比,米勒的文学成就稍稍欠缺。诺奖不是纯粹的文学奖,除了文学,还要考虑政治、地域,包括性别。正因为其评判标准和我们的判断标准不同,因此,米勒的获奖在大部分人看来,就是冷门。

2009诺奖的公布,也浇熄了那些预先重金收购诺奖得奖热门作家的出版商的热情。在中国大陆出版界失落之际,又因为中国大陆从未引进过米勒作品,不少出版人担忧会产生“哄抢版权”的乱局。

截止发稿前,记者从米勒作品全球版权代理机构德国海格立斯贸易文化公司得知,自10月8号以来,已有22家中国大陆出版机构与之洽谈版权事项。

但其版权代理人蔡鸿君声称,安排米勒作品的中文简体字版,不会出现“诺奖版权争夺战”。“权利人看重的是中国出版人的实力和背景,比如是否有过成功出版外国文学名家名作的业绩,是否有信心将其作品全面介绍给中国读者,是否有一个值得信任的译者团队。”他相信,米勒作品的中文简体字版会在最短时间安排妥当,获得版权的中国大陆出版社会由最好的德语译者翻译她的书,读者最迟在明年初就可以读到作品。

据记者调查,包括译文在内的三大翻译社在米勒面前也保持理性。译林出版社方透露,购买版权事宜要开会集体决定;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说,他们正在高度关注,调看作品,以理性态度对待版权。

学界眼中的米勒

诺奖得主米勒:“文学会向伤害人的地方漂移”

■袁志英(同济大学德语系教授)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花落德国,得主是女作家赫塔·米勒。消息传来,德国政界和文化界的代表人物都齐声欢呼。可是获奖者本人对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消息却不知所措。评选委员会打电话将这一特大喜讯告诉她,她却担心起来,怕是他们“搞错了”。几个小时后,在柏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她还说:“这个消息至今还没有印入我的脑子里。”

她之所以获奖,评奖委员会认为她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直率写实的手法描述了在一段特殊时期罗马尼亚底层人的生活。其他作家不喜欢这样的题材,但她能勇敢面对。她对文学的感悟是:“文学会向伤害人的地方漂移……”

这已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第十次降临德国;赫塔·米勒则是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德国女性。前几年作为女性、并用德语写作的艾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获奖,但她是奥地利人;1966年女诗人奈莉·萨克斯(1891~1970)也是以德语作品获奖的,但她是瑞典人。在米勒之前,曾有君特·格拉斯(1999年)、海因里希·伯尔(1972年)和托马斯·曼(1929年)获得诺奖。

赫塔·米勒1953年8月17日出生于罗马尼亚境内德语区尼喜多夫,父亲在二战期间曾在德国党卫军服役,她1987年回到德国,而今生活在柏林。她在大学里攻读的是罗马尼亚文学和德语文学。她的作品中总是流淌着自传的经验。1945年,她的母亲和许多罗马尼亚德国人一起被驱送到劳改营。她今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气喘吁吁》就负载了她母亲的经历。

她最早的作品是1982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低地》,写罗马尼亚的一个说德语的小村庄村民的生活,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但也招致了查问和删改;1984年又有《暴虐的探戈》出版,随即也遭冷遇。她在小说《约会》里,写一个服装厂的女工,写了一张纸条放进一个意大利男子的西装口袋,上写着:“娶我吧!”在罗马尼亚时,米勒曾任翻译。在她回到德国后,有如下的长篇问世:《狐狸在当时就已是猎人》(1992)、《心兽》(1994)、《但愿今天我不遇到我》(1997)等。

德国一些政治领导人将米勒的获奖与两德统一20周年联系起来。默克尔在柏林说,这位女作家的作品是她生活的结晶,“作品讲述了那些大无畏人的难以置信的勇气”。联邦总统豪尔斯特·克勒称,米勒这次获奖可说恰逢其时。

诺奖牵扯到文学和政治微妙的平衡

■高兴(《世界文学》副主编)

《世界文学》过去曾两次介绍这位作家,照顾德语的习惯,将她的名字译成赫尔塔·米勒。第一次介绍她是在1992年,当时是歌德学院和《世界文学》编辑部合作办翻译比赛,德方选了她的两个短篇小说,作为竞赛作品。我们以“德国作家赫米勒作品小辑”的形式刊载了优胜者译文,也正式介绍了这位作家。德语文学专家张佩芬还为小辑写了长篇前言和小传。应该说,张佩芬是我国第一个介绍这位女作家的学者。此外,在1993年,《外国文学动态》每期封三都要推介一位外国重要作家,我当时主持这个栏目,介绍了昆德拉、马尔克斯等人,有一期介绍的就是她。

我先后读过她的三篇小说,挺有感觉,也很喜欢她。一看她的文字,就知道她是有写诗背景的人,她的语言带有诗意,她把乡村写得很美,却带有淡淡的忧伤。总的来说,她的书很好看,是个很注重语言和形式的作家。

米勒在德国得过许多奖。但听人讲她得了诺奖,我还是有点惊讶。她是德国文坛的重要作家,在1980年代从罗马尼亚移居德国,当时的德国文坛就把她捧得很高。诺奖牵扯到文学和政治微妙的平衡,这个奖好玩就好玩在出其不意。

不可否认,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巨大的光环照亮了一些作家,作者获奖后,能带出一批学者研究,但这种热潮中有很多盲目性。说到阅读和研究,我还是希望读者和学者要有自己的独立的判断力。在我的心目中,有太多的作家该得、却没有得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丝毫也不妨碍我对他们的喜爱。

诺奖对中国人只可供参照

  ■叶隽(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米勒的获奖说明瑞典文学院关注到了这样一个现象:从东欧到德国去的移民作家群。这些作家因为他们所处的冷战后的社会背景,造成他们在写作中所关注的东西和其他作家不同,尤其是他们的视角牵扯到东西方社会、政治隔阂和文化差异。这也说明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指向很清楚,这个奖项兼有政治和文化双重意义。

中国大陆出版社没有关注到这位获奖作家其实很正常,当代的重要外国作家非常多,即便他们对当代文学的关注不是特别够,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我想说的是,对诺奖我们不妨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淡然处之,它只是一个可供参照的重要系数。我们要考虑如何通过这个机会,注意这些作家,持续发掘和研究他们,让其作品在中国语境中发挥功用,这才是有价值的译介工作。德语文学的文本以艰涩著称,一方面翻译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更是对译者和读者的思想挑战,因为它往往有很强的思想性,承当相当意义的思想史功能,这个方面恰恰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因为中国要成为崛起的大国,除了输出产品之外,更要能产生原创性的思想,这个方面,除了学者要努力,大诗人(作家)的出现更是一种标志;而外来文学则是一面很好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