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5/11/11 作者:卢小雅

\Images\2005-2009\yd051111T0805.JPG

《索性做了和尚》李叔同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25.00元

弘一法师无论在家出家,都是不世出的人物。先前才华横溢,俨然翩翩浊世佳公子;尔后遁入空门,却是潜心修行一佛僧。青干易断,尘缘难了,弘一却似乎轻易地跨越门槛,达到常人无法领悟的境界。但他的出家却又非完全避世,在他眼中,佛法跟人性并不相隔,他事母纯孝,心忧国难,其学佛心得也简明易懂,以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佛法真谛。他一生重实践,不尚空谈,演讲也朴实天然,句句精纯,读来毫无躁气。如此大德,委实令人心折。

弘一为人最值得称道处,在于其平和澹然,待人真诚,却律己极严,逢事先问己过,永远痛苦着求索。佛教在中国向来极为兴盛,但许多人诵经念佛,无非求财求福,与自私之妄念可谓如影随形。可以说,佛教在很大程度上被世俗化了,佛门广大,佛理万千,诸多巧而不肖之人,都于其中求一杯羹。而弘一以大学者、大才子之身份,深入佛理,济世渡人,对佛教的普及起了巨大的影响。其论世谈佛,擅长于极表象的地方,拈出三二佛理,流传下来的一些格言朗朗上口,可以说是最简明而深刻的人生哲学。而其文笔优美简略,有如白描,寥寥数笔,自得天然之趣,而意象出乎言语之外,却是读之回味不尽,真可谓是锦心绣口了。

当然,弘一之所以为人所铭记,还在于他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一位无法绕过的大师,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里程碑式的贡献。他是我国最先采用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人,是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创立者,也是我国第一份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的创办者。在他所涉猎的每一门学科中,都达到了大师级水准。他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纯粹,不拖泥带水,这或者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他有一种天然的人格,独立不屈,矫立如龙,但却又不张牙舞爪,令人容易生亲近之感。叶圣陶评价其“似乎春原上一株小树,毫不愧怍地欣欣向荣,却没有凌驾旁的卉木而上之的气概”,庶几如之。他能培养出刘质平、丰之恺这样的艺术家,也从侧面说明其人格之力量。俗话说艺如其人,用在弘一身上是很恰当的。如其书法早年宗北魏龙门一派,落笔重在神趣,晚年却恬静清瞿,笔笔清正,体现其心态的转变,正所谓清风拂山冈,明月照大江,有一种意在笔外的天籁之感。

据说弘一出家跟夏眄尊有关,先是读了他推荐的日本杂志上介绍断食的文章,后又受了他“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一语之激,从此,认认真真地做了和尚。夏氏后来后悔不迭,以为人间失一知己,俗世少一才子。其实这倒是大可不必。人生因缘兴会,未可言说,有慧根之人,早晚会有开悟的一天。弘一的抛妻别子,常常被认为是不近人情之所为。想必他的内心,也未尝没有抉择的痛苦,临终前的遗墨“悲欣交集”也为这种心情作了注脚。但我想弘一的心中终是圆满的,他留下的遗偈云“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是他对自己一生中两个截然不同时期的完美概括。弘一的惊世才华,出生入死,在中国近代都充满了诗意和神秘色彩,仿佛一场大戏在冥冥中上演,华丽的剧场只留下一个苍凉的手势,妙不可言。